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2022-01-01冯小琴
冯小琴
(中广核新能源(四川)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一、内部控制及资金管理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五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
(二)资金管理概述
资金管理企业对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等资金活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的总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活动是资金在企业内部流转的总称,包含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企业对资金管理主要是从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等方面进行考虑,筹划资金的使用、留存和借贷等活动。
(三)企业内部控制在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1.保障资金安全
资金安全是企业资产安全的重中之重,内部控制活动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的基本手段,通过内部控制,合理保证资金活动各环节得以有效执行,资金管理过程监督到位。比如,通过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及审批授权制度,减少资金舞弊风险;通过资金复核,减少资金错付风险。岗位职责、权限未明确或未有效分离,可能导致监控缺失,引起舞弊风险。银行账户及网银的开设、使用与撤销未经授权,可能造成账外设账和小金库,引发舞弊事件。未定期监控银行账户,可能导致账户资金被占用、挪用。未定期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及跟踪 挂账的未达银行款项,不能及时发现异常的款项支付,容易造成资金损失并为舞弊行为留下监督缺口。银行预留印鉴变更工作控制薄弱,或日常保管未实现不相容职责彻底分离,容易引发舞弊事件。
2.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及效果
资金被称为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资金不是无限的,当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破产,不是因为利润连年亏损,而是因为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缺血导致企业无法生存。资金活动贯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对资金活动的管控就是对企业各项活动的管控,资金活动与业务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通过资金总体规划管理职能,合理保障资金统筹配置,避免资金冗余或资金链断裂,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发展。如果企业资金总体规划管理职能薄弱,未对资金实施合理管理,可能导致资金营运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资金冗余或资金链断裂,资金统筹配置不合理,对公司正常运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给企业带来损失。
3.减少筹资合同、担保合同等合同违约风险
通过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对筹资、担保活动进行充分授权审批,合理筹划筹资额度及切实可行的筹资方案,降低筹资成本和提升筹资效率。建立对筹资条款的认真审核机制,识别潜在的不利影响和法律风险,尽量避免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或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建立严密的筹集资金本息偿付监督机制,保障利息或本金及时支付,避免罚息及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名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资金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资金管理人员,首当其冲的就是出纳。一般而言,企业对出纳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低于财务会计人员,且据不完全统计,各大企业均存在非正常渠道入职员工,对于财务部门,此类员工一般安排于对经验和资历要求不高的出纳岗;公司要求和人员来源渠道两方面原因就导致了出纳人员专业素质一般不高。而且,公司招聘筛选过程的局限性也导致无法对出纳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合理评估,对于专业能力的检验,可以通过资格证书笔试面试等流程初步了解,但是对于职业道德、思想水平等软实力,则没有更好的检测渠道,无法判断相关人员是否德才兼备。
(二)岗位职责不清晰,无岗位操作手册
资金管理人员无岗位操作手册,对内部控制手册不熟悉,对自身岗位职责认识不足,日常通过总部事务性安排,按部就班完成上级交代任务。企业集团一般是总部层面发布内部控制手册,分公司及项目公司层面未单独发布该手册,导致各条业务线对内控手册不注重学习,日常工作一般按照总部邮件或OA通知办理,缺少工作积极性,缺少对岗位的整体认识,不利于资金管理岗对公司业务提出专业意见。
(三)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大型企业从集团层面的设计来讲,资金管理内控设计相对完善,但到分公司子公司层面执行环节则大打折扣,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而且管理层对资金管理内控执行环节不够重视。比如,内控要求携带预留印鉴外出银行办事,监印环节需有两人,但企业往往考虑成本效益等方面因素,出差至外地银行办事往往不会派两人同时前往。另外,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时候比较急的资金支付,审批人不方便时,往往会在无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让其他同事代为操作,资金支付复核审批环节存在瑕疵。
(四)财务内部监督体系执行不到位
中大型企业对于财务内部监督,一般有两条线。一是财务线内部自查,如定期资金管理自查,频率一般为季度;二是审计线监督检查,通过专项审计查找问题。但这两条线都存在一定问题,财务线自查存在边查边改,不如实上报问题的现象,或者纯粹是由于自身专业素质原因根本未发现问题,导致自查最终达不到监督的效果。审计线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审计内容方面,针对资金内控方面的检查相对较少,难以发现问题。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一)提升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把好人员入口关,尤其关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能力标准及职业道德要求,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资金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加强警示教育宣贯,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学习,结合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提升资金管理人员道德素养。
(二)完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1)完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从顶层的内部控制手册到下级项目公司的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定期完善,适应性修改,使之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
(2)完善内部控制体制,通过体制流程,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比如,通过建立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机制及强制休假制度等措施,保证一项业务多人经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一般问题可逐级汇报,如上一级长期不反馈结果,可越级向上汇报,避免问题扩大化;重大问题应立即上报决策层,及时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会计及资金信息系统,将内控要求落实到流程设计中。比如,不同环节配置不同人员达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按照公司授权管理规定,通过设置不同金额到达不同审批人落实财务授权审批制度;通过资金计划系统与会计支付系统相匹配,合理规避计划外支付。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流程设计,把资金管理内控要求落到实处,逐步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三)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1)营造良好的内部监督氛围,包括财务部门内部同事之间以及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同事之间,建立内部监督举报和奖惩机制。财务部门内部人员对于资金管理业务有较清晰的认识,明显的内控执行不到位只要多留心就能发现,一个出纳人员长期持有银行制单及复核盾,如果没有监督举报和奖惩机制,其他财务同事可能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问题无法传递给管理层,造成更大财务风险。公司范围内其他同事对于资金管理的监督,可以通过日常业务报销、资金计划执行等方面对资金管理予以评价,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和投诉,并将反馈和投诉落实到日常考核体系中,保障资金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
(2)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内部监督要落到日常,落到实处。上级单位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资金管理稽查,内容涵盖资金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资金收付、保函管理、融资管理、银行账户管理等,确保资金管理全方位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内部监督还应借助内部审计的力量,多视角多方位独立地对资金管理做到全面监督,在此过程中,企业应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审计在检查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四、结语
资金安全是企业最基础的资产安全,基于内部控制的资金管理就是要解决好资金安全问题。首先从源头着手,把好用人关,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基础环境,同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学习,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落到实处,从组织上程序上阻断资金安全风险。内部监督作为资金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重视并有效利用起来。只有严格落实资金管理各个环节,企业资金活动才能安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