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2022-01-01李滢郝苹
李 滢 郝 苹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从企业发展阶段分析,企业初创期由于规模小、人员配备不足,员工之间的默契以及正常工作流程还处于磨合阶段,容易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到了发展中期,核心价值观已经形成,企业高层容易和员工发生思想上的碰撞,导致企业存在不和谐现象。基于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妨从先秦时期的儒家、法家基本管理哲学思想中需求答案,实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倡导儒家、道家经典理念,形成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为我国企业发展助力。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以A房地产公司为例,介绍上述哲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经济优质发展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展,除了核心业务外,还包括商业运营、物业管理等。但随着企业不断壮大,企业管理弊端初现,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短板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1)绩效理念有待改善,绩效管理系统从目前来看尚未形成;(2)公司薪酬机制滞后,和企业发展不匹配。通过现状了解到,房地产企业自发、零散管理现象严重,为了消除管理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依靠合理薪酬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但实际却是薪酬与绩效脱节,薪酬系统尚未健全,未体现公平合理原则;(3)通过现状了解到,房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还体现在人员结构方面,特别是在学历结构层面,在A房产企业中,本科生比例较小,更别说是研究生了,设计、项目拓展人才在房地产行业中十分紧缺。结合上述问题,哲学思想在企业人资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二、古代哲学思想在人资管理中的应用
1.发挥“修己以安人”作用
儒家的管理哲学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二千余年从未被撼动过。“修己以安人”可以算得上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先表明自身立场,做到先修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这样便可以形成榜样效应,使周围的民众愿意信服于你,都能向你学习,从而形成良好氛围。“修己”就是自我的修养要高,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思想、道德水平都要可以作为模范;“安人”则是指,懂得如何治国安民,刚柔并济。“安人”需要先将自己素养提升,也就是先“修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百姓支持。
修身以治人是最先由孔子提出的,他同时还强调国家是社会的根本,而每一个成员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的好坏。作为管理者,首先意识要先进,知道自己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作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结合管理活动需求,约束好管理行为以及相关的道德行为。在此基础上,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事实表明,只有领导先修身,企业成员才能修身。需要强调的是,领导要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把客观道德转换,变成规范的行为举止,在公司大事小情上处处以身作则。
结合A房地产公司现状来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之所以存在绩效考核不公平问题以及绩效激励性不足现象,从本质上来讲,多数都是修身问题。现实中,如果从领导到下属,无法实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企业管理现象势必会混乱,降低企业管理效率。在现实工作中,只有领导以身作则,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带头作用,才能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属自然会效仿领导,提高考核结果公平性。
2.追求以人为本,构建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沉淀时间较长,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其核心思想指导价值较高,值得深入学习和推敲。它提倡仁爱、道德,为人处世讲究以德服人,看重以民为本。孔子多数的言论中都体现出了“人”,反复强调人是重要的,其地位超过一切,他从“养民” “爱民”等不同视角,规劝君主需要善待百姓,以及成为明君的重要性。“以民为本”是孟子学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儒家学派的荀子,也曾用“舟”和“水”比喻一个国家的管理关系。一个组织的建立,想要实现稳妥与牢靠,必须以民为基础,这是首要前提,只有重视人,发挥管理人的作用,才能有强大的国家,这是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研究发现,想要在企业内部搭建和睦融洽的关系,“仁、义”的思想必须要用到,还要讲究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营建尊重人以及爱护人的氛围,打造良好企业文化,通过人际关系环境的改善,强化员工奉献精神。从现实了解到,一些企业实践管理中,对产值和利润片面追求,却忽视了以人为本。造成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道德的缺失,这是主要因素;还有一部分压力出自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主要根源是以人为本没能被注重。为了改善现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儒家的“仁、义”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企业知道其发展和壮大要以人拥有的知识、素养、能力为核心。强调“以民为本”的意义在于企业管理者要从细微和人性的角度出发,及时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一切管理活动。
结合A房地产公司实例来看,在企业经营中,需要追求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打造良好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企业文化,弥补薪酬方面的劣势,形成核心凝聚力。总结以往经验可知,企业想要脱颖而出,人性化管理不可或缺,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企业内部,推行情感化管理。情感化管理的侧重点在于了解员工所需,要求管理者重视员工,在掌握情感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激发员工的热情,通过多种激励,不断催化其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员工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工作效率;(2)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实际上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办法,现实工作中,推行民主化就是尊重员工在企业决策阶段给出的意见,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不要武断。充分让员工参与决策,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放权管理,借助有效管理手段,提高管理实效性。在信息时代,可以在企业中建立微信群,广泛听取意见;(3)自我管理。想要提高管理实效性,就要提倡自我管理,结合企业发展目标,积极引导员工,让员工实现自我教育,制定清晰职业规划。实践表明,自我管理作用突出,通过自我管理,能够结合企业和个人意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
3.借鉴无为而治管理理念
“无为而治”是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的道家治国理念,“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无为即不妄作为,需遵循客观规律而为。道家管理智慧关键在于要求管理者,掌握和顺应基本的管理活动规律,在现实中不要任意妄为。在管理活动中,分权和放权的行为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要懂得集权,针对一些具体事务,管理者要学会放手,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让其积极有为,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有制度管理安全、平稳过渡到无制度管理,达到管理最高境界[2]。通过这种无为而治,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但结合现实可知,作为现代企业来说,想要做到无为而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确实比较困难。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推行“上无为而下有为”模式。在新型模式中,这里所谓“上”指的当然是最高领导者;“下”对应的则是组织成员。想要实现无为而治,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遵守组织分工原则,在工作中,要以明确员工的责任为前提,让彼此分工协作;第二,适度放权。这是一种智慧,作为组织领导者,想要实现高效管理,就要有员工的支持,适当放权,意义十分显著。研究发现,西方集权、分权和“无为而治”思想不谋而合,我国虽然这一思想出现较早,但却没有被管理学家总结和借鉴。“上无为”“下有为”是相互呼应的,具体体现是下属员工运作事务时,不需要领导的监督,对所制定的目标、要求等要严格执行,自觉履行自己义务。
在西方的企业,很多采取的都是开放性办公,例如惠普等公司,为了体现自由办公和开放性办公特点,办公室的设计采用的是打通式的格局,走进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总裁和员工一起办公。西方公司倡导企业管理不靠制度约束,主要凭借的是员工自觉性[3]。上班不考勤,公司制度靠员工自行遵守。从A房地产公司发展现状看,可以借鉴西方理念,推行开放式管理,在此理念基础上,融入无为而治思想,在具体工作中,适当下放权力,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研究发现,这种管理模式先进、高效,同时,可以作为适用性强的激励手段,助力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
三、结论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较大,涉及内容较多,想要达到理想管理状态,不能照搬西方经验,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适当融入古代哲学思想,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在保障管理效率的同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企业效益的高质量、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