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市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2022-01-01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高倩李小红李俊霞吕润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石家庄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高倩,李小红,李俊霞,吕润

一、石家庄市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省会创新驱动发展对于全省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支撑作用,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了解自身人才规模和结构现状,找出短板弱项,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的竞争力可以从其人才资源规模、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来衡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石家庄市科技人才资源规模较小

2013年石家庄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1.93727万人年,从2013到2016年石家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基本保持稳定,但从2017年开始有下降趋势,截至2018年年底,石家庄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1.2191万人年,比2013年减少了0.71817万人年。2018年,河北省每万人平均R&D人员全时当量为9.13人年,不及北京的1/2,不及天津的 1/4,远低于21.365人年的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年末石家庄单位从业人员总数为959653,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2.0%,比2017年下降了1.1%。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石家庄在科技人员的储量上有着很大的缺口。缺乏各行各业高端的科技型人才也进一步导致了石家庄经济的发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之中。唯有通过强化自身教育实力培养相关高科技人才以及加大关于人才吸引政策的力度,才能够使得石家庄人才短缺问题有所缓解。

(二)科技人才的投入不足

某地的R&D经费支出是衡量该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和贡献率的重要指标,从R&D经费支出情况可以看出该地科技人才投入的情况。2013年到2017年石家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从506551.7万元增加到802227.2万元,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在2018年出现下降,从802227.2万元下降到773616.4万元,这是近几年来石家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首次出现下降。

2018年石家庄的R&D经费支出是北京的4.1%,是天津的15.6%。2018年河北省R&D经费内部支出是499.7亿,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是1.39%,石家庄市科学技术支出118720 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是1.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9%。依据《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河北省的R&D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排第18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省在科技人才投入方面仍处于劣势,对科技人才的投入仍需加大。

(三)科技人才的产出分析

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的产出主要体现在专利的受理和批准数量上。近年来,石家庄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在逐年增长,2018年石家庄市全年专利申请19421 件,专利授权 11450 件,有效发明专利 695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3件。

河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仅从2014年的29.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75.9亿元。2014年河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仅占京津冀合计的0.82%,到2018年这个比重达到4.66%,增长了3.84个百分点。2018年河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仅占北京的5.56%,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河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在总量上虽然有所增加,但其在京津冀总量中的比重却很低,这就说明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省科技人才的竞争力还很弱。

(四)石家庄市的科技人才环境

总的来说,当前石家庄市为了吸引人才入驻和引进确定是做出了不少的努力。近些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才竞争力,吸引各界人才来石家庄市发展,石家庄一直在积极发展经济,并坚持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除此之外,在政策方面,石家庄市也出台了大量的人才引进政策,包括补贴以及激励晋升的相关制度。具体来说,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石家庄市人才绿卡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实施现代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对于符合规定从而获得“人才绿卡”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十分充足的补贴以及帮助,物质与制度的双重完善也为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环境。

二、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竞争力较弱的成因分析

(一)人才政策不完善

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竞争力一直以来相较于其他城市都处于一种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人才保障政策的不完善一直以来都是石家庄市人才吸引工作的问题所在。虽然国家为了保障石家庄市的发展提出了协同发展战略,并已经试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各地的消费以及各类生活需求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自然对于人才的吸引政策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同,人才吸引制度的不统一也阻碍了京津冀三地人才资源共享的发展进度,也让石家庄市难以真正享受到新政策所带来的人才福利,更不用说凭借新政策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了。

当然,这并不说石家庄也没有为改变现状做出努力。近些年来,石家庄也针对自身当前的经济形式以及产业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挂职锻炼和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的人才吸引方式。政策刚出台的时候确实吸引了一定程度的科技型人才来石家庄市进行发展,但这些政策仅仅只是做到了缓解,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石家庄市人才短缺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石家庄市只注重于人才引进,却忽视了对于人才后续生活发展的保障与激励,最终导致石家庄市的人才流失严重,流动率很大。

(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历史原因,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在这三地进行科技人才竞争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使得石家庄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在协同发展战略正式实施以来,河北省地区的经济在其他两地区的带动下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但由于在经济基础上仍与其他两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之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产业为主,这也导致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仍会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

(三)公共服务资源不完善

在公共服务资源方面,石家庄市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教育和医疗两个大的方面。教育方面来说,京津冀地区中河北省相较于其他两个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相当大,这也就导致这方面对于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了,而京津地区不仅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且质量十分高,这样的差异性使得石家庄市也很难在这方面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医疗资源的差异性也使得石家庄市在科技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京津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和优厚的社会保障政策,石家庄在此方面的资源明显较少。河北省虽然医院数量较多,但是在河北省接待诊疗的患者数却远小于京津地区,由此也不难看出患者对于京津地区医疗资源的信心也是远高于河北省省内的,医疗水平较低且缺乏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也是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公共服务资源不完善的地方之一。

三、提升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一)建立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石家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人才激励制度,只有将奖励差异化并多样化,才能够让科技型人才对石家庄市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具体来说的话,可以参照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建立特殊津贴专家选拔计划。对于经过选拔后评定的专家人才,石家庄可以为其提供包括研发资金以及良好科研环境在内的各种优惠条件,并根据其成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提供相应的津贴,以及进行进一步的激励。除此之外,对于高水平的科技型人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其薪资待遇,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其参与经济发展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二)创新人才的使用机制

当前主要的人才引进机制有挂职锻炼和周末工程师两种,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人才的业余时间有偿为有这方面需求的企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以及对于单位急需的高技术人才,以协议的形式进行借调并给予其优厚的薪资待遇。还有一种最为常见的就是实现人才的智力流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聘请专家对于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传授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将其培养成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从而加强石家庄市的高科技人才资源储备。唯有基于以上方式进行人才引进的创新,石家庄市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三)发挥雄安新区的带动作用

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开展了多项建设项目,其中也包括了相当多的人才引进计划。其位于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也能够为其带来大量的人才红利,这样的人才引进计划不仅使得不同区域间的人才得到了有效的流动,也使得在经济发展方面使得不同区域得到了有效的合作,最终使得人才共享的计划得以真正实现,从而间接提升了石家庄市的科技型人才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想要进一步吸引科技人才,就需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的带动作用,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京津冀的一块名片的同时,也让其发展的红利能够进一步反哺河北地区。

四、小结

综上所述,石家庄只有从实际出发,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完备自身的人才吸引政策,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起雄安新区对于石家庄经济的激励和带领作用,才能够有效帮助石家庄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促进经济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科技人才石家庄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我想变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我和我的自行车
2020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在石家庄举行
我希望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梁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