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2-01-01

华东纸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营销学案例学科

徐 曼

(湛江科技学院 广东 湛江 524255)

0 引言

市场营销学是研究市场营销策略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本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今市场环境多变,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市场营销学学科的教学尤得尤为重要,如何把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进行得有效丰富,成为高校教师普遍思考的课题,传统上,我国高校市场营销学的教授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但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体现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能体现高校设置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市场营销学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要使市场营销学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新需求,因此,如何对市场营销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成为教师广泛热烈讨论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市场营销学学科教学模式改革的的意义以及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而提出市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 市场营销学课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市场营销学专业走进我国高校的时间不长,市场营销学不论是在教授理论,还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体系,都尚未完备。然而市场发展规律的不断变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营销型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格,需求也在急速上升。市场营销学科地位明显提升,高校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也在不断丰富革新。

市场营销学课程面临的挑战,一是社会面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能力要求。市场营销型人才需要懂得新媒体,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第二,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不仅要接受来自国内的激烈竞争,还要接受来自国际上的竞争挑战,企业要想在国内与国际的双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大量的营销学专业人才。为此,就需要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硬,具有创新性的营销管理人才。

2 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兴趣

许多高校的管理学课程设置,理论知识偏多实践偏少,缺少对对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培养的重视。而市场对于市场营销学人才的需求正是基于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是被高校广泛的在应用,学生被老师“满堂灌”,学生的吸收效果并不佳,也容易引发老师及学生的疲劳,学生只是被动的,待接受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短板暴露无遗。

2.2 教材内容缺乏连贯性,与时代脱节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式学科,其学科内涵融合了多门学科内容。因为内容复杂丰富,学科联系交错纵横,使得教材内容缺乏连贯性,教学内容与时代相脱节,知识点细碎,不能很好的挖掘学科深度。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的学科,而很多教师在教授时,往往照本宣科,没有发挥学科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教学内容老旧,没有及时更新自我知识储备与教学素材,也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导致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的应用价值、实践价值不强。在市场营销学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进步,持续关注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发展,来更新自我知识储备,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出能够符合社会市场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校在教授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时,普遍忽略了价值塑造,市场营销学专业课程在我国高校开设以来,一直以讲授市场营销学专业知识与培养营销专业人才为目标,忽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引导,导致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存在误区,不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输出高层次的有道德有品德的,长期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2.3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填鸭式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能使得学生被动地单向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传输,难以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已经习惯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学生。大部分存在以课本为主,忽略市场营销学学科实践内容的现象,自主学习以及探究精神不足。[1]

2.4 考核方式单一,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强

很多学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是以以闭卷试题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没有突出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工作的真实成功也不易验证。如果通过案例讨论或学科竞赛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实践性,更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3 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3.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依据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景模拟、视频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将课程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可分为四个模块: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市场的意义、该学科发展历史、研究意义等,对于市场与市场营销学形成一个宏观的概念。第二部分讨论市场特性、结构与市场细分,以及市场的研究方法,因为任何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市场,所以将其放在其他内容的前面。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个市场营销工具,如营销组合,营销战略、市场调研等。第四部分分析消费者行为,因为没有消费者,也就无法构成市场。第四部分介绍品牌建设,如品牌建设的目的、如何开发与管理品牌,如何识别品牌怎么搞的呀、品牌的战略与管理等。

3.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在市场营销学学期教学过程中,配合“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及“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的开赛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以上两项比赛,利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参赛作品投稿参与比赛。[3]打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对于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心理、行为的洞察能力,准确的抓住市场需求,让学生能更有效地制定营销策划方案。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比赛上,同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也具有一定影响。教师在讲授课程和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也达到了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比赛促进老师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过程式教学体系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与方向,让更多的专业课程可以与专业比赛相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更新。从而满足现实产业发展。学生在获得奖项也可以为学校带来荣誉、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知名度。比赛实践阶段,教师通过对以往获奖作品进行透彻地分析,让学生掌握比赛的规则、思路与逻辑。学生自由组队,教师指导团队参加比赛,把课堂上的理论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在比赛结束后的总结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赛后经验总结,赛事复盘。学科竞赛教师团队课程组织每学期进行至少4次的课程研讨会议,各个教师汇报教学进展情况、学生吸收情况、学生团队比赛作品情况,同时提出在整个课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并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分享自己在课堂中运用效果不错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最后将好的方案与模式记录下来,为以后课程更新、改革、建设做准备。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对于理论知识不再是生硬理解,而是真实的运用到了实践策划中。比赛的整个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可激发学生并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团队比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根据学院奖和大广赛及社会需求的情况动态,教师团队也会不断更新和提升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资源,保证了课程新鲜度和多样化。

3.3 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首先采用用来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综合素质人才的教学模式,用案例作为教学手段,把学生放在基于案例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积极的思考讨论,多向互动,脑力激荡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特性,注重实施案例的引入,如社会热点、营销实例,将案例融入教学材料、学生扩展练习以及课堂讨论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例如,教师在讲解SWOT分析法时,可以引入膜法世家的案例,先让学生以自身经验自主讨论品牌的优势、劣势、市场机遇、市场威胁等等,然后再引入理论知识,随即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作业的方式,巩固知识点,反馈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在每一章节开头设计引入案例,引导案例的选择原则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不脱离学生认知实际的当下热点事件,其目的是在课程开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让学生对后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产生兴趣。方便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加深学生理解。并保证引导案例的选择是与大学生目前的生活相关联,不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中传授的案例,应该应该突出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案例形式多样化,如广告、影视剧片段、演讲、采访等等。根据理论知识,选择经典案例,便于学生准确把握重点。同时也要注重案例篇幅的长短,不要出现课堂上只讲述一个案例的情况。知识点讲解完毕后自由分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寻找适合的案例,进行10分钟以内的课堂展示。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捕捉社会热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在学生自行挑选案例完成课堂作业时,老师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跟进,并做出反馈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搜集市场营销学相关案例,以案例来补充理论知识,用案例来补充丰富理论知识。巩固强化教学内容。

3.4 实践与理论、过程与结果相互融合的成绩评定方式

对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生成绩评定,采用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加,全面评估的方式。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分数机制,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分为课堂出勤成绩、课堂表现分数、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学科竞赛表现情况;期末成绩由参与学科竞赛成绩和学生个人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5]学科竞赛成绩由获奖情况、作品完成度、个人贡献完成效果来确定,个人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卷成绩,学生成绩评定的计算公式如下:学生成绩=(学生出勤情况*20%+课堂表现成绩*40%+平时作业成绩*40%)*50%+(学科竞赛成绩*50%+个人期末卷面成绩*50%)*50%。做到重视教学过程,教考结合。

4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以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对于市场营销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高校教师必须对于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创新以及改革探索。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培养迎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

营销学案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改革探索
“超学科”来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