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2022-01-01李运山杨小林王珮瑶
李运山 杨小林 王珮瑶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1]。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更多人上大学的愿望,但数量的膨胀导致教育质量出现下降的问题。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追求,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注重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产生的背景
(一)大众化教育的必然结果
20世纪40年代,得益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部分发达国家的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其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逐步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到80年代,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引发了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于是众多学者纷纷掀起了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与探索。根据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普及化概念的阐述[2],高等教育在发展到“大众化”阶段时,必然要经历教育规模上的扩张,教育观念上的重塑,社会职能上的改变,学校类型上的转变,教学形式上的创新,生源结构上的变化等。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如何同步教育规模的扩张与教育质量的保障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二)市场竞争机制的影响结果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如何建立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尤为重要。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都格外重视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和生源市场,因为这三个市场对高校的生存起着决定性作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带动升学率的不断攀升,一段时间后将导致可入学生源不断下降,在有限的生源条件下,部分高校将不得不面对生存危机。因此,只有依靠持续加大对办学软硬件的投入来营造舒适温馨的学习与教学环境;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来赢得生师的赞誉;不断的强化教学质量的监管来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只有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了优势和竞争力,高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赢得社会的美誉。在良好的社会声誉下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投入、赢得更优质的生源条件,形成高校赖以生存的良性循环。
(三)跨境评价的发展结果
鉴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和多样化,各国高校都在致力于构建自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发展跨国鉴定方法,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质量方面,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在《巴塞罗那宣言》中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共同标准和质量保障指南。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工具中,排名是最受关注的[3]。而高校排名则是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对高校进行的评价,受到公众的广泛欢迎,它已成为高校外部质量评价的最普遍形式。教育的全球化和对质量的广泛需求导致了对跨境评估的需求,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已成为学术界和高等教育政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在国际高等教育排名中,美国的认证体系备受重视,目前由美国认证项目发展而来的同行评审制度已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认证项目所引用。
二、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以政府主导模式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是法国、瑞典和荷兰。这种模式的特征为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对教育质量的评估是从外部评审首先开始,外部评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根据政府的意愿制定评估指标进行评审。政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宏观管理者,制定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独立于政府,享有相当高的权威性,对高校的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为政府、社会、家长、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信息,实现评估结果的社会公开。
(二)民间主导模式
美国是以民间主导模式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联邦政府不直接干预高校办学,只是间接通过资助和资金预算等方式来影响教育。这一做法对美国整个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它积极促成美国形成了一套功能完备的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由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委员会及其下属6个地区性民间质量认证组织构成。其中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委员会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地方性认证机构只有得到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委员会的认可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指标涉及学生的多元化认知、学习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术风气、学习效果等,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高度重视。
(三)多元参与模式
澳大利亚、英国等国施行的是具有多元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含以学校自我评估为主的内部质量保障和以评估机构或第三方中介评估为主的外部质量保障两方面。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是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把控着高校的专业、课程及教学质量,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外部质量保障主要依靠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中介等对高校进行教育质量外部评估。一般步骤为学校内部首先进行自我评估,其次评估机构、中介复查高校相关评估材料,最后由专家实地访查形成教育质量评估报告,得出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最终结论。评估结论决定着政府的财政划拨,对高校的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起步较晚,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同步。20世纪末,国务院做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1985年,教育部开展高等教育层次、专业、课程评价等试点工作,通过评价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迈出了关键性一步[4]。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成立,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以高等教育协会为指导,致力于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机构的组织建设,积极发挥着社会组织在公共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们需在以下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一)完善质量保障的政策和法律基础
教育法治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规范性和保障性作用。要重视教育法治工作,科学立法,加强执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我国质量保障政策的法律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5]。1980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从那时起,我国已经形成了以8部教育法为主体的10多部教育行政法规、50多部教育部门规章和大量地方性教育法规、规章。这些与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制度相互配合,但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却没有专门的规定。教育部在1990年至2014年先后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等,完善了包括质量保障在内的监督机制[6]。顺应时代要求,我们要努力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规划、质量要求等。只有法律完善了,这项工作才能得到协调发展。质量保障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为质量保障提供直接的依据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我国质量保障建设的进程,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建立良好的专业认证评价体系
专业认证可以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减少非学历、学术因素对办学和学科建设的影响。它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的基本方式。美国实施的高等教育认证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和专业认证机构的交流与联系,以加快推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认证机构的发展。国际公认的专业认证体系,能够确保专业认证的质量,也能适应跨国评估的国际趋势。借鉴国际质量管理认证的经验,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和专业认证机构的衔接,推进我国专业认证的进程,建立新的专业认证体系。这有助于我们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快建成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职业认证体系。
(三)制定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规范是保障制度建设的前提。只有有了标准,我们才能加强指导、监督和问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7]。《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它与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可以在此标准框架下,鼓励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专业评估机构对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促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高校教育教学评价模式,促进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可见,制定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四)深化体制改革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为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我们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快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改革是助推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无止境的,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应以理论为先导,以提高实践水平为最终目标,从综合评价的一体化、方法的多样化和主体的多样化等方面加以强调,鼓励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探索适应新时代步伐要求的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四、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意义重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有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经验,大力开展适切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有益于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化发展模式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