APP下载

从“态靶因果”理论辨治糖尿病临证思路

2022-01-01淼,陈*

吉林中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降糖黄连病机

闫 淼,陈 锐 *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机复杂,本虚标实,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易被患者忽视,但若不及时治疗或控制可危及生命。随着现代社会大背景的改变,饮食结构逐渐丰富、精神压力不断增加等因素导致全球糖尿病人数不断增长[1],如何无不良反应治疗糖尿病现有症状,控制其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辨治角度探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临床诊治思路。

“态靶因果”是由仝小林院士[2-4]提出的临床辨治方略,将中医宏观的整体观念与西方的微观科学结合起来,在传统医学里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现代药理学等现代医学融入其中,使中西医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可以不断地互相借鉴,吸取对方优势。以病为纬,全方略掌控疾病,以态为经,判断疾病所处阶段,定位“病”与“态”交汇点后精准靶向选方,多靶点用药,且辨病求源,兼顾防变。陈锐认为此方略在糖尿病治疗中大有可为。在辨治糖尿病时,首先通过四诊合参,并参考现代医学检验结果全面诊断疾病;其次辨明疾病所处阶段,归纳核心病机;最终精准方药量效,多靶点治疗。在辨治全程贯穿中医辨证论治和治未病思想。

1 宏观定“态”,定位疾病阶段

宏观定态,即定位疾病的阶段。“态”为疾病的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若机体处于阴阳失衡状态则易产生病态。目前对于糖尿病中医分型论治尚无统一标准,但该病有其自身的病因和发展规律,因此要掌握病程走向,不同阶段病机及症状特点,精准定位“病”与“态”交汇点,这是临床辨治糖尿病的关键。

陈锐依据“郁”“热”“虚”“损”4 个分期[5-6]来定位糖尿病现处阶段。“郁”为糖尿病早期阶段,此阶段以食郁为主,因贪逸少劳、喜食肥甘厚味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食壅中焦,脾失健运,郁而内生。患者体内郁而日久,病程则会从“郁”转为“热”的阶段。若郁热阶段未受控制,热气伤阴,阴损及阳,伤及脏腑元气,则逐渐发展为“虚”的阶段,并产生痰、热、瘀、毒等病理产物,形成虚实夹杂的病性,最终导致机体阴阳两虚,以肾阳虚为主。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病理产物不断堆积,久病入络,久之患者身体络脉逐渐出现络滞、络瘀、络闭的症状,血糖难控因素随之增多,并形成相应的严重并发症,此为“损”的阶段,属于糖尿病后期阶段,常见肾脏损伤、肝脏损伤、眼底病变等大血管病变。

2 微观定“靶”,定向精准辨治

“靶”在《辞海》里解释为“射击的目标”。在此学术思想中,对某种疾病有效的处方和某种症状有效的方药称为“靶方”“靶药”。治疗时首先确认靶方,找到疾病治疗方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再根据主要症状,运用靶药精准治疗,快速改善症状,缓解患者痛苦。陈锐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针对糖尿病症状总结出降糖、降脂、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种靶方和靶药,并根据症状轻重程度调整方药药量。

陈锐自拟消渴方为治疗糖尿病初期、中期的靶方,处方由黄连、清半夏、茯苓、大腹皮、知母、赤芍、天花粉组成,治疗痰湿郁阻于中焦的2 型糖尿病效果颇佳。此方取“半夏泻心汤”之义,辛开苦降,调节脾胃,清郁化痰。黄连[7-8]为本方君药,取清热燥湿之功效,为降糖靶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为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炎、降糖作用,并可以多途径发挥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黄连15 g 为治疗糖尿病的起始量,30~45 g 以增加降糖效果,若降糖效果不理想,或者糖尿病肾病阶段血糖较高,可以增加黄连用量至45~60 g[9],抑或加上三桑,即桑叶、桑枝、桑白皮,对于糖尿病危急重症需急速降糖者黄连最大可以使用到120 g,并用生姜反佐,黄连、生姜的比例一般为3:1,生姜有温中止呕化痰的作用,可缓解黄连的苦寒,寒温并用,使黄连苦寒但不伤人体正气[10]。清半夏、大腹皮、茯苓三药合用为臣药,燥湿化痰,利水渗湿兼行气,能明显改善痰湿阻滞引发的肥胖、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茯苓利水渗湿效力较强,常用15~30 g,若体内痰湿明显,可酌情加至45~120 g;半夏在现代药理学中有改善胃功能、抗炎抗微生物的作用[11-12]。赤芍、知母、天花粉三药配伍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补虚的功效,知母、赤芍在现代药理中具有抗炎、降糖、抗氧化等作用[13-14],仝小林院士并将其归纳为二类降糖中药。

