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探析

2022-01-01雷松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基础课基础计算机

雷松丽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当前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任务。所以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转变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更从容的面对社会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对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典型特点和教学现状

在当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总体特征有:知识更新速度较快,教学内容覆盖广泛,课程具有极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学的直观和互动性较强等特点。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角色,对各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文化普及和提升计算机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当前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是学生接触计算机学习是非常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必修公共的课程和计算机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能够帮助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知识,为后续计算机学习储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理解基本的公式,并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编辑和处理,进行电子表格或数据的处理,学会制作演示PPT,掌握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然而当前在高校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首先高校学生们对计算机用的初级水平是非常不同的,因为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就给教学带来极大困难,其次面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高校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较低,正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目标,无法有效安排时间。作为新生也不会和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面对这些情况,会导致教学面临极大的困境。

2 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专业技术,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成为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优质性人才。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中,我国各个高校已逐渐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重点教学任务,因为在当前社会时代的发展中,网络技术已逐渐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高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计算机技术。所以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来改变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而能够更充分的迎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高标准,成为社会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优质性人才。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人们带到了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便捷的同时,一些安全隐患也在悄然发生。例如:黄色信息、舆情信息、假新闻等等。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关键阶段,而且他们有独立的思维理解能力。因此在很多时候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所以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学生“走弯路”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所以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应充分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充分对网络信息的认知,从而有效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对策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素养已逐渐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础素质,所以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应充分的将信息素养融入在教学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使高校更好的培养优秀的素质型人才,使高校能够更好的树立教育教学的优秀形象。

3.1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高校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因为教师在高校中是陪伴学生最长时间的,教师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学生,所以高校应先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高校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时候,可以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出发,着重宣传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专题讲座,使教学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间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计划,让教师在闲暇时间也能充分的学习到当前社会发展的信息工具,从而能够在今后的课堂中充分的运用其中。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沟通,让企业的专业人员能够定期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随时更新并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而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3.2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下,高校可以引进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因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准确的计算机信息和知识,也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学校的空教室来组建成一个网络技术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操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能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建立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例如:QQ、微信、钉钉等网络聊天教学平台,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通过聊天软件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在家中就能接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方面也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3.3 不断创新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在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的教材各有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课程,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除了课程调整之外,在当前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借助一个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知识内容,帮助提升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整个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要对学生信息素养展开培养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除了在课堂上利用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多加练习,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之外,还要对具体的作业进行合理的设置,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应用,这样能将计算机技术和专业实际问题解决紧密结合,帮助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除了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之外,还可以开展学生自主讲课的形式,这样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完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让学生全面成长。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时应充分的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将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成为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基础课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