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冉关于德育工作的论述及实践意义
2022-01-01顾林
顾 林
(大连教育学院 科研处,辽宁 大连 116021)
今年是大连教育学院成立70周年,也是曾任大连教育学院院长的冷冉先生的文章《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与《人的社会适应说》发表40周年。40年来,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先生的关于德育工作论述为推进大连基础教育德育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5年,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文件精神,根据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提出的“阶段连续”德育体系假说——《人的社会适应说》《德育过程阶段说》和《优势诱导说》,结合中小学生年龄、心理和认知特征,冷冉先生和时任大连市教委主任的贾聚林同志共同编写出版了一套地方德育教材《新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选赞》《新四字鉴——中国国民意识精粹》,启动了大连市基础教育“八心八德两意识”德育工程。
根据《新三字经》《新四字鉴》两个读本,大连市教育局(当时称大连市教育委员会)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把心理素养培植与道德素养教育相融合,形成了“品”字形的以心理品质素养为基础的道德素质教育和思想意识教育结构,为初步架构大连市德育工作指导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
大连市教育局依据冷冉德育论述架构的大连市德育工作指导体系,着眼于实效性,又构建了切实可行科学的德育工作操作体系,构建并逐步完善符合大连市实际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工程的有效实施,使得大连德育曾经享誉全国。2013年,辽宁省在大连市召开了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大连市教育局做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经验介绍,受到了领导和参会者一致好评。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再细细研读冷冉先生有关德育的文章,可以清楚认识到,冷冉关于德育工作的论述在基础教育要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今天依然具有实践意义。
一、冷冉关于德育工作论述的基本内容
冷冉先生先后发表在《教育研究》杂志上的《人的社会适应说》《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两篇文章,以及在《教育科学研究》发表的《优势诱导说》一文,构成了冷冉德育“阶段连续”体系的内容,也是冷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的社会适应说
1982年,冷冉先生在《教育研究》杂志第12期上发表了《人的社会适应说》一文,主要观点后来被称作德育理论“人的社会适应说”。此学说阐明了人在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人的社会化发展规律。冷冉先生认为,人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过程。这种社会化的过程,分为“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觉的意识统一和能动的自我控制”[1]41-53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幼儿时期是适应能力最强的时期,少年时期是自觉意识最强的时期”,“壮年时期,则是自我控制能力最强的时期”。[1]41-53“人的社会适应说”是从人的社会化的总体上和全部过程中,也就是从社会适应、自觉意识与自我控制中探索德育规律。冷冉先生提出:“个性发展的遗传性根据、社会性根据、实践使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孕育着个性。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觉的意识统一和能动的自我控制是人格形成的三个阶段,德育的意义及其发生点全在于此”。[1]41-53这就是说人在成长中需要遵循三条基本原理——即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觉的意识统一和能动的自我控制。其中,积极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逐步接受现有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自觉的意识统一是指个体把自己内在的品质、思想、情感意识与外部社会和集体意识逐渐加以整合统一;而能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由自主意识发展到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阶段。[1]41-53“人的社会适应一方面经历着各自不同的道路,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和思想品德;另一方面,又由于共同的社会实践、共同的利害关系、共同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境界,而把不同性格、品德的人融化到某一个大的(如阶级)或小的(如家庭)集团中去。这时个体的思想情感常常受着集团的支配,而成为它的一个细胞。”[1]41-53人在积极的社会适应达到一定阶段时,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回答人生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人活着为了践行一种信仰,就是为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健康心理、良好道德素养的支持。“人的社会适应说”说明了德育必须基于尊重学生的成长发展自然规律,同时冷冉先生从社会化的视角(将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化的一部分),说明了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违背了学生自然发展规律,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可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教育学生,最终会无法实现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生不能成为自身“社会化”的主人。冷冉先生“人的社会适应说”不仅揭示了新生一代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规律,同时积极主张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有效实施科学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2.德育过程的阶段说
