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种植技术及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2022-01-01李吉翠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种苗花生

李吉翠

(莒县峤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莒县 276523)

0 引言

花生栽培技术的普及,应加强关注栽培技术的优化升级,学会科学栽培、合理水肥管理、因地制宜、技术研发、加大宣传等,提高花生产物的食用价值以及效益价值,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规划地优化花生种植结构,提升花生栽培技术。

1 花生种植技术普及的意义

花生种植技术的普及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有利的营养成分,也是带动我国农业种植产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花生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高价值的营养成分,因为花生内含有26%~32%的蛋白质成分,相对于牛奶、鱼肉、猪肉、鸡蛋等,花生可以为人类营养需求提供更充足的蛋白质。花生经过再加工,使用价值增强,将其添加到各类食品中去,提高了食品营养成分的均衡分配,有效地缓解了我国人民营养不良的问题。

花生耐瘠薄耐旱,可适应大部分地区,有效地增强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缓解人口压力,增强农民的“一技之长”。利用花生榨油可以减少我国每年进口的食用油需求,缓解了我国对于进口油的依赖,有效弥补了我国食用油的短板,可以增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拓展农副产品的产业链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1]。

2 花生种植技术核心要点

2.1 种植地选择

花生种植的收益取决于种苗的科学选择,经过科学的试验对比选择相对成熟的种苗,为保证花生种植的高产,可选择开花较集中、颗粒较饱满、增产潜力较大的花生品种,有利于花生种植基础工作的开展。在花生种苗选择过程中,需要着重观察花生种苗的颗粒感是否饱满及是否含有病虫害。花生种苗的选择不仅要确保种苗的优质,更要进行地区性结合,针对当地的气候、土地、环境进行选择,并在准备工作时将花生种苗进行高温催生,促进花生种苗的二次发芽,有效提高花生高产的奋斗目标。

对种植的土地整顿也有要求。因为花生生命力较顽强,对于环境的适应度没有特殊的要求,但为了保证土壤与种苗的积极配合,应选择基层相对深的沙地,并对种植区域进行深度清洁工作,确保土质松软肥沃及种植区域没有杂草和病害的存在,另外需要保证土质中酸碱度达标。最后,需要确保土地的安全防护措施较完善。

2.2 适期播种

种苗优质选择后,应进行播种时期的选择。花生的最佳播种时期在春天的4月~5月上旬左右,即谷雨结束后的时期,不仅温度环境较为良好,而且土壤水分饱满充足,非常适合花生种苗的播种。花生种苗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营养补充,确保种植土地松软透气好吸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细沙并加入一定含量的底肥。底肥一般以磷酸钙、钾肥为主,并结合铁、硼、钙等微量元素,确保土质营养的饱满,增强花生种苗的发芽概率。

要根据种植区域科学规划设计,进行花生种苗的密植管理,保证间距在7~15 cm之间,并根据垄作栽培技术进行花生种苗的科学播种,确保光照的充分利用以达到花生高产的目标效果。花生播种需要合理的深度标准,一般需要控制在5 cm左右,不同的种植土质会有不同的深度标准[2]。

2.3 田间管理

花生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可分为覆盖地膜、幼苗期管理、生长期管理、水肥管理等四个方面,结合花生种植技术进行针对性的说明。覆盖地膜。进行花生种植的工作人员应在种植期间合理观察花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首先便是温度控制,工作人员应在花生种植区域覆盖上地膜,保持覆盖面平整以及固定点位,避免温度流失及透风,在花生种植期间应根据所处环境对种植区域做出合理的温度控制规划。幼苗期管理。主要是进行种植田间的基础检查,如地膜是否遭受破坏、周围是否有长草迹象、种苗是否有缺失等,若以上问题发现漏洞时,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修补。

生长期管理。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应控制秧苗成长的速度,如果生长速度过快应进行药剂的喷洒。生长期要确保种苗有充分的光照,并确保种植区域没有死苗的存在,合理进行有机肥的补充,确保花生生长期的健康生长。水肥管理。切记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补给一定要及时、准确、充分。

2.4 肥料补给

花生种苗生长到花期过程时,对肥料的补给不容忽视。在花生进入花期后,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应占总比的42%、50%、66%,此时是对肥料需求最大的时候,如若肥料补充不及时,会影响花生果针深入土壤中,及时的肥料补给可以确保花生花期间根部陆续进入土壤合理的加固稳定性,促进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与结果生长的高峰阶段。

当种植区域基肥不足时,可施用过磷酸钙或由磷、钾、钙组合的三元复合肥,施肥量控制在10~20 kg/667m2内即可,有利于花生花果的生产。种植区域氮元素不足时,会导致花心叶片变小、变黄,可添加尿素5~8 kg/667m2;磷元素不足时,可添加磷酸二钠8~10 kg/667m2;钙元素不足时,可添加生石灰50 kg/667m2左右,及时补充钙元素,降低土质酸碱程度,提高花生种苗的质量[3]。

