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策略研究

2022-01-0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周杭梅

区域治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培育院校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周杭梅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人独特的精神特质,是激发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的动力支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1]高职大学生正处于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对他们加强中国精神培育,将中国精神内化为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所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事业,是高职院校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

一、中国精神内涵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具体表现为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和伟大的改革创新精神。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

二、高职院校中国精神培育工作困境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对理论教育不够重视,这对于学生的中国精神培育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中国精神培育工作陷入困境。

(一)高职院校中国精神培育课程系统性不足

中国精神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它既包含中华民族在悠久的文明进程中形成的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如精忠报国、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等;它还包含中华民族在抵抗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如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涌现的特区精神、创业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等。但是目前中国精神的这些丰富内容,除了在《基础》课程有一个专门专题之外,其它都散落在《概论》《纲要》等课程的众多章节之中,没有进行系统地凝炼和提升,学生也无法充分领略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难以形成对中国精神的系统认知。

(二)高职大学生缺乏中国精神的学习驱力

学习驱力,是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3]。强大的学习驱力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而正确认知学习内容是获得强大学习动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就业压力和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于理论学习缺乏热情。他们认为学习中国精神与实际联系不大,认识不到中国精神对于锤炼高职大学生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克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从而更好地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因此,很多学生学习中国精神时非常消极被动,甚至仅仅是应付考试的需要。这种学习动力不足,也是造成目前高职院校中国精神培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复杂环境对高职院校中国精神培育的冲击

高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但是由于社会阅历不足,理性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在外界环境的影响。

首先,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元价值观对高职大学生不断产生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过度追逐物质利益倾向,加上享乐主义、金钱万能、个人主义等思想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导致部分高职大学生出现过度追求功利,攀比心理严重,期望不劳而获,社会责任感缺失,对于自身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认识不足,这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中国精神的培养效果。

其次,网络信息繁杂,各种虚假信息、低俗信息和腐朽信息充斥其中,真假难辨。高职大学生由于现状分析能力薄弱,理性研判能力不足,加之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受错误舆论的影响和诱导,从而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中国精神的培育。

第三,外来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民族的深入交流和对话不断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西方一些国家大力宣传本国文化的优秀属性,描述着国民美好祥和的生活景象,展现着本国政策的民主人性化,利用网络的传播,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弱化本国的民族意识,从而对其出现盲目的信仰与向往[4]。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大学生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强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主权观念,肃清西方媒体对部分学生造成的思想认识诱导,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进行中国精神培育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高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改变目前中国精神培育工作的不利局面,消除中国精神培育工作中的不利因素,提升中国精神培育效果。

(一)优化高职院中国精神培育工作

首先,科学梳理中国精神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进行中国精神培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精神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形成中国精神教学的完整体系。比如,“基础”课可以重点介绍中国精神的内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精神因子;“纲要”课程可以让学生在相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英勇的中国革命精神;“概论”课程则可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力量。这样,既完善了中国精神的课程体系,又使得中国精神内容具体生动起来,更好地契合学生的教育方针。

其次,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堂授课模式是高职院校进行中国精神培育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以传授知识内容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受教育地位,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中国精神的学习热情。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引进新的教学载体,不断进行教育创新,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中国精神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问题引导法”“项目式教学”“微视频”拍摄等方式,同时将学生普遍使用的“新媒体”平台引入教育载体,通过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中国精神的热情。

(二)营造中国精神培育的良好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将中国精神理念和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培育中国精神的良好校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濡染功能,使大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全方位地感知中国精神,提升对中国精神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度。

首先,将中国精神融入高职院大学精神的凝练。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校风、校训等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成果。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本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特点,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自身特点和优势,凝炼富有时代精神和高职院特点的校规、校训。比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学做合一”等都很好地将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融入到高职院的大学精神。

其次,将中国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是高职院师生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在进行校园规划、景观设计时应设置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绿色发展等展示中国精神的主题,将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中国精神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功能。

最后,将中国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围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凸显爱国主义主题的各类演讲、征文报告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创新创意大赛活动。这样,动态的活动文化和静态的文化熏陶、文化浸染相结合,在高职院校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国精神培育环境。

(三)夯实高职院中国精神培育效果

中国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践,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让中国精神入脑入心,夯实中国精神培育的效果。高职院校要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到基层调查、“三下乡”活动、暑期实践调查,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其次,学校应结合学生所学具体专业的岗位要求,创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努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支持。

总之,高职院中国精神的培育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中国精神培育,通过优化中国精神培育工作、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加强实践锻炼等策略,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将中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培育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