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2022-01-01于明明
于明明
(青岛市房产经营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等大部分企业中都设置了内部审计这一部门,而且也正在稳步地推动和有序发展。只是非上市公众公司在内部审计的这一职能发挥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企业要创设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与时俱进的审计方式与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的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
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的一种确认与审核的活动,旨在通过审计工作找出漏洞,并加以完善,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从审计采取的形式来看,包括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事前审计指的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做的一些决策或计划,这是在预测阶段进行的,它的目的是要以最少资金投入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浪费和损失防患于未然。事中审计指的是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进行的审核活动,这是防止决策和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新出现的客观因素影响所造成的损失与浪费,它的性质属于防守性的审计。而事后审计指的是在经济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的审核活动,是对经济业务成果进行审查、分析、判断与评估,从而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扬长避短,为下一个经济业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它的性质属于反馈性的审计。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一)监控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监控作用是对企业中各个管理层级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与各种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揭示与查处,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从原本以查错防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了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的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和质量的审计等方面。
(二)评价职能的作用
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会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衍生出评价的职能。目前,企业各项制度在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可以给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一些比较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进行实际评价时,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及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按照决策在切实有效地执行,企业能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评价企业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体系是否对企业经济运行进行了改善等等,这些都是在进行评价时应该确认的内容。
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虽然内部审计给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明显地落后现象,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因内部审计漏洞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愈发明显,亟待改善。
(一)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很多企业在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设置的时候都是由于法规或者是命令,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管理发展所需而设立的,导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缺乏科学性。更甚者,有些企业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财务部门,还有一部分企业领导并不清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质,只是认为审计工作就是对经济问题的监督和检查,更有一些人认为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团结,会分散员工工作的注意力,会对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进行妨碍。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也没有把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机构无法发挥本身的职能作用。
(二)缺乏完善的内控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导致执行时出现混乱。一些企业意识到了构建制度的必要性,并建立的相关制度,但是制度和实际情况相脱节,难以有效落实。比如,审计工作没有规范的流程,也没有明确各部门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做的相关工作,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得不到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影响了审计效率。这就需要通过制度明细相关职责与审计规范流程,改善这类问题。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审计的手段相对落后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拥有相关的财务、会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并发挥作用。可是当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还都普遍偏低,很多审计人员都只是对某一个方面的业务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而且很多还都是集中在财会方面,这也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出现了审计不完全的问题,对那些在经营管理方面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很难发现。而且,现在企业中内部审计的一些工作方式也很落后,还有审计的手段也很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在很多工作中计算机都被广泛地应用,可是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在使用手动查账这样的传统方式,使得审计的工作效率很低。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只注重事后审计,忽视对事前和事中的审计,以至于审计工作不能够得到应有的效果。
四、有效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对策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正确认识和重视度
企业各部门应当改变以往的片面观念。长期以来企业各级人员大多认为审计只是审计部门的工作,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审计人员虽然负责主要的工作,但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也离不开企业各级人员的通力配合。对此,企业应当加强宣传与引导,使企业各级人员都能意识到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各部门在其中的作用,实现全员参与共同助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二)内部审计的规范体系要切合实际
所有企业内部的状况都有所不同,制定的发展道路也都不一样,这时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比较科学和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在审核内容方面,要做到审查和评价能够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在审核经营业绩时,要分清上一个周期的经济效益和本周期的效益,以及企业发展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所受到的影响等因素,从而增加审计工作成果的可信度与权威性。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
审计人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执行者,其业务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审计人员开展职业培训,包括审计操作技能、财务相关知识、当前最新的会计制度等,使审计人员具备过硬的职业综合素质;其次,应强化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严防一些审计人员监守自盗等的腐败问题发生,加强法治教育,使人员意识到不良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最后,为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可针对培训内容开展考核,将考核成绩和薪资挂钩,以激发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外进行市场拓展,还要对内规范管理,需要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评价和监督职能,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足健康发展。
(四)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有机结合
以往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事后审计,通过内审工作即使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也只是弥补,防止损失扩大,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只能是亡羊补牢。与这种事后审计相比,显然全过程内部审计更具价值,未雨绸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首先是事前阶段,审计工作应当参与到预算工作中,对企业的预算编制进行核对,结合上一年度,以及本年度的企业发展规划,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在早期发现漏洞,并及时指出。在事中阶段,不能只在事后审计,而是定期要求各部门上报财务支出情况,审计人员对各部门的财务支出和预算编制进行比对,如果存在较大出入,需要找到该部门负责人,共同分析成因,并针对成因商讨整改措施,持续跟进审计该部门的改进效果。最后在事后阶段,除常规的审计操作外,还应总结这段时间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财务运作方面的问题,以及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反馈给审计主管人员,制定改善方案,加入审计规范流程中,在下个年度执行改进后的新方案。
五、结语
内部审计应该是站在管理层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施行及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服务,而不应该只是将查错和纠正这样的职能当成首要目标。企业创建了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人员能够保持独立性,根据内部审计的职能重新进行定位,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这样才可以有效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使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