在“靶方”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的表现症状配伍相应的“靶药”,桂枝、鸡血藤配伍为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肢体麻木兼有清冷症状的“靶药”,其功效温阳通脉,内通脏腑,外达肢节,利关节壅阻[15]。五灵脂、蚕沙、夜明砂三药合用可改善肠道菌群结构[16],清热化湿,消积导滞,有复中焦气机升降之功,对难降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降糖疗效,并明显改善舌质红、苔黄厚腻等肠道湿热症状。水蛭、三七、丹参均为活血化瘀药,但功效上各有所长,可改善糖尿病不同程度瘀血导致的并发症。水蛭破血逐瘀、解毒之力较强,可降肌酐、蛋白,常常配伍酒大黄使用;酒大黄用量一般为1.5~3 g,其主要作用为引药下行于肾,使糖尿病肾病肾络瘀滞得以好转;丹参作为活血化瘀药,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常与黄芪相配伍治疗心悸、胸痛等心血管并发症;三七善于活血止血,化瘀生新,常与多种不同的药物配伍,产生不同功效,如舌下络脉瘀滞多用三七治疗。

3 审视“因”态,审因论治

治病求本、探本寻源、辨证求因是中医辨证思维的重要部分。审因论治是“态靶因果”理论的最高阶段,追溯疾病病因源头,既可以防止病情加重演变,有釜底抽薪之效,又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防微杜渐之功。陈锐查阅古今相关资料,并通过临床实践得出2 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关系最为密切。脾胃处于五脏功能活动的中心地位,因此以脾胃为切入点治疗糖尿病,以健脾化湿、清热燥湿为要。一方面健脾化痰,清郁、热、痰、浊,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另一方面活血化瘀,消除瘀、毒,防止新的病理产物生成。在切中主要的病因,辨明主要病机后,审视次要病因,针对次要病因病机添加佐药,共同治疗疾病。

4 兼顾“果”态,既病防变

兼顾“果”态是中医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在治疗中的具体体现。在临床辨治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疾病动态变化,勿将目光拘泥于当前阶段,提前干预,安未受邪之地,阻断传变。陈锐将“兼顾果态,既病防变”思想运用在患者日常饮食、疾病提前干预和防止疾病复发三个方面:1)在治疗糖尿病期间,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饮食并增强运动,防止加重病情;2)在糖代谢异常期间调理脾胃功能,使血糖数值完全恢复正常,预防糖尿病的形成。或虽未到达糖尿病肾病时期,仍酌量使用酒大黄配伍烫水蛭以通肾络,延缓和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3)糖尿病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数值,症状完全改善后将方药制成水丸,小剂量服用,稳固疗效,以防复发。

