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1-01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张继磊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家教家风课程体系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张继磊

高校要建设一支稳定的、熟悉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师资队伍,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传承体验,让大学生自觉成为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应当统筹规划、系统谋划,寻找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教育中,立德树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手段,高校也要切实重视这一点,在各个方面都要关注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融入。当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家风还存在传承载体不足、文化活动匮乏、缺少课程资源、顶层设计不足等问题,高校是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阵地,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文化势在必行。然而,大多数高校没有将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落实到位,有些措施只是停留于表面,部分高校设置了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相关课程,但受到大班授课模式与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也不专心,只是为了混学分而学习。

(二)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教育资源涵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包含了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也包含了学术资源、制度资源、空间资源。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资源是一种基础条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可全面利用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丰富资源,促进高校课程改革,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家教家风文化还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同时也体现出优秀家教家风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这一问题。

(三)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传承弘扬没有搭建必要的平台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当前还缺乏实用性的传承载体,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也比较少,在优良家教家风文化传承过程中,必须要以传承载体及文化活动为途径,发挥其媒介功能。当前,由于高校未设立传播传统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平台,所以家教家风传承缺乏具有互动性的舞台,相关的网络平台也未搭建起来,导致学生没有学习、交流的机会,优秀家风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必须构建相应的平台,才能实现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传承。未形成良好的平台,会造成家风难以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当前,高校主要以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讲座等方式传播优秀的家教家风文化,然而这些方式的传播力是比较有限的。在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之后,优良家教家风文化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开展传播活动,但是,高校在相关方面开展的活动非常少,部分高校缺乏对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校内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传播平台非常少,大学生缺乏接触优秀文化的渠道,没有机会感受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魅力,不能很好地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互动,久而久之,大学生对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认知会越来越淡漠。

二、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路径

家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为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巩固思政教育成果。当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笔者探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主要路径,开发相关课程,根据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具体内容,制定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校园活动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

(一)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关注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传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保障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增强教育质量,另外,也可以将其作为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的根据。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将优良家教家风文化重视起来,使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发扬。首先,要将传承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高校会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学任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包括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三个部分,并构建专业性的人才培养系统,从学校层面制定整体教育目标。具有专业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体现了学校在专业方面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方面的培养目标,以此为基础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几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体现了课程的方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最基础的是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真正从全方位育人,实现全过程育人,使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成长成才能力。

(二)逐步建立并完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相关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融合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其中也包含了课程内部的不同要素,由这些要素构成统一的整体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细化,也能够有效指导育人活动。在融合优良家教家风文化的过程中,要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将其应用于高校课程资源系统,使相关课程更加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包含过程要素、结构要素、目标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需兼顾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课程目标,其中包含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细致制定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目标;第二,要构建课程时序恰当、配比合理的课程结构,其中有选修课、必修课、实践课、理论课等;第三,不断完善课程的实施过程,关注课程实施途径、方法、技术等等,形成具有开放性、动态化的系统。不断完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体系,结合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目标,不断拓展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课程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课程形式,系统化地考虑课程深度,使课程开发策略更具科学性,并要更清晰地分析优良家教家风文化与人文素养等课程的关系,使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与其他思政课程互相衔接,使不同的课程能够得以融合。构建完善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挖掘相关资源,在建设思政理论课时,可开发相关教材,充分利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的政策。同时,教育部门也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协作、攻关、统筹等各方面的力量,编制出更能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的优质教材。

(三)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

评估考核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借助科学的反馈技术,全面分析家教家风教育效果,给出定性定量的评价,如果未建立合理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考评体系,则难以得到系统、全面的信息反馈,也无法全方位地控制教育过程。鉴于此,要形成有效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考评机制,合理评价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工作效果,切实改进教育工作,形成合理的考评体系,以此来保障教学质量,并充分了解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的实施效果,分析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需要分析各个专业的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准入制度,并规定课程考核评审制度。与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融合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借助有力的课程表,强化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的实施情况。另外,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教务处可以借助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满意度,以此来不断优化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课程的结构与教学质量。在对学生实施考核时,要对成绩的百分比进行调节,更加注重过程化评价,不要只以期末成绩为衡量标准,要分析其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并衡量学生的课堂讨论发言次数、课堂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更多关注过程性考核,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积累相关知识,并重视这一课程。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考评体系的构建要实事求是,合理应用技术手段及科学方法,实施全面的评价,保障课程开展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高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良家教家风文化,正确实施顶层设计,将其实践于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深化文化、社团等方面的建设,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使优良家教家风文化能够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家教家风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