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及风险控制

2022-01-01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刘纭赫

区域治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资金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刘纭赫

如今的经济发展节奏已经到了高速的阶段,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以及各大金融机构的发展需求,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方式正是在这种社会融资需求大涨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新融资模式使银行、企业、产品等三者形成一种灵活而闭合的循环链,每笔资金的作用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和融资质量,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国家经济量的增长。

一、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的特点

(1)所还资金来源的自偿性。企业在满足银行贷款标准的前提下,银行会给予他们相应的融资金额,企业在偿还贷款的时候,按照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的要求,还款金额每月会定时从企业的月收入中直接扣除,同时转入相应的银行专属账户。自偿性给企业省去了很多麻烦,可以保障双方的归还授信能力,但这种模式下,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还清所有的债务。现在银行中就有类似的业务办理,比如保理,应还账款也会按时按流程回到银行的专属账户中。(2)操作流程的封闭性。银行虽然会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一些便利或者政策优惠,但盈利始终是银行发展的首要目的,银行在发放融资贷款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在项目中的经济利益。在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管理下,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都会对该企业的经济现状进行调查,对抵押物进行专业的资产评估,必须满足银行的各项融资标准,才能收到相应的融资数额,而且在企业收到融资贷款之后,银行也会对该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时刻关注融资资金的去向以及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如果将自己名下的动产作为银行的抵押物,银行只有收到抵押物的资产评估,才会发放资金,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还需要额外提交一定的保证金,才能合法使用融资资金,将企业的产品投放到市场进行营销。(3)以贷后操作为核心。任何融资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控制在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中也显得十分重要,而贷后操作一直是该模式风险控制的核心点。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特别重视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而供应链金融模式更注重融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第三方的担保能力,企业的财务数据只是作为参考数据。(4)资金的专门性。企业在收到银行的融资资金后,要做到资金去向的专门化,企业的每次投资和运营都要符合相应的交易背景,比如双方交易的时间、交易的金额、双方的资金实力等,也就是说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下,企业对融资资金的使用受到授信银行的监督,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不能僭越。

二、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的分类

(1)应收账款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指的是将企业的应收账目抵押给银行,以获得融资贷款。这种融资模式并适合所有的企业,多为经营前景比较好,收益大的企业所采用,这种模式下的供应链主要有三个参与者,一方是发放贷款的授信银行,第二方是接受银行贷款的融资企业,第三方是提供应收债款抵押的企业,三者缺一不可,以应收账目为核心,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第二方和第三方之间存在担保与被担保的利益关系。如果在融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出现债务企业无法承担的情况,都由债权企业为债务企业承担相应责任,但这种情况出现的较少,因为银行在发放融资贷款之前会从专业角度对两个企业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出来的结果也决定着企业融资的数额大小,能力越高数额越大,三者的经济利益在整个融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出入。这种融资模式的办理流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的速度,增强了资金周转的灵活性。(2)保兑仓模式。这种融资模式不同于应收账款模式,只有三个参与方,该模式有四个主要参与方,提供贷款的授信银行、需要融资的企业、企业相应的供应商以及企业仓库的主管部门等,没有担保方和被担保方。企业在申请融资之前首先要向银行缴纳一定的保兑资金,缴纳过后,企业会获得银行提供的承兑汇票,凭借这张汇票,企业可以直接向生产商提取所需货物,但生产商不会马上提供,企业需要按时向生产商偿还一定的欠款,直到赎回货物,企业如果没有能力偿还,则货物会原路返回给生产商,如果完成了偿还的任务,银行会在截止日期前向相应的生厂商提供资金。这种模式下,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会大大减小,会加速贸易流通,企业可以以少部分资金从生产商处获得全部所需货物以获得相应的盈利,同时银行的利益也因为企业的货物作为抵押而受到强有力的保障。(3)融通仓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所采用的抵押物形式主要是动产,主要参与方是发放融资资金的银行、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接受银行融资资金的企业、以及银行所委托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作为融资过程的第三方,在融资之前,会按照银行的授意,对该企业参与抵押的全部动产开展全面性和专业性的资产评估,同样地,物流公司的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融资决定和融资数额,企业符合银行标准后,要将自己的抵押物交给银行作为抵押,银行在确认物流公司接收到动产之后会将融资发放给该企业。而这种模式下,也有担保人为需要融资的企业做担保,担保人就是所谓的核心企业,如果该企业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那么核心企业可以合法收购该企业抵押在物流公司的动产,用来偿还银行的债务。在这种融资模式下,银行的合法权益会受到双重保障,一方是来自核心企业的担保;另一方是物流公司专业的资产评估和抵押物保管。

