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的思考
2022-01-01张宁
张 宁
(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500)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有组织、有规律地对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事前预测、过程实施、分析改善、综合评价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运营环节,因此,企业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不必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企业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利润的最直接因素,成本管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利润目标能否达成,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利润目标,核心的任务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这就需要企业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控,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调配生产计划、优化发运方式等一系列措施降低产品成本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成本支出控制在最优状态,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
(二)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价依托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及外界市场环境,而运营成本是影响销售价格的相对可控因素。如果企业成本能达到合理最优的状态,不仅能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会使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具有市场优势,从而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具有局限性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成本的管理仅仅局限于生产运营成本,或者仅仅关注生产运营成本中的某个环节,而忽略了前端的开发设计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后端的仓储、运输成本,没有形成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体系,而这部分成本往往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
(二)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生产运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贯穿生产运营始终,但是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重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没有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及评价体系,或者即使建立了成本管理体系,也只是在成本发生后与目标进行对比,没有形成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预警,导致成本管理滞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成本控制体系形同虚设。
(三)企业成本管控人员水平有限
由于企业管理层对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车间一线员工的成本知识匮乏,日常操作不重视成本管控,将保证生产和质量放到第一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另外,成本核算和分析人员配置不全,现有人员对企业成本构成不熟悉,不能深入一线,因此,不能对企业成本进行详细、有效的分析,不能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成本信息,未发挥出成本管理人员的作用。
(四)企业成本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
大部分企业成本数据量较大,如果想对成本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必须汇总大量数据,这对成本管控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企业的信息化硬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成本分析人员对办公软件操作不熟悉、企业的信息化硬件配置较低,导致成本分析人员工作量繁重、成本分析效率有待提升,企业管理层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想要的数据,或者即使拿到数据也与实际出现偏差,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成本水平。
三、企业构建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一)企业对成本进行全链条精细化管控
企业全链条成本包括研发设计成本、采购成本、生产加工成本、检验成本、质量成本、仓储物流成本等从前端到后端的全链条成本,企业只有使全链条成本降到最低,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首先,针对采购成本,企业要对供应商进行前端管理,对供应商发生费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对采购价格进行全面分析,挖掘成本降低空间。另外,要与市场价格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采购单价进行横向对比,发现降低采购价格的空间,低采购价格进行改善,提升同行业产品竞争力。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关注所有围绕生产产品发生的成本,除了保证生产各环节必不可少的成本发生的合理性,还要关注是否存在人为浪费、过度质量导致的成本浪费。对生产产品进行单品管控,利用单品损失矩阵模型,分析每个单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点并进行记录,然后逐一分析其合理性,针对可改善的环节进行有效改善,最终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
再次,质量检验成本是生产产品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企业往往会过度关注产品质量而造成成本浪费。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检验项目、检验数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验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检验成本控制到最优,避免出现浪费。
最后,在仓储物流环节,不仅要关注仓储费用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浪费,在发运环节集团企业在投资之前进行测算时还要考虑产线布局的合理性,通过合理的产线布局,使发运成本达到最优。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内控体系
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定价以及利润的达成,因此,成本管理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尤为重要。企业需进行全面的成本精细化管控,将成本控制到原始点,形成成本目标、成本支持、成本改善、成本检索、成本评价的“5C”成本管理体系,以数据创造价值,实现综合成本最优,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一是成本目标体系。企业以上年成本实际为基础,综合考虑未来影响因素制定当期合理的成本目标。二是成本支持体系。企业在日常成本管控中要进行及时、准确的成本分析,不仅要进行简单的成本节超分析,还要进行全价值链成本分析,通过有价值的分析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三是成本改善体系。通过成本分析数据发现日常成本管控过程中需要改善的原始点,利用成本改善工具进行有效改善,然后不断完善成本管控措施。四是成本检索体系。借鉴国内、国际行业领先的评价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管理的成本检索细则,通过对过程管理的检索发现成本管理的不足,不断完善成本管控体系。五是成本评价体系。将成本管理与员工绩效挂钩,每位员工都要有2-3项直接可控的成本指标,并且对员工可控指标进行日考核日激励,控制好的进行正激励,控制不好的进行负激励,员工之间绩效拉开差距,将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员工利益,使员工对成本控制充分重视。
通过“5C”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从前端目标的设定,到过程中有效的分析,以及针对损耗点的改善,最后进行事后的检索评估,可以形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闭环管理,有效地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使成本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
(三)提升成本管理人员水平,树立战略成本管控意识
企业成本管理的好坏,成本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想做好成本分析,必须要对业务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成本分析人员需要了解产品工艺,这就要求成本分析人员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成本管理存在的根本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一些专业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找出改善点,逐一改善。另外,要做好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一线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在各项运营管控中做好平衡,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沟通解决,提升一线人员紧急问题的处理能力。
企业内部自上而下,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一线员工,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要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成本管理的整体观念,能够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树立一种全面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并且需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要从企业长远考虑,在企业内部创建有战略意识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者应多学习引进其他企业的优秀成本管理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控文化,从而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且取得行业竞争力。
(四)加强企业成本信息化建设
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的成本控制工作更是如此。所以,要求对成本分析人员的选择上必须符合信息化的要求,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另外,为了应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规范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对每个单品以及每个单品的成本构成进行详细汇总与分析,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与特点,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企业内部、外部对标,以及进行同比、环比等全方位、全链条的对比分析,找到成本控制的规律及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利用改善工具进行改善,提升成本分析的效率及准确性,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压力也不断增大,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在协调外部资源的同时加强内部的成本管控。要通过树立正确的成本管控战略思维,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加大企业成本信息化投入;通过培训和体系支持,使全员树立成本管控意识;通过过程评价控制体系将成本管控融入日常生产运营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成本管理,使企业成本管控达到最优,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真正发挥成本管控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最终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