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条件下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
2022-01-01海口经济学院赵航池莉
海口经济学院 赵航,池莉
一、大数据技术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2014年8月,我国各地区审计机关在审计署的组织领导下开始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情况与效果进行跟踪审计,尤其关注三大攻坚战、重大项目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其中,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就是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而开展的一项评价与监督活动,由审计机构对国家行政部门以及各地方扶贫办等部门所履行的受托扶贫责任进行监督,跟踪审查各地方对于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与效果,对于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从审计的层面给出能够优化政策落实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完善政策、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实。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圆满成功,未来的重点工作任务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针对各市县逐渐建立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各地区审计机构也开始在精准扶贫审计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中采用大数据审计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及时调用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库中的数据并进行审计分析,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质量,审计工作的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各地区扶贫信息平台建设程度不同,部分地区扶贫信息数据库建立不完善,存在影响所审数据真实性、安全性等问题,同时大数据技术审计人才储备不足也影响了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的应用,各地区要想切实推进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的应用,就需要完善数据标准、加强对数据采集工作的管理,优化升级大数据信息平台,健全审计数据存储安全机制,不断增强具有大数据审计能力的人才储备。
二、海南省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开展情况
截至2020年年底,海南省64.97万人全部脱贫、6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海南省审计厅专门成立了农业农村审计处,该处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厅党组的正确指挥下,不断加强对扶贫政策措施执行、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运营等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完善和优化了全省扶贫审计工作顶层设计。该处坚持把创新作为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审计工作路径,将扶贫审计与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打造“平台+N”的审计工作模式,有效整合了全省审计资源,不断拓宽了扶贫审计的覆盖面。
自2014年以来,该处组织实施各类扶贫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69个,抽查审验扶贫资金约83亿元、扶贫项目约3600个、抽查单位约460个,其中,发现问题630个,存在问题的金额约12亿元。促进有关市县及所属部门和单位采取统筹盘活闲置扶贫资金、追回或挽回损失扶贫资金、补齐发放扶贫补贴等方式,整改各类扶贫审计问题金额约7亿元;落实精准识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约170项;完善了约87项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等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58名扶贫相关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目前正值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交汇期,该处密切关注“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常态化帮扶管理,加强巩固拓展扶贫审计成果,确保扶贫审计与乡村振兴审计有效衔接。
三、海南省儋州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现状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下辖16个镇、292个村(居)委会、4个地方国营农场、1个地方国营林场,全市总人口105万人(不含洋浦)。儋州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中央、省委等扶贫政策,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截至2020年年底,儋州市累计脱贫14902户,共计69681人,全市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3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2020年5月,儋州市审计局针对该市2019年度扶贫资金及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了全面的专项审计工作,重点审查各扶贫办对于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各市县驻村扶贫办干部在扶贫过程中是否存在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防止各市县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盲目采取措施,搞形式主义。同时,对各市县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扶贫项目的建设情况等进行绩效审查,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防“数字”脱贫。2020年6月底,儋州市审计局完成了此次专项审计,共发现4大类、17个问题,其中存在疑点的数据共计5236条,通报了一起问题事项。在此次审计过程中,儋州市审计局采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建立大数据审计模型,从扶贫数据库中挑选关键项与车辆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社保部门等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960人不符合贫困户建档立卡政策要求,存在着部分贫困户为财政供养人员、企业法人、企业管理人员,还有部分贫困户名下有商品房以及车辆登记等信息。儋州市审计局还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扶贫数据的时间维度差异,通过分析贫困人员的识别与退出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实施后带来的变化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6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未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部分乡镇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分红责任、部分扶贫项目的种苗种植成效不高等。大数据技术带来了审计技术的革新,在缓解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在儋州市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中,借助大数据审计技术手段有效地应对了贫困人口分布数量多且分布广泛的难题,使得精准识别工作和精准退出工作更加规范,实现了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扩大了审计的覆盖范围。但是在此次审计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所审数据的真实性存疑、存储安全、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不平衡等问题,使得审计过程中的基础数据不准确,影响了审计对政策实施效果和滞后性的分析,出现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疑点,导致应享受政策的未享受,从而影响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益性。且面对扶贫业务复杂多样、资金量大的特点,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又多以财务人员为主,缺乏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对于一些工程项目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辅助才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对于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的项目也需要具备大数据分析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审计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儋州市审计局对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的审计结果公开程度不够,未对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缺乏透明性,对于扶贫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相关单位以及贫困户无法浏览获取,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削弱了扶贫审计的效果与影响力,同时也不利于审计整改工作的推进。
四、完善海南省儋州市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为了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精准”,各地区需建立有助于扶贫工作开展和监督的大数据平台。首先,要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与退出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技术从扶贫工作的源头进行审核把关。对全省农户尤其是已经脱贫群体和边缘群体进行跟踪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借助大数据、物联感知等智能技术手段,全面掌握返贫致贫与救助等情况。同时要建立起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的智能体系,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进行提前预警,并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审计机构可以通过程序代码的编写来处理各类数据,并通过行业数据比对分析、综合评价监测到的脱贫户和边缘户家庭的情况,及时筛选出真正贫困、接近贫困的边缘人口,及时移交给相关部门审核,从而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另外,在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要持续促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将碎片化的数据与已建立的精准帮扶的基础紧密结合,使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贫困信息数据库进行动态维护,确保扶贫工作的常态化。同时,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还应对接社会救助机制与综合保障体系,常态化监测基层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各相关行业部门之间应该建立起共同治理和预警模式,以及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响应的联动处置机制,当突发应急事件时,比如疫情、自然灾害等,各部门能够及时对受到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的农户进行管理、评估和监测,打造多方共同治理相对贫困的和谐社会扶贫大格局。从审计管理的角度出发,还应在平台运维管理中部署数据库审计等相关审计设备,设置独立的审计管理员角色,根据审计工作内容为审计管理员分配审计权限。
(二)优化审计人力资源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仅涉及到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审核,还涉及到扶贫资金、扶贫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需要的不是单纯了解政策与审计的人员,而是一支具有法律、工程、财务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另外,目前各地方、部门在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都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掌握大数据技术分析的审计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现有审计机关队伍中这类人才占比并不高,因此在优化人力资源配备上要完善审计机关人才引进政策,多方引进高精尖审计人才,不断壮大审计机关人才队伍。
首先,可以从审计机关内部选取具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在审计部门内部组织专业化培训,通过带帮结合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提升基层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其次,可以从审计系统外部聘请专家,由不同地区的专业人才、领军人才组成突击小组,或通过引入各知名院校老师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缓解政府审计人力压力,提高审计项目成效。另外,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审计资源,实现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的结合。
(三)加强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健全审计整改监督机制
在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时期,社会各界对于政策落实的情况与扶贫成果高度关注,对此,审计机关加强审计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审计部门应及时对外披露审计结果,让各相关部门及群众及时了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此发挥出各方共同监督的作用,也能够推动问题单位、项目的整改落实。儋州市审计局应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于所涉金额较大、项目较多、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审计人员更应及时对外公布,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增强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监督整改工作,健全审计整改监督机制。审计机关应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将审计发现的问题中已进行整改的与尚未整改的分类上报,其中涉及到违法违规的案件要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审计机构还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或邀请第三方进行综合评价,多方听取意见,对审计整改形成监督合力,促进责任落实与问题整改,还能够避免重复监督、监督缺位等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