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PAD 课堂”OMO 教学模式实践
——以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为例

2022-09-22刘志斌

华东纸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线下中职

刘志斌

(贵州师范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教学信息化的持续不断地深入,为了秉承“教”与“学”并重的理念,传统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作出改变,提高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的通知提出要建设稳定的校园网络,引导职业学校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为了适应信息化教学和目前疫情网络教学的趋势,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老师学生需求,势必要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OMO)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出现很多新型的多元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到各大学校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不错的效果。而近年来对分教学模式和spoc教学在中职教育都有所应用,应用SPOC教学模式是为了能够线上考评和测试,而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可以在线下更为自由地分配讲授时间和学生讨论时间,但是将spoc教学和对分课堂相结合,并应用于中职专业课的寥寥无几,为了发挥线上线下优势,本研究将“spoc+对分课堂”OMO 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课程进行应用。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是一个小型的有限的在线课程SPOC是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最初起源于美国,2013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 FOX 教授在MOOC发展的基础上最先提出SPOC 概念,spoc具有小众性和私有性特点,其中小众性是指人数大概100 人以下的群体,私有性是指符合要求的学生才能进入平台学习[3]。Spoc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前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内容,在线上对问题进行讨论、查缺补漏检查自己学习情况等,更能达到学习效果。

对分课堂由国内张学新教授在2014 年提出的本土原创性质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教师教授,一部分由学生小组和班级讨论交流,两部分内容中间间隔一段时间,引入一个内化环节,用来留给学生自我内化,以做到有备而来的进行讨论,这就是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意义在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把课堂对半分更能够解放老师的教学负担,而学生增加知识内化的时间并且进行生成输出,更能达到教学效果。

OMO 由李开复在The Economist The World in 2018特辑专栏文章Meet OMO Sapiens首次提出,这是新兴商业模式,后来近几年落入到教育领域,但是在教育中这种模式是属于服务领域即Offline Merge Online并不是商品领域Online Merge offline,必然依赖混合式教学,但是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线上线下叠加,而是承载了OMO 这种商业模式,本研究将线上线下混合式(OMO)教学定义为: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优势将两者融合起来,采取线上spoc+线下对分课堂OMO 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 研究问题

虽然目前spoc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所研究,但是各自都存在不足,spoc研究大多数采取用得比较广泛的平台作为研究,比如学习通、QQ 在线学习平台、MOOC 课等,目的是,创新性不足,所达到的spoc教学效果不强,只有少部分学者自主开发spoc教学平台,但是开发技术困难而且成本较高,而且目前spoc研究得不够深入特别在职业教育方面可能比较少。因此结合两者存在的不足可以对目前已有的平台进行优化,或者结合其它平台和学习APP 进行应用,降低成本同时具有创新性。对于对分课堂而言有三点不足,其一结合其它模式研究相对单独研究比较少,其二对分课堂设计大同小异,有必要结合中职学生和中职教学课程特点对流程进行优化,其三结合中职研究还是比较少,有必要在课堂实例进行实践,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所以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虽然两者结合有所研究,但是在中职教学研究暂时没有,而且这门课教学也没有涉及这两种教学模式。

目前电工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操作教学,课程难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时安排上课时比较少,教学任务重,留给学生思考和巩固时间非常有限;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内容陈旧而且抽象难于理解,学生课前又没有预习,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价上仍采取单一的评价。结合上述不足有必要结合spoc+对分课堂进行探索。

3 spoc+对分课堂教学实践

3.1 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题在贵阳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校展开研究,研究对象是21级城轨交通机电技术1班和2班,实验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的学习情况,主要表现为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不是很感兴趣,感觉课程内容很难、抽象繁杂,平时不喜欢动脑筋,小组讨论少合作交流能力比较差,注意力差,而且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线上和线下教学形式,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不足,因此有必要转变教学形式通过spoc+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电工基础课程进行实践,并在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对spoc+对分课堂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教学过程

本研究采用泛雅网络平台和学习通并结合百度智能云进行教学,其中泛雅网络平台和学习通实现一平三端,“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将课前建课备课和学生预习、课中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课后复习考核和教学评估等整个教学过程融会贯通,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的即时数据采集,构建“互联网+”下完整的教学生态体系。百度智能云suga平台主要对线上和线下教学中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导入建模并通过大屏进行可视化,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进。下面以直流电路“叠加定理”为例,来说明SPOC+对分课堂教学流程,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3.3 评价设计

本实践研究学习评价分为线上和线下评价,其中线上与线下分别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维度有自主学习评价、行为分析评价和专业技能评价,自主学习评价内容包括讨论回答次数、测试题完成情况、课程学习完成度、学习资源下载情况;行为分析包括出勤率、课堂活跃度、学习动机、专注力和耐挫力;专业技能评价包括小组协作贡献度、作品展示、项目完成情况和个人表现。终结性评价维度有作业设计和考试,具体的评价维度和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老师对平台上的自学数据、线下课堂评价数据和专业技能评价数据和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导入百度智能云sugar平台,进行数据建模,最后通过大屏进行可视化,并通过分享到泛雅网络平台让学生查看自己各维度的评价得分,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4 结语

基于“spoc+对分课堂”的OMO 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种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研究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实验,21级机电技术2班采取对照组,机电技术1班采取实验组,首先,通过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发现机电技术1班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满意度、学习掌握程度各维度的班级平均分比机电技术2班高,其次,通过最终考试来看,机电技术1班考试平均总成绩比机电技术2班平均总成绩要高,通过T检验表明成绩显著见表1。当前课程思政结合课程研究 比较多,下一步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如何将将课程思政结合电工基础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是研究重点。

表1 两班成绩平均值统计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线下中职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