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技师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2022-01-01陈佩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育人思政

陈佩文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技师学院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为高等数学知识本身抽象复杂,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加以创新,导致学生逐渐丧失高等数学学习兴趣。另外是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将思想政治知识和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力度不足。

1 课程思政内涵以及特征

课程思政指的是以建立全课程、全程、全员育人格局,在对各类学科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课程,两者相互协同,共同开展,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加以充分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提升专业知识积累和技能素质水平提升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崇高思想政治观念,促进我国和谐发展。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主要形式是把思想政治相关教育元素,其中包括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精神追求、价值理念等内容融合各个学科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意识,对其行为举止加以引导改善。课程思政理念表明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再是单一通过思想政治老师,而是需要每一位老师积极参与其中,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课程,并不是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调整,与学生说大话、说空话,也不是在学生的日常专业课学习空隙中预留几节课时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对于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将“课程”与“思政”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相互渗透。

1.1 课程思政本质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育模式,实现育人育德,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思想品质提升。课程思政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问题进行解决,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是通过优良传统以及各项工作生命线,其坚持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力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并使学生树立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高思想认识人才,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2 课程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实现协同育人,从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形式来看,其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协同育人。不管是如何育人,课程思政所体现的是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作为我党以及各个阶段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共同使命,能够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能够为中华复兴提供人才是对学校教育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只有学校能够为国家培养有成效、有作为的接班人才能够实现学校立足于世界。

1.3 课程思政结构

课程思政结构为立体多元,需要确保实现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多元统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多方面原因导致三者相互独立。课程思政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三者的相互融合。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走进学生生活,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其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1.4 课程思政方法

课程思政方法为显隐结合,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明确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谁负责培养。可以对国外的教学方式进行借鉴,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我国办学方向。对于人才的培养包括教学、教材、学科、管理等体系,将思想政治内容贯穿其中。课程思政也正是在育人蓝图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结构、目标以及模式进行改革深化,将国家意识、政治认同、人格培养、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各学科急性有效的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2 技师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意义

现阶段,我国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各个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其中,实现协同效应。在技师院校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加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3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存在问题

3.1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职院校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相关数学概念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关知识运算能力。因为高等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教学更为复杂、抽象,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较低,很多学生虽然认识到高等数学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因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难以积极参与课堂。

3.2 课程思政融合不足

技师学院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是把思想政治相关内容,巧妙地融合到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等数学融合课程思政工作不只是进行表面化工作,而是将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不是生硬、刻板的方式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引导。但是就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工作的现状而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力度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为老师没有对高等数学相关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没有对其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导致课程思政的融合刻板、生硬。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思政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找出其中可以利用的育人元素,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3 老师教学理念落后

高等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关基本理论、运算方法、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技巧有明确的教学方针和考核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概念理论进行传授,在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相关基础知识教育,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导致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缺乏力度,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老师积极转变自身思想,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课程思政,在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观念,实现立德树人。

4 课程思政与高等数学结合点

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思政的如何开展需要从数学的源和流着手,让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理解,让学生形成综合、辩证、多重数学观。其次,需要按照数学思想和方法,促使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时能够养成自我探索精神和数学思维,最后,结合数学精神和品质让学生对数学发展历史进行了解,让学生对数学家的探索精神加以认识,使其能够完善自身人格。

5 技师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策略

为能够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学校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中所具备意义,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教学改善。

5.1 明确指导思想

在课程思政中,需要高举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三个代表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数学自身魅力家,充分应用技师学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需要响应教学改革,对教师在内容加以创新,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积极的了解。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实现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观念的养成。

5.2 构建雄厚师资团队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需要老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老师作为引导者、教育者,其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老师积极提升自身素质。首先老师需要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并结合学生需求,自身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教学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3 积极引导学生

在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课堂主导权,按照教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融合思想政治相关理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例如在进行实际的教学前,老师首先需要介绍高等数学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高等数学学习重要性,感受数学魅力,使其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为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老师需要按照学生认知能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在对函数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老师提问学生什么是函数,函数知识内容的学习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加以应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本内容进行大致的浏览,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对函数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例如通过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分析设计函数问题,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能够使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导权,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有方向,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并在结合实际生活对高等数学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利用相关知识对遇到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6 总结

综上所述,在技师学院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老师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按照教学目标、学生心理需求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加以创新,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解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