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豆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022-01-01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连喷绿豆中耕

何 丹

(白城市通榆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吉林通榆 137200)

1 绿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种子准备不充分。在选种过程中,可能出现没有选择适合通榆县气候的种子,也可能选择的种子不是优质、抗病、高产、直立、抗倒伏、不适合机械化的绿豆品种。

2)化肥选择不正确。在化肥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没有符合国家标准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化肥使用标准,没有根据绿豆的需肥规律,滥用化肥。

3)农药选择不正确。在农药选择过程中,没有选用合适的低毒性农药,并且在农药搭配使用时出现了不合理搭配。

2 绿豆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地精细整地

绿豆耐瘠性强,对土质要求不是很严,在轻度的盐碱土、黏土、砂性土等旱薄地、坡岗地都可以种植,但砂性土种植较为适宜。种植绿豆应选择耕层厚、透气性好、肥力较好的地块。绿豆忌重茬、迎茬,在豆科作物上会加大病虫的危害,因此绿豆种植要注意轮作换茬,多年重茬将严重减产。

精细整地可减轻各类病、虫、草害的发生。绿豆幼苗顶土能力弱,土壤板结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绿豆主产区整地一般在春季进行,春季灭茬、起垄的地块旋耕灭茬后做到随整地、随施肥、随起垄、随镇压,避免镇压过晚跑墒。如果是三犁川打垄,在原垄沟深趟一犁,把农肥和化肥一并施入沟内,然后合垄,这样有利于根系早生快长。春整地要在播种前最少10天进行,垄距60~65 cm,垄面净、平、细、碎。整地一般要用18 kW以上的拖拉机。

2.2 增施有机肥、接种根瘤菌

种植绿豆商品有机肥建议施用300 kg/hm2接种根瘤菌,购买市场销售的根瘤菌,用清水调匀后,均匀拌种,一般用量为0.5~1 kg/hm2。

2.3 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选籽粒饱满、无病虫的籽粒做种子,除去杂质、病粒和坏粒等。为增强种子内部酶的活性,在播种前3~5天选取晴天中午进行晒种,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种子不要石板和水泥地上曝晒,以免种子破皮,影响质量。经过晒种精选加工后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成分为28%克福多种衣剂(15%多菌灵+5%福美双+8%克百威),剂量为种子的1%~1.5%,用包衣机或人工拌种,以减少病虫的侵害。

2.4 适时播种

2.4.1 播种时间。适宜播期为5月30日—6月20日。

2.4.2 播种方法。机械化播种即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一次性完成,垄上机械开沟精量点播的方式。绿豆的覆土深度一般为3~5 cm,播种后根据墒情及时镇压。

2.4.3 调整播量,控制密度。采用绿豆双行精量播种机进行垄上精量点播。中等肥力地块播种量为12~2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25万株/hm2。在土壤肥力较低,播种早熟品种时,播种量为15~20 kg/hm2,种植密度为20万~25万株/hm2;在土壤肥力较高,播种中晚熟品种时,应调整播量为12~15 kg/hm2,种植密度为15万~20万株/hm2。

2.5 氮磷钾配比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制定氮磷钾施肥比例和施肥量。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块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30 m3/hm2,尿素30~50 kg/hm2、磷酸二铵150~250 kg/hm2、硫酸钾50~80kg/hm2作底肥。采用播种机自带施肥装置在播种的同时,种肥要分开,化肥深施达到20 cm。

2.6 及时中耕除草

在播种至开花前期,田间杂草3~5片叶之前,要进行3次机械中耕(耥地)松土、除草作业,并且根据田间杂草生长等情况,在中耕作业时,可进行1~3次除草剂喷施作业,能有效控制田间杂草的危害。

2.6.1 绿豆播后苗前封闭除草。绿豆如果播后苗前封闭除草,一般在绿豆播种后的2~4天,用异丙甲草胺进行机械作业喷施。第一次中耕在绿豆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之前进行,中耕深度15~20 cm。在中耕3~5天之前,绿豆如用苗后除草剂,需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和土壤墒情,酌情机械作业喷施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除草剂。

2.6.2 第二次中耕除草。第二机械中耕除草在分枝期进行,中耕深度20~25 cm为宜。在中耕7天之前,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酌情机械作业喷施精喹禾灵等除草剂。

2.6.3 第三次中耕除草。在开花前期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为15~20 cm。在中耕5~7天之前,根据土壤墒情和田间杂草生长情况,一般在中耕5~7天之前,酌情机械作业喷施除草剂。

2.7 水肥管理

2.7.1 追肥。在分枝期至开花前期,根据绿豆田间长势进行根外追肥,一般叶面喷施含有铁、锌、钼、硼、镁等元素的0.4%的磷酸二氢钾和微肥水溶液,叶面肥水溶液用量为1000 kg/hm2,隔7~10天喷一次,连喷1~2次。在绿豆始花期如果长势较弱,应结合封垄进行机械追肥,施肥量为尿素50~80 kg/hm2,硫酸钾60~100 kg/hm2。

2.7.2 水分管理。开花期前后若遇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尤其在始花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暴雨时,及时排涝防渍,田间积水不应超过1天。

2.8 绿豆的病虫害防治

2.8.1 农业防治。冬前耕翻土地,使土壤疏松,不利于幼虫或虫卵以及病原菌越冬;与非豆科作物合理轮作、科学平衡施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选用优良的抗虫和抗病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加强中耕除草。

2.8.2 物理和生物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粘虫板或汞灯等方法诱杀蚜虫等害虫的成虫;采用EM活菌剂进行浸种,或者叶面喷施等可有效地预防一些病害。

2.8.3 药剂防治。一是虫害防治。地老虎、蝼蛄、蛴螬等虫害,用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地表喷施。蚜虫按照说明书喷施吡虫啉,隔7~10天喷一次,连喷1~2次。红蜘蛛危害发现初期按照使用说明书喷施10.2%阿维哒螨灵-白加锈。绿豆象危害,分枝期至开花期叶面喷施辛硫磷和高效氯氰菊酯,隔7天喷一次,连喷1~2次。二是病害防治。根腐病:播种前使用种衣剂进行包衣,田间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兑水喷雾,隔7天喷一次,连喷2次。叶斑病: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喷雾,或者按照使用说明书喷施多菌灵、恶霉灵和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隔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9 机械收获

绿豆为无限结荚习性,豆荚成熟不一致,且容易炸荚落粒,大面积规模化生产时可根据土壤肥力、种植品种和密度,以及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合理选择机械化收获方式。

2.9.1 捡拾收割作业。在80%以上的豆荚成熟时,采用机械将成熟的植株收割后,放在田间晾晒5~7天,防雨淋、捂堆伤热、霉烂变质现象发生,待绿豆秸秆完全晒干后,进行机械捡拾脱粒作业。收获脱粒之后将籽粒应及时进行晾晒、清选,绿豆入库保存的含水量要低于13%,同时防止豆象的危害。

2.9.2 联合收割作业。在绿豆豆荚100%成熟后,采用绿豆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性联合收获作业。为了降低绿豆联合收割机脱粒作业损失率,脱粒装置的转速应该控制在200 r/min以下。收获脱粒之后将籽粒及时进行晾晒、清选,并在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入库保存,防止豆象危害。

猜你喜欢

连喷绿豆中耕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广西甘蔗中耕施肥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绿豆价格 持续偏弱
绿豆成长记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清热解毒绿豆香
养花小技巧
绿豆发芽了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