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2022-01-01吴恒山
吴恒山
(大连教育学院 离退休干部处,辽宁 大连 116021)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简要地说,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动态的育人方式,是对人才理论应用的具体化,并有一定操作性。目前,我国教育已进入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改革的重点日益聚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上。不同类型的学校大都形成不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建构和完善“目标+课程+方式”的培养模式,着力创新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三个方面。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什么人,这是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的意义既要关注未来,也要面对当下,即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关键。我国人才有不同类型,主要有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
2018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确定的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报告指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总的要求是“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拔尖人才为重点。
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标准。1995年《教育法》提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从党的十八大开始的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国家进一步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也就是说,新时代要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点。[1]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要务来抓。中小学要为培养各类人才打好坚实基础。许多学校制定了培养目标,如北京四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建设世界一流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品德高尚、思维敏捷、学业优秀、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清华附小的办学目标是“立人为本,成志于学,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与内容
用什么培养人,涉及具体培养内容,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师实施课程教材来实现。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课程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活动安排。课程包括教材,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课程教材既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教材内容决定人才培养的内容,课程教材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国学校课程教材建设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基础教育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从21世纪起,基础教育形成多样化、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必修课程,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提供平台。从现行课程教材内容来看,新课改基本改变和克服了以往存在的“难、繁、偏、旧”的状况,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较好体现了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各学科大都彰显了育人为本、结构严谨、特色鲜明的价值取向,其内容焕然一新,突出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丰富和提升思想观念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体现在人文科学中,如政治、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都蕴含着独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以及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等,此类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品质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二是拥有必要的技术技能性知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教育要求,有多种训练方法,文科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写作能力,理科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分析、研究和实验能力,艺术学科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和审美能力等。各学科大都普遍重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如认知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好奇心、想象力、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三是强调掌握不同的方法论知识。这是改造世界、改变人生的关键性知识,每门学科都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都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如语文的阅读和语言运用方法,数学的计算和想象方法,物理的探究和实验方法等。[1]
上述学科内容,既包括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对优秀科学文化的精选,都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的素养及丰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之道,是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把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用活、用好、用到位,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成长,年年有突破。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落实,开齐开好各门课程,用好学科教材,确保教书育人的高水平、高质量。
三、变革人才培养观念与教学模式
怎样培养人,涉及实施过程与方式。学校有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不等于培养人才成功,只是创造了有利条件,关键还要转变人才观念,选对方式,找准路子,做好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转化工作,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采取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举全校之力,把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管理机制完善好,把每项责任落实到位。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学校要抓好人才培养,就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正确认识人才本质和价值意义。学校要克服“只有好学生才是人才,只重视智商而忽视情商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的片面认识。
一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凡是发达的国家无不是靠人才起家的。我国的崛起,同样也是得益于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一所学校要取得成功,也只有用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学校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好。
二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人才素养主要包括情商和智商两个方面。朱小蔓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成才成功取决于他的智商和情商,其中情商的作用更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班级里,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智力超常的学生极少。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智商教育也要重视情商教育,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重视一方,否定另一方,必须破除“重智轻情”的传统教育观念。冷冉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不在认知方面,而在情意方面。学生的认知水平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情意方面原因主要是,学习缺少动力,缺乏学习兴趣,有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或意志品质差,害怕困难,缺乏自信心和学习习惯等。”[2]因此,培养人才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面向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同等重视,不能分成三六九等,不能重智商轻情商。对少数智力超常情感品质好的学生,教师要实行早发现、早培养的适合教育,给他们创造成才成功的机会。
三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中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我国社会大约有两千多个职业,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去做。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必须改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状况,必须努力调整教育的发展层次、类型结构。基础教育要为培养各种人才打好基础,高等教育要抓好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要建立在不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学校要鼓励个性化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2.建构多种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和演变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学模式体现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在不同时期创造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如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模式,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教学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模式等。[3]
在我国,现代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科学、简约、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组合。教学模式不是单纯的某种方式方法,而是对教育理论应用的转化形式,是对教学程序和方式的精心选择和安排。我国基础教育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例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冷冉先生的情知教学模式:目标引领—精讲导学—情知互动—训练提升。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模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美感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人文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体现实践性。还有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模式,蔡林森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叶澜的生命实践教学模式,朱小蔓的情感教学模式等。同时,不少中小学还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一些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目标导引+任务驱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五有”教学模式(创设真实情境,使教学有趣;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有用;注重问题探究,使教学有理;聚焦学科素养,使教学有魂;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个性化培养模式,英才教育+多元发展模式等。
以上介绍的几种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尽管不同,特色各异,但都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这些教学模式展现的突出特征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创新教学理论,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