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2022-01-01广州商学院赵聪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道德会计人员

广州商学院 赵聪

高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输送会计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应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理论型人才,更重要的是高素质的,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高校应该重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结合社会需要,同教师、企业、学生培养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力量。

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职业道德包括法律道德规范和工作管理体制规定,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会计行业的主流军,在校期间就应该进行良好的培养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才能在今后的会计岗位工作中严格遵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做一名懂法守法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包括:

(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目标是职业道德的核心,理想目标就是指引会计人员前进的明灯,有了职业理想就有了确立的奋斗目标,一直勇往直前。

(2)工作态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秉承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积极进取、踏实肯干。

(3)职业责任。责任和担当是一个人分内的事,作为会计人员更加应该恪守职业准则,做好自己的事情,承担岗位责任。

(4)职业技能。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不断地学习,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进步。

(5)工作纪律。遵守工作岗位的纪律,建立工作的行为规范,保证勤政廉政。

(6)工作作风。严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持优秀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高校会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增多,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专业能力,还得有良好的品德,因为无论毕业后去哪里工作,职业道德的考核已经成为面试中必备的内容。同时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会计人员的主要来源,更加要求会计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不做假账”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在利益面前却又很难做到完全不为所动,很难去控制杂念不受诱惑,很难去做出对的选择。

(二)会计类工作岗位的需要

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突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财务欺诈案时有发生,这就说明会计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认真学习国家财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在利益面前能够抵制诱惑,不钻道德的漏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营造优良的会计作风。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校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不仅仅只是简单理论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教育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结合时代发展,制订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育出全方位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做好培育、教育人才的工作,结合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分专业、分年级的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培养方向,认真做好引导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培养优质的接班人。

三、我国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上缺乏对职业道德的重视

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类的课程设置,或者只是将会计职业道德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这就不能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同时又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形式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教育,这就会使得学生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发生利益冲突时,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属于一种“有专业,无道德”的培养模式。

(二)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组织的作用

高校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的兴趣成长平台,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高校社团举办的活动不应仅限于兴趣类比赛和一些专业性质的比赛,还应注重引导教育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活动策划,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专业社团组织,更应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社团作用,结合学校发展和社团成员的想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而现在大部分高校社团和组织,只注重一些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性质的全国性比赛以及一些创新创意的小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忽视了对于职业道德的活动策划,学校社团管理处应该加强对于社团文化的管理,引导社团、组织举办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相关活动。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引导。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融合思政要素,没办法将职业道德观念在课堂上传输给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育课堂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输时,还得同步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许多高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任课教师虽然对理论有较深的研究,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在校毕业后直接就业,没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真正内涵的实质理解,很难从根本上传输给学生职业道德的意义。

(四)学生自我意识不强

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仅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过于狭隘、片面、不透彻,对于职业道德的养成不够重视,不注重对于职业道德的学习,导致进入社会去到工作岗位,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违反了职业道德的规范。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口头上的学习、职业道德在他们印象里就是个模糊的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合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到企业进行实践,实际体验式了解,才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职业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四、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第一战线,应该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加强巩固学生的职业道德防线。高校会计专业首先得开设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必修课程,同时加强对该课程的期末考核要求,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还需要丰富图书馆关于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馆藏书籍,营造书香文化学校。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开拓建设优质校企合作单位,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与企业共同培育学生的产业融合模式。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一段时间,亲身体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才能更进一步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应该是表率模范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利用闲暇时间深入企业学习,更新知识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实践经历更好地讲解职业道德的内涵,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校思政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不断地创新改变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充实课堂时间,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案例中进行分析教育,调动课堂学习气氛,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样能在学知识之余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潜移默化地将职业道德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中。

(三)发挥高校专业社团和组织的积极作用

社团作为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和组织的作用,结合“职业道德”这个主题,定期举办一些特色有趣活动,营造一种一起学习认识职业道德的气氛,譬如: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企业人员举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类讲座,丰富多彩的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竞赛以及关于职业道德的体会认识写作比赛等,充分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不少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能使得职业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培育自律的品德。

(四)学生:培养自律的好习惯,加强法律意识

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更加应该理解会计的行业准则,理解“不做假账”四个字的真正内涵。会计职业道德并非是法律规范,而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是以自己强大的内心力量作为依托的。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自律状态,加强自我思想品质、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教育和改造。同时还应加强自我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把“不做假账”落实在工作学习中,在校期间就培养符合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自律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道德会计人员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