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探讨

2022-01-01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宁阳分局郑淑珍

区域治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宁阳分局 郑淑珍

在现代科技支持下,人们对土壤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加,使得土壤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起土壤环境的保护,并在社会各行业中掀起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改革发展风暴。同时,国家为有效治理土壤环境,并实现土壤资源的充分利用,专门围绕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定并颁布了相关措施和政策,使得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但需强调的一点是土壤环境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等显著的特征,意味着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难度颇大。因此,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中,为确保具体保护工作的成效,实现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科学的治理措施的落实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通过土壤环境现状、保护和治理策略两部分进行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土壤环境现状分析

(一)重金属污染

在现代工业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量轻重类型的工业企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所制造的工业产品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料、废水等都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若没有及时进行治理,会让土壤环境丧失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从而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一直采取粗放式管理,并没有严格管控工业生产污染,而是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1],土壤环境工业重金属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基于当前工业生产角度而言,我国绝大部分的工业在废水、废渣排放中都含有汞、镉、铅、铬等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若没有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环境中,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会影响土壤环境的自净能力。倘若大量工业金属离子排放到土壤中,没有及时进行治理,则会导致土壤结构难以恢复[2]。另外,部分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汞、镍、锡元素,这会让土壤失去原有的肥力,造成土壤营养物质匮乏和土壤成分坏死现象,对我国农业、林业等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3]。

(二)化学污染

基于破坏力角度来说,化学污染远比重金属污染的破坏力强,且我国土壤环境化学污染形势更加严峻,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的酸碱度是平衡的,一旦有大量化学元素融入到土壤中,就会导致土壤环境酸碱度失衡,从而导致土壤流失营养成分,并出现土壤性质变异,如坏死性土壤、裂块性土壤等[4]。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其中包含大量的酸性物质,若废弃物未经合理处理就排放到土壤中,其中包含的酸性物质会渗透到土壤结构中,并沉淀在土壤中,导致土壤出现酸碱变化[5]。另外,部分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为获得更好的收成,往往会过度使用化学农药,虽可以灭杀害虫、杂草等,但是化学农药当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一旦过度使用会在土壤中残留大量化学农药,使得土壤出现肥力流失、坏死等问题,不利于农业种植与发展。

二、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分析

(一)土壤环境保护策略

在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全面落实并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而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且系统的综合性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重有效且可行的土壤环境保护策略的落实,才能助力于土壤环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1)制定并落实责任制。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期间,要想各项保护工作有序落实到位,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提高土壤环境保护效果,制定并落实责任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经验可以发现,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往往会因为责任不明而导致具体工作目标难以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土壤环境保护效果[6]。针对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来制定详细且明确的责任机制,并辅以配套制度来确保责任机制落实到位,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工程中,应基于国家层面加快立法来全方位规范并科学指导具体工作,如制定完善且系统的“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法”,建立健全土壤污染治理的责任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且长效的监测机制。土壤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往往要经历漫长的一段时间,这要求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应以提高成效为落脚点,建立起完善的调研机制,动态掌握土壤环境变化情况,并明确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情况,以便在落实具体保护工作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定期掌握并分析土壤环境保护成果,以便及时调整保护工作措施。三是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为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经济性等,应对土壤环境保护方案进行整体研究,在此期间可以依托有效示范试点工程,明确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有效且可行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全面推广应用。

(2)优化和完善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期间,要全面提高保护工作成效,应注重保护工作和修复工作的同步性。具体来说,在土壤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保护措施的落实可以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及污染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并落实可行有效的修复工作,对面临恶化甚至是已经恶化的土壤环境进行修复。因此,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既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先进技术体系,创新性使用国外成熟且高效的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又要注重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的创新,原因在于土壤环境往往具有较强的属地性,这使得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应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土壤环境修复技术的作用。因此,在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引进中,应考虑我国土壤环境的实际特点,并对引进的修复技术进行创新性使用,才能切实提高土壤环境保护效果。

(二)土壤环境治理策略

在土壤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土壤环境出现严重的污染,这种情况下,要想确保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应落实有效且可行的土壤环境治理策略,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的治理效果。

(1)制定科学且可行的土壤治理方案。土壤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在实践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应注重科学且可行的土壤治理方案的落实。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应结合土壤环境实际,积极建立科学且可行的土壤治理方案,首先,土壤环境治理工作应从源头入手,加强源头的监管,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此从根源上降低土壤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的发生概率。例如,在土壤环境治理过程中,通过全方位宣传来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其自觉做好土壤保护工作,在土壤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自觉落实生物防治技术,以此降低化学防治技术的依赖程度,从而有效降低土壤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概率。其次,在土壤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建立精细化的治理方案,在治理方案中制定详细可行的治理任务和目标,并且要围绕具体的治理任务和目标,进一步细化土壤环境治理措施,同步完成治理责任细化工作,确保各项土壤环境治理工作有序落实到位。

(2)合理运用先进治理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治理过程中,为防范人为治理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应注重先进治理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确保土壤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精准性,继而确保土壤环境治理效果。在土壤环境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重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尤其是一些先进测量技术和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土壤环境治理效果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从而根据监测情况来分析判断土壤环境治理效果,明确治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理工作措施,以此确保土壤环境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注重绿色化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绿色化学技术的使用是提高土壤环境治理效果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具体的治理工作中,应对区域内污染物作出精准测定,随后根据区域内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染发展趋势等优化制定环境治理措施。基于我国建设发展状况来说,由于我国在建设中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得土壤环境治理能力下降,这就要求推广应用绿色化学技术,不断提高土壤环境的自净能力,检测土壤环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以便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环境治理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源,保护土壤环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现代社会建设发展中,应依托全面科学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积极落实科学全面的土壤环境治理措施,全面提升土壤环境保护效果,为土壤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进而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支撑。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