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实践和探索*

2022-01-01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思苗吉红立吴琼

区域治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建设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赵思苗,吉红立,吴琼

一、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论题的提出

(一)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是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党的需要

我党提出要建设“基层服务型”执政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引领下推动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和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联系。社区作为城市管理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同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二)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是推进我国社区治理的重要举措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个人、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建设中的一个基础单元,在疫情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抗击疫情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特别是社区楼门文化的建设,良好的社区氛围能够给予社区居民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是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居民参与感不强,只有少数人能融入社区治理当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前往西安市育华社区实地考察,了解其真正的原因。经过与社区居民、社区办事处等相关方的深入交谈,我们发现不是居民不想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而是对参与途径和方法了解不足。由此看来,我们本次针对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实践与探索,我们提出有关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四)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方式

在党的引领下,以社区办事处为中心开展主题楼门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每一个主题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以文化的熏陶在社区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和谐邻里氛围。通过不同主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将浓厚的文化气息深深植入每一个社区家庭。

二、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现状

我国社区楼门文化的建设创新主要以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办事处为先河,在2007年“首届中国社区楼门建设高层论坛”会议上将南市街道办事处的建设经验推广至全国,此后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探索一步步在各地开展实践。[2]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社区楼门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不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是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各地社区纷纷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组建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班子,深度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创建示范园地、特色文化、科普知识、和谐楼门的“艺术长廊”,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友好、互助”的楼门文化氛围,感染社区的每一位居民,将浓厚的文化气息深深植入每一个社区家庭。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创新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增强居民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等问题方面还有待完善和解决。

(二)育华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现状

以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办育华社区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与探索,我们了解到育华社区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建设成就。一进社区内部,映入眼帘的便是“共同战疫”的防疫宣传栏,显示了育华社区及时传达国家的防疫要求,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社区设有服务中心公示栏,相关信息公示方便居民及时了解情况,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社区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居民公约、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内容纷纷上墙,这不仅规范了居民的日常行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社区微展厅展示了书法、绘画、剪纸等传统文化作品为楼门文化建设更是增添了风采。

社区工作者通过走访调查与居民共同商讨楼门文化形成建设方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组织开展社区干部观影活动、趣味运动会等各项活动。这不仅丰富了居民生活、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此外,社区定期举办民主生活会,并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相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践行党建引领下积极开展楼门文化建设的要求。自开展楼门文化建设以来,育华社区将“党建”融入其中,发动广大党员作为楼门长参与楼门管理,通过党组织引领,楼门长负责,居民共建的方式,育华社区的楼门文化逐渐发展完善起来。

(三)育华社区楼门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楼门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育华社区对楼门文化建设虽有一定的重视,但这种重视程度还不够,仅仅停留在文化建设的表层,未能发掘楼门文化建设带来的重要现实意义。广大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的一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明白楼门文化建设对促进社区邻里和谐关系、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社区居民作为楼门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需要在党建的引领下加强对建设楼门文化的重视,与各级政府、基层组织、社区工作者一起协商形成建设方案,共同促进育华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的发展。

2.楼门文化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在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时必须将重心向基层下移。当前,育华社区党员干部队伍需要及时寻找年轻血液工作者的加入,文化队伍建设缺乏科技型、知识型、服务型的综合型人才,工作的专业性与服务能力需要更上一层楼。此外,需要掌握获取大数据信息的技术和手段,提高相关的科技管理创新能力,为居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促进楼门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3]

3.楼门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楼门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目前,育华社区中心位置有相应的活动场所,但存在配套设施老旧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影响居民进行身体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社区的基础设施只能够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没有根据社区所有人员的构成情况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来提供相应的设施。育华社区老年人较多,社区应该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生活照顾和日常关怀的全面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老年课程活动、老年观影活动、老年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老年人也融入社区的文化建设当中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提高主体地位。

4.楼门文化建设公众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这将直接影响到楼门文化发展的前景。社区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参与人群呈现出不均衡的状况,社区活动积极参与者与消极参与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也普遍多于政治活动与公益活动的人数。这说明育华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积极性不强,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党建引领社区楼门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搭建社区智慧党建平台,倡导数字化社区治理,建设服务型社区

在疫情期间,社区居民进出社区需要出示健康二维码,手机扫码操作便捷。但经实地调研考察发现,育华社区老年人占比较高,当他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需要亲自去社区办事处进行登记与审核,一系列的操作使解决问题的时效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倡导数字化社区治理,不仅有效解决居民出现的问题,还能够提高社区办事效率,这将是我国社区治理的一大创新[4]。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对社区楼门文化的重视,引领并带动居民参与楼门文化建设

一方面需要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广泛参与,科学谋划、协同推进;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地位,科学决策社区楼门文化建设工作。要提高居民对楼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必须进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投入,为居民创造丰富的精神世界提供物质保障,满足居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此外,要在宣传的过程中以创新型的特色活动吸引居民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来激发居民的参与感,使居民意识到自己是楼门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及居民共同建设楼门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良好的社区环境,成为文明社区家园。

(三)加强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优化队伍结构,构建高素质的队伍体系。政府政策支持,吸纳更多专业性和服务性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此外,积极转变社区治理模式,掌握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开拓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提高为居民服务的质量。

(四)完善楼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社区楼门文化建设有序发展持续发力

健全的基础设施为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平台,因此针对育华社区设施配套老旧的情况,一方面需要加大楼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楼门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针对育华社区老年人较多的情况,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活动场所,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保障居民安全。其中,对“空巢老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其提供陪伴与关爱,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五)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社区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居民的个性需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激发每一个居民的参与意识与热情,提升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六)打破传统常规,树立创新理念,创建特色楼门文化

深入挖掘楼门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据社区自身特点和楼内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位、学历等特点,并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展示楼门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一面面具有特色的精神旗帜[5]。

四、结束语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社会共同体建设中,社区是一个最基本的治理单元。[6]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家园,需要建立起共同的信任感,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长时间的累积和沉淀才能显示出一个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一个好的楼门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居民素质与社区文明程度,一定程度上是社区居民幸福感指数的衡量,也是和谐社区文化氛围的体现。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党建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和发展社区楼门文化,共同创建社区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建设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