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猪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022-01-01赵斌
赵 斌
(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 459000)
1 猪流行性感冒
1.1 临床症状
流行性感冒是生猪于冬春季节常发生的传染性疾病,致病原为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多见于初春、初冬阶段。病毒采用飞沫传播方式传染,带毒猪、患病猪均能够促进流行性感冒的传播,因此,一旦发现该疾病,应立即隔离控制。流行性感冒发生后若未及时治疗,则易引发其他疾病,多种疾病继发加重病情,使疾病治疗更为困难。生猪感染流行性感冒后,其体温将在较短时间内升至40℃,并伴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表现,症状较为严重的病猪将会停止采食。除此之外,患病猪开始出现肌肉酸疼症状,有黏性黏液从眼睛、鼻孔内流出,部分患病猪出现眼结膜充血症状,同时伴有明显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表现。
1.2 预防与治疗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核心在于提升生猪抗病能力,在生猪饲养期间,运用封闭式管理方法,全进全出,自繁自育,待同一批生猪均出栏后,彻底清理猪舍,并对猪舍及饲养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严格控制生猪饲料质量,腐烂变质饲料严禁使用,并为生猪提供充足水分。于冬春季节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每日记录圈舍内温度与湿度数据,严格控制圈舍条件,争取为生猪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做好圈舍的通风工作,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并定点清理生猪粪便,避免大量堆积而产生细菌。结合当地流行性感冒发生情况采取免疫措施,于24日龄时接种灭活疫苗,母猪应于配种前再次进行免疫接种。若饲养期间发现生猪患有流行性感冒,应将其单独隔离,以退烧、抗病毒、防继发的原则进行治疗。退烧时可采用肌注方式注射安乃近注射液(30%);为抗击病毒,可准备病毒灵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为避免发生继发疾病,于日常饮用水及饲料内添加黄芪多糖、大青叶、板蓝根等,用于镇痛解热,促进病猪恢复,抑制继发疾病。
2 猪传染性胃肠炎
2.1 临床症状
除流行性感冒外,在冬春季节还容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该疾病主要危害仔猪,仔猪感染率与死亡率均高于成年猪,成年猪症状相对较轻。传染性胃肠炎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播传染,在封闭养殖猪舍内极易引发大规模感染,若猪舍潮湿不堪、养殖密度大,则会进一步促进病毒的传播流行。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后通常会呈现出暴发特征,在猪群内迅速蔓延。传染性胃肠炎具有间歇性发病特征,症状温和,14 日龄患病仔猪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症状,腹泻呈水样状,表现为乳白色、灰白色、黄白色,仔细观察后,发现粪便内含有未消化凝乳块。若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腹泻症状不断严重,逐渐出现脱水现象,且患病猪日渐消瘦,发病3~7 d 内可能会因机体脱水而死亡。
2.2 预防与治疗
首先,要求饲养员做好养殖管理,做好饲料质量控制,由于传染性胃肠炎主要危害仔猪,在冬春季节应做好母猪身体、乳房的消毒,为仔猪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防止其与病毒接触。其次,控制好圈舍养殖密度,做好采光与通风处理,通过通风换气、防寒保暖消除外部环境对于仔猪的影响。最后,采用三联灭活疫苗、二联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提升仔猪对传染性胃肠炎的抵抗能力。养殖期间一旦发现患病猪,需将其单独隔离养殖,若患病猪表现出严重腹泻脱水症状,应及时补口服补液盐,直至停止腹泻,同时,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黄芪多糖、链霉素、青霉素、病毒灵,用于减轻症状。
3 猪大肠杆菌病
3.1 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白痢)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与传染性胃肠炎类似,主要对仔猪产生威胁,其中仔猪黄痢主要威胁1周龄以内的仔猪;仔猪白痢主要威胁10~20日龄的仔猪。患病哺乳仔猪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腹泻粪便呈黄绿色、黄白色粥状稀便,若腹泻症状无法在短时间内减缓,仔猪将会脱水衰竭而死。
3.2 预防与治疗
在仔猪与妊娠母猪日常管理期间,应重视其猪舍卫生条件,按照卫生消毒标准,定点清除粪便,运用消毒剂进行圈舍与养殖用具的消毒,同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母猪于产前20 d左右注射灭活疫苗,确保仔猪能够通过初乳获得免疫抗体。若饲养期间发现仔猪感染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白痢),需将患病仔猪单独隔离,组织药敏试验,筛选抗生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抗生素,采用交替使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