2.5 采集与储存

花生成熟期会呈现内膜为白色、种苗活性良好,此时应迅速进行收获,如果花生果实收集时间延后,花生荚果内膜会变成褐色且果实质量较差。正确地收获时期应在早霜的前期,查看植株停止生长且叶片逐渐发黄并依次脱落的时候进行采集。在采集过程中应将发芽、死株、掉蒂的荚果清理掉。

采集任务结束后,进入晒种阶段,应将收获后的花生转移到田间晾晒,晒完后进行荚果的摘选。花生晾晒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如强度降雨、强度光照。花生晾晒时,为了防止高温度晒伤花生果实,应进行分散性晾晒并结合人力的勤翻动,确保花生的每一面都得到了均衡的光照。最后,水分含量控制在10%左右时可以进行入库储存。

2.6 病虫害防治

花生既可以作为食物直接食用也可以将其榨油,是多数农户经济的来源之一,因此我国普遍种植,但各个地区爆发了不同的病虫危害,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例如,花生病虫害一般以大斑、小斑、青枯病、茎腐病害为主。

其中,小斑、大斑病的主要表现在叶片、叶稍、苞叶上,斑点的逐渐扩散会造成花生叶片的枯萎,减产效果非常明显。青枯病害主要是因为花生自主变色为暗黄色,造成区域性的霉菌感染、细菌传播等情况,这种病害的传播效果特别快,会导致部分区域的种苗枯萎加剧或直接死亡。茎腐病害在花生生长期及结果期影响较大、较严重,对于花生成长期具有腐蚀效果,这种病害受害面积广且死亡率高。对此,种植人员应抓紧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行,保证花生生长的质量以及产量。例如,加强耕地技术的精细程度、合理的科学播种、完善的施肥规划等。

3 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3.1 选择优良花生品种

花生产量收益的优劣直接因素是花生种苗与土地的选择,选择花生种苗时,应选择增产潜力大且较容易早熟的,并结合当地对于花生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整。如果是将花生进行水煮食用,应选择大果型的花生种苗,如鲁花11及鲁花14。如果是将花生进行翻炒食用,为保证花生外皮较薄以及口感香脆,应选择薄脆类型的品种,如天府3、豫花10等。如果是将花生进行榨油,则应选择冀花2号及4号。

花生广泛种植需要面对的培育任务非常重大,在选择花生品种时应吸取种植期间的经验,提升花生品种对于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以及各地区条件的适应性。花生品种选择要考虑增收问题,花生的产量问题是决定农户农业种植水平的高低。因此,选择花生品种的方向应考虑增加花生产量、提升种苗病虫防御能力、增强管理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减轻病虫害防治的压力以及提升农业种植效益。此外,应加强花生品种的推广,提高农户对于新种品的认可与接受[4]。

3.2 深化管理工作

花生在市场中的利用率逐渐增强,具有性价比高、营养价值高等优势,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前景。花生栽培过程中的管理任务包括花生种子处理、科学播种、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管理等,都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体系,合理优化花生种植区域化发展。

由于种植的管理不全面,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如花生的种植环境处理不当,区域环境的土质、灌溉条件、清洁程度等都会降低花生的健康生长条件。由于农户对新兴种苗的过分期待,盲目追崇优质花生品种,缺乏“因地制宜”的考察,就使用新品种,不仅延缓花生的成长速度还会降低花生的产量。栽培技术实施的管理不当,会导致技术与花生品种不相匹配。因此,种植人员应注意花生品种与种植技术相匹配,并严格管理方法,合理规划区域化管理,保证花生生长顺利。

3.3 合理优化花生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花生种植的产量,两者相匹配才可促进花生的健康生长。花生种植首要条件便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策略整合。长期以来,农户掌握的传统种植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花生产量低、质量差、收益少等,通过种植技术的优化升级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3.4 增强花生收集的加工水平

花生除食用外还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油料资源,往日油料厂房因为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技术落后等原因,逐渐退出市场舞台。因此,提升深加工水平最为关键,积极提升花生生产的出油率以及提取大量的蛋白质营养,利用丰富材料提升花生的市场产业价值,形成品牌效应增强花生的经济效益。

除油料厂房外,食品加工厂也可以拓展花生产品的优势,结合人们的保健意识,提取花生内中的营养成分,实行专业化营养品的供应渠道,提升人们的消费比例。随着花生产业的不断发展,以花生为原材料的营养食品不断增加,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花生产业得到了规模化的发展,展现了花生产品发展的巨大潜力。

3.5 建立花生种植的扶持体系

花生种植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应用的先进技术,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相关部门引进投资研发,确保花生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加工、贸易、出口等环节,拓宽销售渠道,实行产销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3.6 延长花生产业链

结合市场发展,单一的花生销售不能够发挥的最大优势,必须延长花生的产业链。花生可以成为日常食物、营养配料、医用产品、出口产品等。目前,我国对进口的食用油还具有依赖性,由于花生产业的发展,花生榨油的平均比例已占世界比例的50%以上,这无形之间增添了花生的发展优势[5]。

4 结语

综上所述,花生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优质的花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种植业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花生的高品质、高产量,我国应加强花生栽培的综合技术推广应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种植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将花生产业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促进我国花生种植业的大力发展。

猜你喜欢

种苗花生
掏花生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