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向生活
2022-01-01沈华英
文 沈华英
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我是中国人》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 个民族。在教研活动时,老师们都感觉到第一课的内容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他们心目中的民族就是中国。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们精心准备,制作了介绍56 个民族的精美课件,以便给学生适度的补充、拓展,让他们获取知识、积累知识。
谁知,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少数民族”这一问题时,教室里小手如林:“满族、水族、白族、土家族、佤族、傣族、蒙古族、壮族……”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一下子说出了20 多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当老师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到云南、桂林去旅游过,有的说电视上经常有少数民族的节目,有的说是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有的说是听爸爸妈妈讲过少数民族的习俗,有的说是从网络、广播、交谈中得知的。更有趣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说自己就是白族,因为她姥姥是白族,因此妈妈和她也是白族,那个女孩子还骄傲地说:“妈妈告诉我少数民族的孩子高考还可以加分呢……”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广、来源之多,使老师惊呆了:谁说学生不如老师?在当今这个社会,作为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能低估这些孩子啊!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要确立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观念,从语文学科切入,让语文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真正走向生活;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学习,享受生活。这是一种真挚的情怀,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这也是一种全新的境界。
语文学习是艰巨的,更应是美好的;语文学习应该从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能力提升为素养。让语文走向生活,就是要立足儿童立场,依托教材,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育应该是心心相印的。教育应该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教育应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让语文走向生活,学生必将沐浴着萦绕爱意的语文,滋润着洋溢诗意的语文,浸透着富有创意的语文,奔向五彩斑斓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