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辐射机制研究*
2022-01-01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陈霞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陈霞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高职院校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承担起对各类课程知识和能力的统摄作用,统领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发,就要在建好思政课的同时,发挥好思政课对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政内涵输出与投射作用,形成辐射效应,这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导性工作。
一、思政课辐射机制的内涵辨析
(一)辐射机制的内涵
所谓辐射原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之间通过一定媒介传送能量的过程,如热辐射、光辐射、电磁辐射等。由于辐射原理与其他领域物质、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类似性,辐射效应被应用到其他领域,用以研究事物传播的机制与过程。例如在经济学领域,经济辐射是指发达地区的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向其他地区流动和传播过程。在文化领域,文化辐射则是指文化发达地区为其他地区提供知识、观念与信息的联系与合作方式方法等。在社会发展领域,区域辐射主要指都市区经济资源、经济活动向域外扩散与输出的运动过程,反映了都市区与区域之间的空间功能联系的内容和形式。由此可见,原本属于物理学概念的辐射机制,成为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有效观察工具,这对于高职院校基于思政理论课构建覆盖各类课程的内容辐射机制,有着借鉴意义。
(二)思政课辐射机制的要义
思政课辐射机制是科技领域以及人文社科领域中辐射效应在思政理论教育中的应用与体现,其内容包括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思政课理论元素与实践要求向其他课程的流动和传播,思政教育原则与要求向其他课程的扩散与输出等。从具体过程来看,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辐射作用通过辐射源、辐射途径和辐射对象三个环节来实现,辐射源即思政理论课的理论体系及其教学体系,辐射途径即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与结合方式,辐射对象即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须融入思政元素的其他课程体系。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发挥思政课辐射机制的作用,是开展思政课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思政课建设正确政治方向的有效举措。
二、思政课辐射机制的构建模式
(一)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点辐射模式
所谓点辐射机制是指以思政课资源为中心,促进思政课资源向其他课程中嵌入与融合,实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有效结合。在点辐射机制下,要加强思政课自身辐射点资源建设,这就要将思政课的理论体系、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专业特色教学体系、话语体系,构建模块化、颗粒化的思政教育资源体系,从而使思政教育资源能够在其他课程中得以嵌入和发挥,形成具有本土化、校本化特色的课程思政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熏陶,形成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的高质量课程思政教育单元。同时为顺应智慧课堂建设要求,保障其他课程课时与学分标准,思政课辐射点的建设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运用二维码、微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思政课程资源的立体化、数字化建设,便于在其他课程教学中链接使用,促进思政课资源更好地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线辐射模式
线辐射是指思政课内容向其他课程的课程群、系列课程和关联课程中的系统融合与推广,实现思政理论向其他课程的规模化渗透。所谓课程群是指以特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若干具有知识逻辑联系、内容相互衔接或直接相关的一些课程,基于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整合起来的有机课程系统。由于课程群是在独立分散的课程基础上,按照某种组群逻辑,对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相互连贯的课程系统,因此能够更好地夯实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通过与课程群建设相结合,能够从系统化的角度指导课程群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全线贯通,实现价值观念与专业知识交汇贯通,避免不同课程中思政教育简单重复甚至相互消解的弊端,促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面辐射模式
面辐射是指思政课内容面向其他课程所在的学科、专业规划与实施方案所开展的有机整合与一体化,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学科一般是指按照学术性质划分的科学知识门类,在教育领域则专指教学科目与专业类别及其教育实践。专业一般是指学科门类内由不同课程按照一定逻辑组成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并通过专业教学进行专门化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中,专业源自于学科体系分类与衍生,同时又要按照生产领域的岗位群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归类,并依据学科基础、产业链、职业群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的专业群,促进专业集群化发展,培养具有广博知识面和高超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构成了某一方面和领域的人才培养系统,这就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提供了辐射面上的结合对象。在构建学科专业层面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时,需要引入专门技术领域的国家政策要求、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或企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等,使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实施方案并严格落实,从而从学科专业的总体规划出发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三、思政课辐射机制的实现机制
(一)思政元素辐射机制
思政课向其他课程的辐射关键在于思政元素向其他课程的有效输出,通过思政元素向其他课程的融入与沉淀,形成集专业知识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思政教育形态。为此,就要对思政课进行颗粒化分解、专题化设计与项目化重组,为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提供可用素材。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找准思政课元素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点和衔接点,实现思政价值引领和专业学理知识融会贯通、互相支撑,形成课程思政主题教学单元,促进专业课教材的深度开发和内容更新,及时回应专业领域的各种将热点、疑难、难点问题,并给以正确的理论解释,引导学生的求知热情与成才信心,增强思政教育的解释力和吸引力。
(二)思政方向引领机制
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关联性不高,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专业教育的知识传授功能衔接不够紧密,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为此,发挥思政课的示范辐射效应,需要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方向引领作用,引领其他课程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遵循和社会主义育人方向,结合专业与课程教育内容,强化各类课程的思想底蕴和政治方向,守好思想阵地红线,促进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推进专业知识与思政方向有机嫁接,形成各类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
(三)思政课程联建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既涉及到专业领域又广泛涉及思政内容,因此需要构建涵盖思政课与专业课内容的联合建设机制,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联合建设,共同提高。为此,思政课对其他课程的辐射作用,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机制加以保障。在建设组织上,需要组建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课题组进行集体研讨,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开发满足专业学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搭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动桥梁、对话平台与交流渠道,定期召开联席会、交流会等工作会议,研究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更加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实施途径。在教育质量评价中,要制定课程思政专项评价标准,监督各类课程落实思政教育的力度与进展情况,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四)思政素材挖掘机制
随着思政课改革的深入开展,案例化、项目化、体验式等新兴教学方法不断引入,为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其他课程的思政素材挖掘提供了良好机遇,借助于思政课辐射机制,有助于其他课程中的思政素材得以发现和利用。高职思政课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贴近学生”等要求,兼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内容,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素材,既包括专业课程中须融入的行业职业法律法规、工艺标准、质量意识等,还包括专业实践与项目活动中所蕴含的坚韧、乐观、创新、合作、沟通等优良品质,以及在岗位实践中所要求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创新创业、友善爱人等职业岗位道德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软实力和职场竞争力,成长为具备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专门技术人才。
(五)思政评价导向机制
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指挥棒,评价标准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标,也是思政课对其他课程辐射机制发挥效果的衡量指标。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组织保障等教育教学多个方面,需要系统性地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实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考核,使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改进等方面都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作用,使专业建设、培养方案、课程群规划等均体现政策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思政教育标准等,通过制定评价制度以及评估流程,明确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环节提供有效的评价制度保障。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②崔永琳主编.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应用[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