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龙窑烧制与环境保护思考

2022-01-0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龙泉市龙窑烟尘

张 晞

浙江省龙泉市至德瓷坊 浙江龙泉 323700

2017年底,龙泉市成立“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研究会”,制定“不灭窑火”传统龙窑烧制计划,努力把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技艺恢复起来。五年来,“不灭窑火”烧制计划从边实践边探索到逐渐恢复、走向成熟、走向正轨,成为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的典范。并因其特有的传统文化韵味,使龙泉青瓷光彩夺目,使龙泉古城耀眼生辉,成为龙泉青瓷风景靓丽,成为龙泉旅游的金名片。

在五年的传统龙窑烧制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认为传统龙窑烧制需要大量的木材,烧制过程会形成大量的烟雾污染,不够环保,不值得恢复与传承。其实,针对上述木材消耗及烟尘污染问题,研究会在制定“不灭窑火”传统龙窑烧制计划前是有经过充分论证与思考的。

一、关于木材消耗量问题

研究会首先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2010年龙泉林业报告:龙泉市位于浙南山区,全市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茂密,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之一。[1]龙泉林业在全省有五个第一:一是林地面积最广,全市土地总面积45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98.5万亩;二是森林蓄积量位居首位,森林蓄积达14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4.2%,素有“浙南林海”之称;三是林木种质资源最为丰富,乔木树种1800多种,占全省的3/4,是华东地区“古老植物的摇篮”;四是商品材采伐量最大,占全省的1/4;五是林业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为紧密,农民年收入的62%来自林业。再根据郑永林2013年《龙泉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报告数据:就龙泉食用菌生产发展而言,2012年龙泉全市发展袋料香菇6000万袋、袋料黑木耳1.6亿袋、段木林芝5000立方米,消耗木材超过5万立方米。[2]而研究会制定“不灭窑火”烧制计划的目的是烧制龙泉青瓷艺术作品,恢复与传承传统龙窑烧制技艺。就2018年“不灭窑火”烧制而言,研究会计划每月烧制传统龙窑两窑次,实际年度烧制传统龙窑22窑次,每次消耗木柴两万斤,约10立方米(1立方米松材重量约460公斤),全年总计约220立方米。2018年至2021年底,总计开展传统龙窑烧制93窑次,总计消耗木柴930立方米,如此微小的木材消耗量,相比较于食用菌木材消耗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了。

二、关于传统龙窑烧制产生的烟尘问题

由于经费问题,研究会没有对每次龙窑烧制进行环境评估,但研究会网上查阅了相关数据,参照2014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钦州贵台龙窑坭兴陶项目》测评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在龙窑烧制过程中,其产生的废气: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均符合《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新建其他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3]经预测,龙窑烟尘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由预测结果可见,龙窑废气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从燃料燃烧角度思考,我们知道燃料燃烧烟尘污染物的形成与燃料燃烧环境及燃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燃料燃烧环境越好、氧气量足够、木材干燥含湿度低,则燃烧越彻底,形成的烟尘就越少。传统龙窑建设存在一个15度的坡度与隧道环境,空气抽力大、燃烧环境优良,木材干燥易燃,整个烧制过程几乎在高温环节,对木材的燃烧是极为有利的,燃烧彻底,所以燃烧产生的烟尘亦非常有限。且就“不灭窑火”烧制计划而言,研究会每年制定的龙窑烧制约为24窑次(包括计划内和计划外),且分布在龙泉市县域内5个乡镇的10支龙窑烧制,每支传统龙窑均建设在乡村周边的山角下,所以每次烧制所产生的烟尘对周边环境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了。

三、“不灭窑火”价值体系分析

“不灭窑火”烧制计划自2017年实施以来,先后在龙泉市县域内宝溪乡溪头村五股窑、陈家窑、金品窑,车盂村龚家窑,查田镇溪口窑,小梅镇金村窑、大窑,兰巨乡慈翁窑,上 垟镇章福窑,龙泉技师学院金沙窑等10支传统龙窑,共烧制龙泉青瓷传统龙窑101窑次,烧制龙泉青瓷作品18万余件;吸引了世界各地30余万龙泉青瓷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浙江卫视、凤凰卫视、杭州卫视、丽水电视台、龙泉电视台等二十余家知名媒体进行了近百次的现场直播和专题报道;“不灭窑火”烧制计划从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到农家乐饮食等都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系列。2018年,“不灭窑火”龙窑烧制活动被浙江省文物局评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同年,“不灭窑火——传统龙泉青瓷烧制(龙泉窑制瓷作坊保护利用)”获评浙江省第二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2022年,“不灭窑火”成为省级第二批师范级文旅IP。成为“龙泉青瓷”、“龙泉旅游”的金名片,成为增强龙泉地域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思考与总结

传统龙窑伴随龙泉青瓷烧制走过1700余年历史,是龙泉青瓷涅槃重生、化茧成蝶的关键环节。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液化气窑的普及,传统龙窑逐渐停止了烧制,但就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这一人类非遗而言,传统龙窑烧制又是龙泉青瓷传承发展的核心内容,有着鲜明的地域性与独特性。所以,恢复传统龙窑烧制技艺,对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发展意义深远。

近年来,“不灭窑火”制定传统龙窑烧制计划,目的一是恢复传统龙窑烧制技艺,二是传承龙泉窑青瓷端庄典雅、厚重古朴的韵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以研究会开展传统龙窑烧制工作,主要是烧制艺术瓷为主。而就龙泉青瓷日用瓷烧制而言,由于传统龙窑烧制成品率底、木材成本高、产品标准化不够,应当说不适合日用瓷的烧制。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说明国家与社会层面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高度重视。就龙泉青瓷传承与发展而言,传统龙窑烧制总体而言对环境影响不大,但也必须注意烧制窑次的控制,以及烧制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努力提高传统龙窑烧制青瓷的成品率,传统龙窑烧制成品率不高,大量的青瓷次品、废品,不仅仅是高岭土、紫金土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废品丢弃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改良改进传统龙窑烧制技艺、如何提高传统龙窑龙泉青瓷产品质量,才是龙泉青瓷传承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猜你喜欢

龙泉市龙窑烟尘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活着”的龙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基于电子显微镜的GDI汽油机烟尘排放颗粒显微特征分析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无忧使者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龙泉破壁灵芝孢子粉三萜含量
可视柴油机中柴油和甲醇的燃烧过程研究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