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内容与策略

2022-01-01董亮吴元发张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节能型陶艺陶瓷

董亮 吴元发 张璞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江西景德镇 333000

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陶瓷艺术发展历史,自改革开放时期以后,在我国深厚的陶瓷艺术发展传统和西方现代陶艺的共同影响下,陶艺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日趋升温,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中的热点专业教育之一。高职院校陶艺教育是一种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应用型教育类型,而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包括原料制备、拉坯成型、烧成等都需要长时间消耗能源。因此,高职院校陶艺教育应当构建一种高效节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既为国家能源的节约尽了绵薄之力,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具有节能环保意识和高效节能技术的人才,以适应陶艺行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

1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陶艺在我国的不断升温,高职院校陶艺教育发展迅猛,成为不少高校的特色教育之一。然而,高职院校陶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忽视了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经济高效地去培养陶艺人才,特别是条件较薄弱的高职院校如何以低成本运作的方式达到高效产出人才,对节能型培养模式缺乏认识,对陶艺教育中的材料、能源使用浪费问题缺乏关注,对陶艺师生的节能意识的培养缺少研究。因此,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采取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1 顺应陶艺行业发展要求

陶瓷行业是大量消耗资源的行业,我国陶瓷产量占据世界第一位,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并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为了解决陶瓷行业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等问题,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与规范,我国陶瓷行业正在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陶艺,即陶瓷艺术,是我国陶瓷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景德镇、德化等重要陶瓷产区中,陶艺产品占据着很大比例,每年都要消耗比较多的资源与能源,因而,陶艺行业朝着节能高效的方向变革发展也是势在必行的,对陶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实施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是陶艺行业的发展要求。

1.2 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陶艺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教育,实践环节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高校陶艺教育的实践环节中,不仅大量地消耗陶瓷黏土资源,在原料制备、成型、烧成等环节中也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在陶艺实践教学中,原料制备和成型过程都需要长时间地采用电动设备,而在烧成中,更是需要长时间采用窑炉设备,消耗大量的电能或气能,还有的甚至需要采用柴烧,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还对空气造成巨大污染。如果在陶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节约与环保,势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影响教育教学的效率[2]。因此,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采取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有利于采用最少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能,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高职院校陶艺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3 培养学生高效节能理念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以培养实践应用型陶艺人才为主,为陶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由于我国陶艺行业正在进入到高效节能的转型发展阶段,对具有环保节能意识的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陶艺教育的培养模式来看,由于并不注重于高效节能理念与技能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高效节能意识与技能,在实践学习过程中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因此,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采取高效节能型教育模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理念与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应行业的需求,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我国陶艺事业朝着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与更新,主要改革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要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构建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对陶艺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确立一个全面、科学、节能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的传统培养模式中,在管理方面是比较粗放的,对材料、设备和能源的使用都没有进行细致的管理,各个环节都可能造成较大浪费,因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在管理上既需要宏观地把握高效节能的发展方向,更需要在微观上做到高效节能。高职院校陶艺教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需要自上而下各方面进行协调与合作,校方需要基于高效节能原则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严格限制材料、水电等资源的使用数量,提倡节能环保,并依据高效节能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精细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高效节能原则及校方有关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尽力改进教学环节,在保证高效的前提下,通过各种科学手段与技术方法,减少材料与能源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高效节能的思想意识,在进行陶艺实践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并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2.2 科学化的技术模式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确立不仅需要依靠严格而精细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引进和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的技术模式,以保证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实现。陶艺教育中的高效节能技术既可以通过引进的方式获得,同时更应当鼓励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力量来研究探索,获得更加适应于本校实际情况的高效节能技术手段。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技术手段贯穿于陶艺实践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在成型制作过程中,采取材料回收利用技术,使材料能够循环利用,倡导学生创新性地采用各种技术循环使用废弃陶瓷材料进行实践创作;在烧成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烧成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浪费;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对实践环节进行模拟,以减少实践环节中的资源消耗,通过各种方式构建起科学化的技术模式。

2.3 合理化的评价模式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构建还需要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以推动和促进学生自觉采取高效节能手段进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下的评价模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获得制作陶艺的实践技术与能力,成为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过程中,尽力采取高效节能的方法,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化的评价模式,既推动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自觉采用合理的资源分配与使用方式,同时也促使教师改变旧有的评价方式,以新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促进教学改革。

3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型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因而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推动其构建。具体的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3.1 校企合作共建平台

高职院校陶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为陶艺行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陶艺人才,而高效节能是当前陶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高职院校陶艺教育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构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由学校和陶艺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构建陶艺教育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共建实践平台,一方面,学校能够了解和把握陶艺企业高效节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企业的技师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协助陶艺教师共同优化课程体系,建立相关的优质课程资源库,从而使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陶艺企业高效节能要求;另一方面,实践平台具有更为完备而优越的条件与设备,更有益于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实施,而所生产制作的陶艺产品也可以由企业来进行运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促进陶艺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3]。

3.2 培养新型教师队伍

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构建高效节能培养模式还需要培养一支新型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能够胜任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任务。就现有情况来看,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普遍缺乏能够适应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师资[4],因而培养新型教师队伍也势在必行。首先合理引进具有节能环保理念与知识的教师队伍;其次是加强现有教师队伍人才的培养,使之具备基本的节能环保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最后是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采用新模式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与奖励。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与策略打造出一支能适应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的优秀陶艺教师队伍,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4 结语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陶艺教育中缺乏高效节能意识,并注重教学中的高效节能,造成了材料和能源的浪费现象,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构建高效节能培养模式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对高职院校陶艺教育、对中国陶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构建高效节能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评价,都应当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构建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高效节能培养模式。然而,在高职院校陶艺教育中构建高效节能培养模式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只有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这一新的培养模式在将来一定能够建立起来,并成为高职院校陶艺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节能型陶艺陶瓷
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浅谈如何创建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