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措施分析
2022-01-01汪金华
汪金华
(乐清市大荆中学 浙江乐清 325615)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对我国高中现阶段通用技术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传统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活动提出了一定优化要求,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促进作用。高效教学应顺应新课改新思想的指导方向,积极投身于现有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优化策略,实行相应的计划性策略。整体提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思维。高中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通用技术教学作为独立的教学任务,承接了初中和小学阶段的社会实践、劳动。以及技术教育。从整体培养转为综合培养,将重点转为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除此之外,通用技术也为高中教学的实用性提供基础作用,各种教育组织和机构要重视改善现阶段通用技术教学的突出问题,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基础。
一、通用技术开展的重要性
高中对于大学教育和义务教育具有联结作用,也是从综合教育形式走到分科专业教学的过度。要求教师既要做到与学科相联系,还要进行学生内在能力的探索,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收集、实践创造的意识。探索全新的技术教学模式,完成高中教学阶段的技术创新,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用技术的开展作为我国教育新尝试的开端,不只是学科的增加设立,更是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体现,促进现有理论学科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促进知识实用性,意在开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相对于教师而言,摒弃原有传统学科教学思维方式,避免因高考压力而对于学科教学的局限行为出现,内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思维基础,也为自身的创新思维提升创造条件。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落在学生系统性学习、技术性学习和基础理论知识性学习的整体融合。在教学阶段,要注重实践技巧,提升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教育深化的道路上,通用技术作为新兴的教育创新形式,让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通用技术的教学更注重基础性性与适应性,课程内容上的教学是嵌入式渗透,将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核心素养嵌入其中,真正意义上体现了通用技术的新探索、新发展。因此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最初通用技术教学试点主要在海南、广东、山东等地区的部分高中,后来逐渐作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学科,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工作。然而对于该学科的教学探索才仅仅是起步阶段,其中依旧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探索的方面依旧很多。
(一)教学思想的桎梏
传统教学观点一直是新课改全面深化的阻碍,对于整体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氛围,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转变尤为重要。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部分学校对其认识并不到位。对于该学科的建设仍然处于排斥阶段,难以适应新学科的加入。而且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传播轻视通用技术的思想,导致学生对于学科的建设也处于轻视的阶段。多数教师还将教学重点放在传统学科的教学上,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思想的桎梏不只是对于该学科建设的排斥,更多的是对于新兴事物开展,以及创新思维的排斥。对于此问题,应给予相应的重视。
(二)硬件设施建设缺失
通用技术教育区别于传统学科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基础,比如专业的教师、相应的教学教具、可操作应用的器材、设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经济方面支持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通用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要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建设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杜绝因基础建设不够造成的学科教学瓶颈问题出现。以“信息交互”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提高上课体验,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样制作教具,将两个纸杯与棉线相连,制成简易的电话,让学生体会到手机的设计原理,与现阶段的通信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差异所在。引起学生自主探索兴趣,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信息传递的重要意义。
(三)软件设施不到位
软件设施主要是指师资力量。现阶段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现有教师资源不足,专业教师短缺。二是对于新教师的培训不到位,导致教师岗位断层。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教室建设以及教学布局,但全国整体均处于师资力量匮乏的状态,不只是缺少相应教师,对于教师的选拔也没有明确的规范。以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现阶段教学明显缺乏相应的教师,学生难以真正获取到有益自身发展的知识,这还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局限
通用技术教学要求教师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增强实践总结的能力。脱离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知识的深化探索。除此之外,通用技术的深化改革还可以推动现有学科的发展,使整体水平上得到一定的改善。完善教学模式建设,引入信息化、科学化、技术化的前沿知识,为通用技术的教学模式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也要注重自身职能提升,认真总结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帮助和引导,推动教学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进行疏导和改正,推动我国通用技术教学的深化改革。
三、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改善措施
(一)打破教学桎梏
先进的教学思想不仅可以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思维模式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对于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拓展知识层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开展通用技术教学,不只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更是因为学生具备了综合性发展的能力,应予以开展相关课程。以某地区的通用技术教学开展为例,打破原有课堂形式,采取学生充当小讲师的新型教学。真正意义上做到让学生走进课堂,了解课堂,深入课堂。以“探究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教学为例,通过网络教学的形式,利用遥感卫星地图、CAD等方式,让学生宏观了解现阶段科学发展技术,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技术对于人类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发展与自然资源、自然利用、自然探索的关系,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空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述学生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形式。
(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自己制作教具,通过网络搜索课程相关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学生自主探索等网络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辅助传统学科融合发展,另一方面确保通用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学校可以加大投资力度,辅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式任务作业,进行组内工作探讨,组间交流协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交流能力、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还可以保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知识内化能力的提升。
(三)加大师资力量
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对象,既对学生起到引导、调整作用,也在方方面面扮演着榜样角色。为了确保通用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专业教师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推动现阶段通用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进程,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要对师资力量的增加予以重视,提供一定的保障工作来吸引优秀教师的加入;第二,学校应提高对于通用技术教师的选拔标准,防止滥竽充数的行为出现;第三,学校对于已有教师开展思想培训,让教师认识到通用技术学科设立的必要,对于学科以及学科教师给予尊重;第四,学校开展通用技术教师的定期培训交流会,一方面让教师间分享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交流前沿信息,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优化基础设施
对于硬件设施,学校要给予经济支持,确保学科教室的设立,保证知识的专业性讲授,确保通用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教材设立问题,基于我国没有具体的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从头开始。对于内在结构,要简洁明了,明确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至深,深化总结相关问题。
对于软件设施,以教师为主,教师应转变原有传统教学思维形式,跳出以高考为最终目的的教学目标,努力提升内在素质,具体和全面地对通用技术学科进行深化工作,定期反思现阶段教学不足,定位岗位要求,对于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积极学习,促进自身能力。
四、已有的通用技术教学优化策略
现阶段我国针对通用技术教学优化问题,各方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基于虚拟现实学习平台和支架式教学为例,优化通用技术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现有问题。
(一)基于虚拟现实学习平台
在满足学生通用技术学习的前提下,利用虚拟现实创设学习环境。现阶段开放了虚拟现实学习平台VRTTO,针对校本课程的设立基本上可以达到教学要求。针对技术技能的技术本质、机械操作、变量控制和过程设计等四个维度设计了学习资料、电子学档、交流协作、形成性评价、制成过程模拟和实务问题演练等六个模块的深化。整体开发了两套应用工具,充分满足技能和兴趣的培养。且在实践中发现,该模式对于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态因素掌控和系统性设置等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成效不明显。学生更倾向于制作模拟问题等三个模块进行探索深度的增加。
(二)支架式学习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基于构建主义,意在让学生提升学习参与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进行发展区的建立,结合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具体要求、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支架的确定。该模式需要多方面配合研究其中包括教师问卷的制作和实地考察,然后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最后是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效果进行测试,做出及时反馈工作。优化支架模式,提升学生内在参与感。
五、结束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关注重点,新课改的设立基于此目的,意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水平的提高已然变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新课改作为我国教育里程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上升到了另一个台阶。其中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为主要代表学科,但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深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优化,教师思维的创新培养,设备的设置更新、教学形式的技术要求、对于教师资源的选拔更新,提升教学质量,优化现有问题,是学校、教师,以及全社会所要进行探讨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