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基层干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客观因素
——以阿克苏地区为例

2022-01-01王玉茗高立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调研国家

王玉茗 高立明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近年来,国家尤其重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要“在民族地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①;2016年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还指出要“与国家扶贫攻坚等工程衔接,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②;2017年发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指出:“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青壮年农牧民无法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这已经成为阻碍个人脱贫致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甚至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因素。”③;2018年发布的《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2018-2020年)》指出“要组织开展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④。

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地区的普及,与当地的经济密切相关。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有利于解决当地由于与其他地区语言不通而带来的经济水平低下的问题,能够使当地民众更好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发展公共事业和其他产业,还有利于当地的人走出家乡,扩大他们的生活和活动空间,让他们到更发达的地方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而实现社会资源、发展成果和就业机会的共享。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地区的普及,与当地的稳定密不可分。“语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统一的语言有助于国家形成统一的文化和共同的民族精神”,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有利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精神牢牢根植于民众的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地增强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增强我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用语是主权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地区的普及,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中树立更好的主权国家的形象,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使我国获得更好的国际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我国社会更加平稳地进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基层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力量,是展现国家形象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南疆的基层干部自身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可以起到表率作用,带动民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当地发展。

1 调研地基本情况概述

2020年6月,课题组前往阿克苏地区的四个县级市、县、镇、乡(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沙雅镇、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依干其乡、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盖孜库木乡)开展调研工作,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76份(其中沙雅镇111份,喀拉塔勒镇136份,依干其乡118份,盖孜库木乡111份),问卷有效率为99%。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情况均显示,四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基本可以满足他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并且在四个调研点中,国家通用语言掌握情况较好的是沙雅镇和依干其乡,掌握情况相对较差的是喀拉塔勒镇和盖孜库木乡。

2 影响基层干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客观因素分析

2.1 教育因素

从社会的角度广义来看,教育是一种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教育是传递科学知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而且,教育还是对科学知识的一种高效的、永恒的再生产。

(1)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38.35%的基层干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53.07%的基层干部为大专学历,除喀拉塔勒镇有0.79%的基层干部为初中文化外,其余三个调研点文化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基层干部人数均占当地参与调研者人数的100%。

(2)在学生类型调查中,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大都为民考民,该情况的基层干部人数占参与调研者总数的87.71%。沙雅镇的民考汉最多,占当地参与调研者总数的27.03%,盖孜库木乡不存在民考汉的情况,全部均为民考民。

(3)从初学国家通用语言时间调查中发现,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大都是从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62.98%的基层干部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26.43%的基层干部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从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基层干部较少,分别仅占参与调研者总数的5.29%,且这两种情况的基层干部全部来自喀拉塔勒镇和盖孜库木乡。

(4)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途径调查中发现,四个调研点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最主要的途径均为学校学习,该情况的基层干部占比为90.95%,除此之外依次是社会交往,看电视、听广播,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的学习和家庭影响自然学会,这四种情况的基层干部的人数占比分别为57.58%、51.17%、19.44%和11.55%。

综合以上,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考生身份仍以民考民为主,他们大都从儿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便开始在学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这与四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程度整体较好的情况密切相关。其中,沙雅镇和依干其乡的基层干部无论是受教育程度、民考汉人数、还是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时间都较其他两个调研点有优势,结合沙雅镇和依干其乡的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掌握程度较好的情况,可推断出教育的质量、侧重点和年龄阶段性是影响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实地调研结果显示,沙雅镇和依干其乡的基层干部在后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的过程中感觉较为轻松,这说明良好的教育不仅可以为一个人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提高一个人学习语言的能力。

2.2 环境因素

一般来说,语言的学习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无意识地“习得”,一种是有意识地“学习”,人类学习本民族语言比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要容易、轻松得多,这是因为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在生活环境中获得语言运用和习得机会,使两种学习状态交替进行,在学习其他语时却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

(1)从基层干部成长环境调查中发现,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52.99%的基层干部的成长环境为城市,45.59%的基层干部的成长环境为农村,仅有2.12%的基层干部的成长环境为牧区,且该种情况的基层干部全部来自盖孜库木乡,沙雅镇和依干其乡成长环境为城市的基层干部较多,分别占当地参与调研者总数的90.99%和66.95%,喀拉塔勒镇成长环境为农村的基层干部人数较多,占当地参与调研者总数的86.03%。除此之外,在四个调研点中,生活在民族杂居区和本民族聚居区的基层干部占绝大多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1.32%和40.03%,仅有依干其乡和盖孜库木乡有基层干部的成长环境为汉族聚居区,依干其乡该种情况的基层干部最多,共72人,占当地参与调研者总数的64.86%。

(2)从家庭成员是否都会说国家通用语言调查中发现,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家庭成员多数会国家通用语言的人数较多,占比为43.65%;少数人会的次之,占比为30.77%;其次为几乎都会的,占比为21.88%;几乎都不会的占比最低,为3.71%。其中,沙雅镇和依干其乡基层干部的家庭成员几乎都不会国家通用语言的为零。依干其乡基层干部的家庭成员几乎都会国家通用语言所占的比例较其他三地高,占当地参与调研者总数的44.07%。