1982年,冷冉先生在《教育研究》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主要观点后来被称作“德育过程的阶段说”。《德育过程阶段说》提出的“德育阶段连续假说”,是针对当时德育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偏向——德育目标的“高、大、空”,德育内容成人化、全民化、概念化,德育过程不分年龄阶段等弊端提出的建议。冷冉认为,“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受着三个因素的制约,即对象的社会环境与交往关系;对象身心的发育与能力的发展;对象的社会实践(行为的方式和其社会性质)。”[1]54-68提出德育过程存在着阶段性,只有重视培养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素养,才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冷冉先生从“人的社会适应说”原理出发,提出德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受着“对象的社会环境与交往关系;对象的身心发展与能力发展;对象的社会实践(行为方式和其社会属性)”[1]41-53这三个因素的制约,体现了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各年龄阶段被制约的三个因素都不相同:家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环境有质的差异,每个年龄段生理发展有明显差异,在需要、能力、兴趣、爱好、自我表现方式上又各具特性,社会实践从内容到范围也各具特点,所以各阶段的教育内容与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学龄前儿童应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把德育目标放在有好的性格习惯“好孩子”素质的培养上;小学阶段应当把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训练作为“好学生教育”重要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态度、正确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达到了自觉的意识统一,“这时的德育内容便应当以增强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主,进行系统的伦理教育”,同时为将其培养成“好公民”,民主与法治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更关心国家大事,社会发展规律知识对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要将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新一代”人才打基础。德育阶段连续体系说,是冷冉先生根据中国新生一代人生存与发展不同阶段的环境、生理、心理基本规律,科学阐述德育内容、方式。在实施德育时,冷冉先生强调不要把德育的总过程划分为相互割裂、彼此无关的一些片段,“相反,它强调各段之间的联系,强调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基础有独立的任务,基础必须打牢”“后一段是在前一段发展起来的,后一段良好的发展,又可以使前一段得到良好的巩固”。[1]54-68冷冉先生的德育阶段连续说,为实现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冷冉德育论述在国内学界的影响
冷冉先生德育“阶段连续”说相关文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阶段连续”说对德育实践的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王逢贤教授认为“面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广泛性,青少年德育从哪里开始?纵观古今中外的做法,大体可概括为:‘同时反复说’‘结构迁移说’和‘阶段形成说’。建国以来,在青少年德育过程开端的做法上基本和‘同时反复说’是一致的,但德育过程的‘同时反复说’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应该欢迎在科学试验基础上另辟蹊径。德育过程的‘结构迁移说’,虽然是近代提出的德育理论,可是符合这种理论的德育实践,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早已出了。……关于‘阶段形成说’……我国近几年已开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试验,……冷冉在1982年第十期的《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主张用‘阶段连续’观点先列具体内容,进行排队,然后按阶段进行分配。这是一种可贵的设想。”[2]
2.冷冉先生在我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概念一词
我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概念一词是在冷冉先生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中。1998年,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张正江教授,在《教学与管理》第5期发表了《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在研究我国早期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他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冷冉先生比较早地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纳入了道德教育之中,他的这一思想和做法先于国内其他同类研究课题并在国家德育大纲颁布之前将个性心理品质纳入德育目标体系中。也就是在这篇文章中冷冉先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3]张正江教授对这一问题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在2006年《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第2期撰写的《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及其改革》一文中,对比了出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领导最早讲话中,教育部文件最早提到的“素质教育”一词,以及冷冉先生提出“素质教育”一词的时间,“1987年7月,柳斌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长期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基础教育办成了单纯的升学教育……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基础教育就其性质而言,还是国民教育,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1991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实施〈先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指出:‘要重视引导干部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把高中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这是国家教委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以及‘转轨’问题”;“《教育研究》杂志1982年第10期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作者冷冉指出:‘在小学阶段以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主……如果这时的素质教育真正取得了效果,那么到了初中阶段进行伦理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就要顺利得多、踏实得多’”。[4]通过张正江教授反复考证确认,冷冉先生是我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一词的人。冷冉先生在《素质教育杂谈》中,也曾经提到过“在我的德育三个假说中有个素质教育问题,当时据说有的学者还曾摇过头,似乎素质是先天的东西,而先天的东西是无法教育的”。从侧面说明,冷冉先生是我国素质教育最早倡导者,只是当时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到它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3.冷冉德育学说的历史地位