5 病案举例

王某,男,34 岁,2020 年4 月23 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升高2 个月,刻下症:血糖升高,神疲乏力,身重,口臭,睡眠尚可,大便日1 行,无夜尿,身高175 cm,体质量117 kg,BMI:38.2 kg/m2。舌淡,胖大齿痕、苔白腻水滑,脉沉涩,血压140/110 mm Hg(1 mm Hg ≈0.133 kPa)。既往史:脂肪肝。自备2020年4 月18 日辅助检查。示:尿微量白蛋白(MALB)162.8 mg/L(0~30),糖化血红蛋白(GHB)7%(3.8~6.1),空腹葡萄糖(FBG)6.9 mmol/L(3.89~6.11),糖化血清蛋白(FRUT)2.16 mmol/L(1.1~2.15),尿酸(UA)546 μmol/L(210~430),三酰甘油(TG)2.85 mmol/L(0.4~1.86),谷丙转氨酶(ALT)92 IU/L(9~50),谷草转氨酶(AST)65 IU/L(15~40);心电图:QRS 额面电轴左偏,T 波异常,Ⅲ导联q 波改变;消化系彩超:脂肪肝,肝囊肿。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证属痰湿壅盛。治则:健脾祛湿,化痰降浊。自拟消渴方:清半夏15 g,茯苓60 g,大腹皮30 g,黄连30 g,知母30 g,赤芍30 g,天花粉30 g,黄芪45 g,丹参30 g,酒大黄3 g,烫水蛭6 g,金樱子30 g,炒芡实30 g,天麻20 g,牛膝30 g,钩藤30 g,盐杜仲30 g,地黄炭15 g,荆芥炭15 g,煅牡蛎30 g,自备3 片生姜,3 枚大枣与药同煎。14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20年5月7日复诊。舌淡红、苔白水滑,脉沉涩,血压140/110 mm Hg。治则:健脾祛痰,利水化湿。在上方基础上茯苓加至120 g,加红曲12 g 代茶饮。14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20 年5 月26 日3 诊。自测FBG 为5.7~6.3 mmol/L,小便色黄、泡沫减少、气味大,舌淡红、苔白微黄腻、底暗红,脉弦硬,血压140/90 mm Hg。治则:健脾化痰,清热化郁。在上方基础上去牛膝、钩藤、盐杜仲,茯苓减至60 g,黄连减至24 g,赤芍增至45 g。7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20 年6 月2 日4 诊。自测FBG 小于6.0 mmol/L,2 h GLU为6.2~8.0 mmol/L,舌淡红、苔黄腻,脉沉涩。治则:健脾化痰。在上方基础上将黄连减至15 g。7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20 年6 月9 日5 诊。西医检查:糖化血红蛋白(GHB)5.7%(3.8~6.1),尿微量白蛋白(UMA)28.8 mg/L(0~30),空腹血糖(FBG)5.29 mmol/L(3.89~6.11),2 h 餐后血糖(2 h GLU)4.63 mmol/L(3.8~6.1),糖化血清蛋白(FRUT)1.54 mmol/L(1.1~2.15),尿酸(UA)456 μmol/L(210~430),谷丙转氨酶(ALT)28 IU/L(9~50),谷草转氨酶(AST)23 IU/L(15~40),三酰甘油(TG)1.13 mmol/L(0.4~1.86),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弦。治则:健脾化痰。在上方基础上将黄连减至9 g,红曲减至6 g,赤芍减至30 g,去地黄炭、荆芥炭、煅牡蛎,改用威灵仙30 g,萆薢30 g,土茯苓30 g。7 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经过1 个月治疗,患者在未服西药的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脂、肝功能、血压完全恢复正常数值,尿微量蛋白(UMA)由162.8 mg/L 降到28.8 mg/L,糖化血红蛋白(GHB)由7%下降到5.7%,血糖(FBG)由6.9 mmol/L 下降到5.29 mmol/L,三酰甘油(TG)由2.85 mmol/L 降到1.13 mmol/L,血压值由140/110 mm Hg降到140/90 mm Hg。尿酸(UA)由546 μmol/L 降低到456 μmol/L,呈明显下降趋势。随访至今,病情无反复。

按:此案属痰湿壅阻脾胃,因脾不散精,郁热内生,痰湿壅阻于中焦,日久瘀损肾络,肾阳不固,引发血糖升高,尿微量蛋白渗出之糖尿病肾病主症。方中以黄连为君,中剂量使用,为主症之要药也,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泄多脏之热象。清半夏、大腹皮、茯苓3药合为臣药,辅助君药化痰降浊。合用多类药物共为佐使,针对兼症靶向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这也说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根据该患者初诊症状、舌脉及西医辅助检查指标可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病机为痰湿壅盛。陈锐运用“态靶因果”理论辨治,治疗以健脾祛湿、化痰降浊为主,活血化瘀、平肝潜阳为辅。本方取“半夏泻心汤”之义,黄连为君药,既是降糖之靶药又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清半夏、茯苓、大腹皮三药合为臣药,健脾化痰利湿,君臣共用调整糖尿病肾病中满内热,痰湿内阻之“态”。在宏观调态的同时,微观定靶改善具体症状,天麻、钩藤、盐杜仲,牛膝合用为调节血压靶药,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酒大黄、烫水蛭配伍,烫水蛭活血化瘀力强,酒大黄为引经药,引药下行于肾,活血化瘀解肾毒。金樱子、芡实配伍,健脾固肾,固精缩尿,为改善尿微量白蛋白靶药。红曲为降血脂靶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炭、荆芥炭和威灵仙、萆薢、土茯苓从不同途径排泄尿酸,同为降尿酸靶药[17-19]。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态靶因果理论辨治糖尿病临证的剖析,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药可以独立治疗糖尿病,且具有良好的疗效。虽然糖尿病病机复杂,本虚标实,但治疗时若能以病为“纬”,以态为“经”,对疾病发展的纵横态势全面认识,把握不同阶段症状特点,确认病机,审视病因,多靶点精准用药,兼顾疾病发展及预后,临床可获良效。

猜你喜欢

降糖黄连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冯琴:降糖减肥新秀一一司美格鲁肽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时间降糖效果的临床研究
不一样的“双黄连”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小矮子”黄连
黄连最清胃火,但体寒者慎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燥邪致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