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2-01-01

华东纸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

周 晓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引言

随着产业不断的升级转型,新技术培育了新职业,为了让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求,国家推行“1+X”证书制度,并组织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一起探索职业教育改革的新途径。2020年,教育部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落实职业教育专业动态更新”的要求,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修定,并于2021年初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原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21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参加了首批“1+X”证书项目“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的试点工作。在“1+X”证书制度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既能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可通过相关技能培训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探讨“1+X”证书制度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1+X”证书制度对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更名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内涵发展

现代社会中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引领了新科技变革的浪潮,云计算和人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共享服务和互联网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经济的发展、新业态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新职业对数字智能化发展的需求,让大数据更好地为企业的业务活动和财务工作融合服务,将“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专业要求学生先学习大数据的相关的技术,然后再根据现代会计职业的要求,在不同的财务活动场景下完成工作。因此,更名后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促使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变革。

1.2 “1+X”证书制度的内涵,“财务共享服务”证书项目对大数据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2019年4 月,教育部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中“1”就是职业教育学历证书,“X”就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把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进行有效衔接,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掌握会计基本职业技能,积极考取“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学历证书,还取得了反映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自身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通过参加“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考试试点工作,通过“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学改革的实施,实现课证融合,课岗融通,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学习相统一,使毕业生真正掌握财会岗位应具备的操作技能。毕业后能直接持证上岗,适应新工作岗位的需求。还可以有效提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以此为契机,重构1+X 证书制度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与“1+X”证书制度有效结合的现状分析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现在我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获批“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为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目前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2.1 专业课程侧重技术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素有管理学科类的“工科”课程,课程内容侧重技术性,缺乏灵活性,主要是讲授企业会计准则、财经法规制度、经济法、税法等,理论性强而且各种会计政策变化快。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学生感到晦涩难懂,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害怕困难,步入工作岗位后,学的理论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到工作中。由于“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内容是实际操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努力考取证书。

2.2 专业课程的课时被压缩,会计实训课效果一般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不断地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财税法律法规制度,随之带来的是,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学习越来越多的课程内容,现实是专业课的课时被压缩。高职院校尤其注重实践技能教学,为了不超过专业课教学总课时限制,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任务安排课时较少,教师很难掌握学生是否学会了该项技能,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在实训时,遇到一些难题不能解决,实训教学效果一般。把“1+X”项目的考证内容与会计实训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对接,教师能够利用该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缓解了实训课时不足的问题,也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自己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地解决问题。

2.3 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问题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生源既有单招生还有普高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比较大、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存在差异。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实际情况是事与愿违。开展“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和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对接,这就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证策略,助力学生考取不同等级的证书。教师先统一讲解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认证平台实际操作时可以训练完成所有等级内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只训练初级的实训任务。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等级认证学习,可以解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问题。

3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和“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项目有效结合

3.1 打造“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项目培训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先参加国家组织的“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培训,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教师,教师队伍的主讲课程有会计职业基础、会计电算化、企业财务会计、纳税计算与申报教师组成,制定出基于“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等级标准,把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研究透彻、对学生进行“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教学培训管理,对培训教师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培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3.2 选出试点学生参加“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

培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结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向学生宣讲不同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和技能要求,让学生理解“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的意义,努力考取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根据在校生的实际考证需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试点考试。根据“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证书的标准,大二的学生可以考取初级证书,大三的学生可考取中级证书。

3.3 制定“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证书项目的实施计划

首先,打造“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教学改革教师团队,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位,选拔需要参加考证的学生。其次,根据“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标准,重新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对应的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教学和实训内容,使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以及实训内容,与“1+X”财务共享服务技能证书考试内容相互衔接,教师应该把握好“教什么、教到哪种程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督导组成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严把教学培训质量监控关。再次,组织开展考证培训。以提高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培训教师对选拔参加考证的学生,完成系统的培训。最后,总结反思。根据“1+X”证书试点改革实施的成效,进一步改善项目实施计划和相应的培训管理制度。使学生能通过参加“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证书项目,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反思在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存在的的不足之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学生的培训情况和考证结果,教师也要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改变教学模式,让教与学的过程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还能与学生开展良好的互动,使专业课程的学习与项目证书考试融通互相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1+X”制度下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改革教学模式

4.1 多证书融入下改革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历证和多证书融入的基础,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多证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对目前会计行业开展调研分析之后,对接不同会计岗位,按照财务共享和数字化管理会计技能证书的培养目标,落实专业教学目标,要分阶段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重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增加、减少、合并相关的课程,对照X 证书的考试时段,综合考虑学生所学知识的逻辑性,重新排列专业课的开课顺序,建立科学的专业实训教学制度,规范调整实践教学计划,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基本功深厚、技术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4.2 以X 证书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制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技能教学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石。教师要依据X 证书中对于会计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等级标准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纳税计算与申报等课程与财务共享证书相融合,成本会计核算、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与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相融通。比如,财务共享证书培训以影像整理为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审核原始凭证,还有纳税申报模块,在教学中帮学生理解纳税申报表中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中学生必须熟练应用Excel表格,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电子表格实操能力。通过梳理知识网络,分析X 证书内涵的具体技能点,将其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一一对应,努力实现学历教育与证书教学的统筹安排。

4.3 深化校企合作,“学-练-做”相间。

大数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工具和载体,X证书制度与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融合衔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实训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在教学环境中模拟企业工作场景,努力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模拟企业的工作任务,“在校就好比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做-学-练”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同时把企业的工作制度和文化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