冷冉先生的“人的社会适应说”提出的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觉的意识统一、能动的自我控制“三阶段”社会化过程理论,揭示了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发展规律。在这一学说基础上,1983年,大连市教育科学科研所的薛殿会先生在《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思想品德的结构及其形成》一文,阐释和发挥“人的社会适应说”而形成的思想品德结构的“基本维度说”,突破了当时国际流行的同时也为前苏联、美国以及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大都坚持的品德结构“三因素说(知情行)”的局限,引发了我国教育学术界对思想品德结构的讨论。在“基本维度说”之后的“四项意识说”(韩树华)、“三环结构说”(赵志毅)和“三维结构说”(班华)被我国德育学术界曾经公认为思想品德结构的“四大学说”。
2011年由周靖主编的《百年中国德育经典集萃》一书中,收录了近百年来包括梁启超先生在内的我国近现代思想大家对德育的相关论述,其中有冷冉先生关于德育主张的论述,作者评论说“‘德育阶段连续假说’的提出,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开先河之举”。
三、德育“阶段连续”体系思想对实践的意义
1.从国家教育政策中,体会德育“阶段连续”体系思想的意义
1988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中小学德育要“分阶段安排德育内容”。
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学前教育阶段要发展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义务教育阶段要对学生“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着力解决现实中比较普遍的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为此,突出了三项要求,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是以统筹改革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形成育人合力;三是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聚焦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人才成长的瓶颈,大胆改革,重点突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5]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为迎接未来社会发展挑战的需要,针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更大影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又一次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实践动手能力。[6]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8年1月教育部组织编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等,都是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7]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也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必须要更加注重德育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2019年3月18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明确“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什么要将思政课建设作为一个工程推动呢?因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教育必须贯穿于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又一次强调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突出德育实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8]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的基本原则,目的就是推动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多年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段间、课程间内容过度重复,学段间衔接性不高的问题。明确提出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就是要确保育人过程的各个阶段各有所为、各尽其力、各有所获、各见其成。
2021年11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9]其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各地区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中,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坚持全程贯穿与学段差异相结合,实践“大思政”教育理念,加强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使大中小各学段知识紧密联系与相互贯通。
2.冷冉德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从以上所列的国家的法律政策文件,到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讲话,都表明到2035年我国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教育奠定坚实基础。那么教育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任,必须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成为我们教育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围绕着以上党和国家对德育在教育中所起到作用的重视程度,我们再一起回顾20世纪80年代组成冷冉科学德育的“人的社会适应说”“德育过程的阶段说”和“优势诱导说”基本理论内容与实质,同样强调了德育工作应遵循德育规律,划分阶段(学段)内容,实行优势诱导等德育原则。再一次印证了冷冉阶段连续德育体系的科学性,即使教育发展到今天,德育实施要考虑全面性、整体性、连续性。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课程目标体系提出“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再一次强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这又让我们看到这与冷冉先生提出的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应该对学生实施的课程教育内容相吻合,我们不能不敬佩冷冉先生教育思想的超前性、前瞻性。
大连教育发展至今,大连教育学院发展至今,有我们大连教育人一代又一代的付出,有我们学院一代又一代前辈的贡献。我们对他们的纪念,就是要学习、传承他们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我们要向我们的老院长冷冉先生学习,他为我们贡献了能够载于史册的相关教育理论,“是大连的骄傲与自豪。是大连教育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的标志”。冷冉先生阶段连续德育体系对我们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具有实践意义。当下,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实现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不仅要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还要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