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的策略
2022-01-01谢树凤
谢树凤
(沂南县苏村镇中心小学 山东沂南 276301)
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相对于其他任课老师会更加重要一些,学生一般都会比较信任班主任教师,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班主任教师,能够在德育教育任务发布期间更受学生的欢迎与配合。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也需要充分信任学生,适当运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激励策略,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德育学习知识内容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进步与成长。
一、德育教育期间实施激励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
(一)转变教育思想,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德育教育一般会比较重视校园行为规范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很多班主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会比较强调将德育知识概念或者相关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创新教育意识理念以及相关教学激励政策的教育方式,可能会造成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机械性的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也欠缺一定的自主积极性与上进心。因此,小学德育教育期间,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加强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关注以及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够在不断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需求的同时,摒弃传统知识内容传递的局限性与不足,将更重要的学习思想意识以及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到位。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充分实现小学班主任创新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的教育发展目标[1]。
(二)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形式
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落实以人为本、以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思想,能够在小学基础常识教育阶段,强化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水平,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与进步。另外,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应用与创新推广,也比较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进而在不断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保障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期间比较重视的教育问题与创新改革方向,合理安排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意识品格,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与进步。但是,我国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效果并没有全面达成创新改革的目标。一方面,受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情况影响,一些小学班主任由于自身教学经验或者对教育理念认知的不到位,在实施激励政策期间可能只是单一按照学校规定或者教育政策要求执行教育任务,落后的教育策略不仅缺乏一定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灵活变通性,可能在教育激励策略实施期间,也存在激励力度不足或者德育教育质量不理想等问题;另一方面,激励体系相关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也能够发现原有激励策略的不足与问题,在实施激励政策期间深入分析创新德育教育理念,能够在相关激励策略执行期间,减少更多教学问题与教育阻碍的发生。尤其是当学生思想意识状态比较迷茫或者学生思想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的状况下,很多学生不理解如何配合班主任完成德育学习,也比较影响德育激励政策的有效实施[2]。
三、有效实施激励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德育激励教育
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效果,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与个性化差异制定出合适的激励策略,进而在有效保障德育教育效果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受教育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配合积极性。首先,明确教育发展目标,细化德育教育内容,尽量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与核心诉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激励策略。由于小学生本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比较浅显,进而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运用一些简单的激励策略可能效果会比较突出[3]。比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侧重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更好实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教学效果。尤其是一些本身处于学习后进生状态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可能不仅是学习状态跟不上,更多的也与学生原生家庭环境或者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有一定关联,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可能会让学生渐渐疏离班主任;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任务发展目标,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上进、克服困难。结合不同发展状态以及学习水平的学生群体,制定一些阶段性的成长任务以及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学习成长规划方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成长以及成就感、自尊心的建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与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意识与主动应对学习困难、生活挫折等困境的坚定决心;最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性。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任务执行期间,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教育问题,能够在创新激励策略的同时,探寻出事半功倍的教学任务执行方案。例如,加强家校合作,增加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效率。面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激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敞开心扉、放下束缚。期间,一些学生家长可能由于工作原因或者管教比较严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缺乏一定的关注,进而造成学生性格上的一些小缺陷。这时,班主任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心理状态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避免错误的行为习惯或者思想观念阻碍学生健康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与进步。关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其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是班主任教师的教育工作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之一。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
奖励和惩罚是众多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激励策略,想要有效提升奖惩效果,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与奖惩规则,比较有助于平衡学生的负面情绪与学习状态。例如,针对学生不分场合大肆喧哗、课上不配合教师完成任务、课后辱骂同学、不交作业等行为,班主任应当在充分了解事情始末后坚定执行惩罚措施,处罚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一下问题:首先,给予学生充分阐述事情经过的时间与机会,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方便后期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其次,处罚期间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以理服人,尽量在充分把握惩罚力度的同时,利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问题;最后,尽量避免惩罚过重、过轻或者照顾平时表现得较好的学生等问题情况,导致惩处策略缺乏公平、公正性,打击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抵触、懈怠德育学习等消极情绪。反之,遇到学生在组织活动中积极踊跃完成任务,学习、劳动或者其他表现比较优异的情况下,班主任也应当及时给予奖励。期间,可能有部分学生日常表现得无功无过,但是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比较努力的学生,班主任也应当给予适当鼓励,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作为班级的大家长,班主任作为核心领导者也应当做好表率工作,定期组织意见征求活动,引导学生提出班级建设意见,或者在意见交流过程中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4]。
(三)丰富激励机制内容,培养自主上进意识
现代化教育发展背景下,积极引进一些优秀奖励机制,能在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尤其是当代小学生长期接触网络环境的情况下,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烈,不愿意安分守己、全面听从班主任的安排与管理。这时,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管理情况适当“放权”,采取一些多元化激励策略,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规范以及学习表现情况。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策略,能够在有效提升学生德育学习配合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行为举止带来的直接性后果,也比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问题处理能力。
例如,针对家长与学生比较关注的排座问题,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排布,利用积分排名的方式,定期调换、布置座位安排,在有效营造公平学习环境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家长的一些负面情绪与意见,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状态。而以德育教育为基础的排布座位方式,也能够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与进步。期间,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班主任作为“大家长”,也需要定期表态,做好榜样力量以及奖惩管理监督,针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与鼓励,针对排名较为靠后或者积分较少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为了避免学生长期处于固定的“等级地位”,可以利用学期性的“积分清零活动”,来营造公平公正的班级环境。比如采用“积分拍卖”或者“积分消费、兑换”等方式,让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兑换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课外书、玩具或者零食。丰富的奖励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活跃班级氛围,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德育积分的重要性,愈加重视德育积分与自身日常行为规范的影响。
(四)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发挥引导教育作用
师生间融洽、和睦的关系比较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进而为学生未来学习与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增进亲和力、加强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等方式来不断提升教育影响力与个人教学魅力。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与问题,班主任也应当耐心一些,分析学生想要表达的想法,并适时给予温暖的鼓励与肯定,当学生真正将教师认定为亲近关系后,未来的交流与沟通将得到阶段性的提升与进步[5];其次,班主任可以在课后时间增加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合理运用一些社交软件或者网络交流平台,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及时进行辅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促进学生主动向班主任敞开心扉;最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很多学生可能在校园环境内比较抵触与班主任的沟通,但是在课下时间会比较渴望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关注。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情况,尊重学生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能够在构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引导学生体会到德育课程学习的魅力以及对自己成长方面的影响。
四、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革,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教育便利以及挑战,为了保障德育教育策略的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激励策略,能够在不断强化德育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养的提升与进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关心、维护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能够在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养成的同时,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