三、对以上三种融资模式的分析

这三种融资模式各有优缺点,他们都为那些因为短期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的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也为银行提供了权益保障,减少了贷款难还款难现象的出现,不仅刺激了企业向前发展的经济活力,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也避免了社会上大量失业工人的出现,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经济增长也会拉动整体消费水平,使我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这三种新兴供应链融资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模式,加入了新的角色,即第三方担保企业,增强了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任度,为融资难和还款难扫清了障碍。这三种模式其实是大同小异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于对所获得的融资资金的支配用途不同,企业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刺激企业发展来获得经济效益的,而且对企业所抵押的资产的要求也并不同,有的是不动产,有的是企业的货物等动产形式,有的是直接将企业的现有资产直接作为抵押。其次,在三种模式中,需要融资的企业在该供应链中充当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在应收账款模式中,企业占据供应链的上游,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到了保兑仓模式中,企业占据的位置是下游,所处位置是比较被动的,而融通仓模式中,企业所处位置是比较灵活的,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各方都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这三种融资模式都是比较灵活的,没有固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现状的融资模式,以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控制

(一)尽快完善原有的风险控制体系

虽然现有的几种融资模式都有信用担保的环节,担保人往往是第三方企业,但融资风险仍然存在,必须尽快找出风险控制体系现存问题,找出其中的制度漏洞,加快完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控制体系。很多企业虽然积极融入经济发展潮流,已经采用了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但他们还没有形成相配套的风险管控体系,所以在融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层出不穷,企业要从传统的融资风险控制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发展思维,为每一种融资模式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将这几种风险控制体系整合得更为统一高效,以提高整个融资行业的风险控制水平。

(二)加强对供应链金融融资人才的培养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融资模式,新兴的融资模式有很多新的规定和操作要求,所以对先关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更高的标准,但从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出很多金融从业人员还没有从传统的融资模式中转变过来,仍然使用陈旧的发展理念进行融资。所以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供应链金融融资人才的培养,从上到下地整合优秀的人才资源,壮大供应链金融融资的现有队伍。不仅注重培养国内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也要注重对国外专业人才的积极引进和吸引,制定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同时也要加快健全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发展提供双重保障。

(三)加强企业高层的风险预防意识

在金融行业,很多企业的高层现阶段仍然只是关注企业获得融资的金额和力度,完全忽略了对金融风险的预防,不把金融融资风险当成重点,其实放眼世界上那些金融业发展好的西方国家,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正是我们忽略的风险预防系统,企业中会额外设立专门的风险预防和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解决部门,形成完整而系统的金融风险系统。企业的任何融资项目都必须经过这个专业部门的全面评估和审核,在项目开展之前,对客户和银行等相关利益方的能力水平进行测评,在综合评估之后再决定该融资项目的开展价值,从而落实供应链融资的各项要求和工作,对资金的使用做到细致的追踪,时刻关注资金的动向以及产生的经济收益,在监督的同时,做好回访工作,总结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个融资项目的改善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以取得更高的融资效率,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

五、结语

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虽然近些年在中小企业中受到大力追捧,不仅在最大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且它也充当了企业和银行双方之间的粘合剂,更好地保障了双方的经济利益,为融资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但是这种融资模式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所以还存在着很多发展漏洞,比如相关专业人才的短缺,风险控制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等,金融行业要在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在未来谱写更美好的发展愿景,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大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资金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