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过,我知道
2021-09-02周淑君
文|周淑君
空气中还略带着几分寒意,大地还是一片萧瑟。课间,我正在教室批改作业,一个男同学大喊着冲进教室:“老师,好多人站在隔壁班门口不回教室!”我探出头去,果然孩子们不知是被什么吸引住了,站在走廊上,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悄悄走过去,原来他们正在谈论着伸进走廊的一株玉兰花,白玉似的花朵正迎着春风怒放,在绿叶的映衬下,煞是好看。学生似乎对这一树玉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让学生去校园观花,他们围着花坛,细心地观察,你一句我一句:“我知道这是玉兰花,只有春天来了才开放。”“那它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呀!”“是呀,你们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正在吹着乐曲迎接春天的到来呢!”听了学生的话,我走到他们中间,说:“原来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啦,把你们刚刚说的写下来,就是美好的春天。你们想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吗?”他们无一例外地大声回答:“想!”于是,接下来的语文课,我把学习内容临时改成了《春天来了》。
我带着兴致勃勃的学生走进校园找春天。孩子们一会儿用眼睛看看,一会儿伸出小手轻轻摸摸,一会儿走进花坛用鼻子闻闻。耳边不时传来学生的欢呼声,还有学生产生不同看法的争执声。学生沉浸在春光里!
在学生饶有兴趣地和小伙伴交流后,我让学生进行全班的交流。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那么美!很多诗人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高高地举起小手,一个接一个地背着他们知道的古诗。教室里自发地开始了一场赛诗会。看着学生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为我临时更改的教学内容产生的效果感到满意。
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会背春天的诗,但我会唱春天的歌。”她的回答一下子打断了“赛诗会”,也打乱了我的教学。我对她说:“好呀,你就唱首歌来赞美春天吧。”她高兴地唱着,这时,我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赞美春天呢?接下来,教室便成了学生展示才艺、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有的拿起彩笔画春天,有的翩翩起舞迎春天,有的创作小诗颂春天……
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到田野、到小区里去找找春天,说说春天,赞赞春天。
第二天,我收到了学生各式各样表现春天的作品,有写话,有诗歌朗诵,有诗配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眼里的春天。我的心里暖暖的,我看见了春天多彩的影子,那是学生在我心中描画出来的。我知道,春天来过。
乌申斯基说过:“无论教育工作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个小小的“插曲”让我深切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进而把自己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这样,学生就会从局限于课本中的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的学习转向方法性知识、智能性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