综合以上可知,沙雅镇和依干其乡在城市中成长的基层干部较多,依干其乡在汉族聚居区成长的基层干部人数最多,沙雅镇虽然没有基层干部在汉族聚居区成长,但是他们大都在民族杂居区成长,在本民族聚居区成长的基层干部人数最少。除此之外,沙雅镇和依干其乡的基层干部家庭成员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的情况较其他两个调研点好。结合这两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掌握程度较好的情况可知,成长和生活环境是影响他们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

2.3 考核机制及激励措施因素

(1)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对职务的晋升有影响调查来看,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94.33%的基层干部所从事的工作对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要求,77.75%的基层干部职务的晋升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相关。

(2)从单位对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测试频率、是否有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调查来看,四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的单位大都经常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测试,占比为88.08%。喀拉塔勒镇和盖孜库木乡单位只是偶尔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测试的基层干部的人数较其他两个调研点多,分别有23人和20人,分别占当地参与调研者总数的16.91%和18.02%,且只有喀拉塔勒镇存在单位没有组织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测试的基层干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的单位大都既有国家通用语言的考核机制,也有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激励机制,占比为67.42%,有激励措施、没有考核机制,没有考核机制也没有激励措施的基层干部的占比分别为5.83%和7.41%,且单位有此两种情况的基层干部全部来自喀拉塔勒镇和盖孜库木乡。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四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的单位对于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普遍较为重视,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大都与他们的工作、职务晋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他们所在的单位基本上会经常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测试,且这些单位大多除了有考核机制,还会有激励措施来鼓励他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结合四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动力较为充足的现状可知,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这些外部的刺激对于基层干部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喀拉塔勒镇和盖孜库木乡有许多基层干部的单位在制定考核制度和激励措施方面不如其他两个调研点完善,这应该也是导致这两个调研点的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偏低的原因所在。

2.4 培训因素

从基层干部参加单位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效果调查来看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对于提升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参加培训之后,不会国家通用语言的基层干部占比由1.59%下降到0.00%,水平为一般的基层干部占比由57.57%下降到24.57%,熟练的基层干部占比由25.74%上升到41.75%,精通的基层干部占比由15.09%上升到33.69%。

2.5 工作压力因素

(1)从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的繁重程度调查中得知,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大都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重,认为非常重的占61.76%,不太重的占23.30%,一般的占11.39%,只有3.55%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不重。99.20%的基层干部每日工作时长在8小时或8小时以上,只有0.79%的基层干部每日只需工作5-6小时,没有每日只需工作2-3小时的基层干部。而且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大部分的基层干部每天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时长为1-2小时,占比为76.01%,其次是每日不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基层干部,占比为14.46%,每日学习时长大于3小时的基层干部仅占9.54%。

(2)从影响自身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因素调查中发现,59.49%的基层干部认为影响自身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主要因素为工作繁忙、压力大、与学习有冲突,18.33%的基层干部认为主要因素为培训师资力量较弱、方式呆板,12.13%的基层干部认为主要因素为教学资源匮乏、客观条件欠缺,10.06%的基层干部认为主要因素为自身没有双语基础、学习难度大。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较重,且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用在工作上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时间十分有限,且大部分的基层干部自己也认为工作繁忙、压力大、与学习有冲突是影响他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压力属于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应当算作主观原因,但由于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普遍较重,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将该因素算在了客观因素的范围当中。

3 提升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策略

3.1 不断提高南疆地区的教育水平

调研发现,我国一直以来都对南疆地区的教育十分重视,2017年,南疆地区已率先实现15年义务教育,并且,近几年来国家尤其重视南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现阶段,南疆地区已实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国家不断提高南疆地区教师薪资待遇,招聘大量特岗教师前往南疆,并定期抽调北疆地区有经验的教师、公务员前往南疆进行支教,招聘了大量精通国家通用语言的幼儿园教师,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南疆地区的师资水平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的质量。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建设现代化教学楼、宿舍楼,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免收学费的好政策使得南疆地区的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多,这使得新一代的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持续增高。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南疆地区的学生对于国家、社会和中华文化的了解,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培养他们的远大理想,明确他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目的。

3.2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文之前提到,成长环境是影响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成长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语言学习的环境包括使用所学语言的社会大环境和课堂小环境,成长环境只是包含在社会大环境当中的一个方面,社会大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而家庭、生活、工作环境是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改善的。

3.2.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大量的有关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地方上也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制定出了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各个地区可以在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基层干部这一群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提高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3.2.2 加大宣传力度

国家、社会和单位(尤其是单位)可以继续加大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宣传力度,使所有人树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意识,营造出全社会积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良好氛围。至少要让所有的基层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公共场合中必须完全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鼓励基层干部在家庭中和生活中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这样做不仅能使得基层干部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创造语言习得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还能够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提升各地整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3.2.3 发挥青年群体和各民族的力量

调研结果显示,青年人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普遍较高,且青年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较强,各地区各单位可以多培养一些青年基层干部,为基层干部这一群体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不仅能为基层干部这一群体注入活力,还能够提升基层干部这一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各地区、各单位还可以通过培养各民族青年基层干部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改变基层干部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习惯,提升当地基层干部的国家通用语言的整体水平。

3.3 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层干部所在的单位都有与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相关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笔者认为各个地区和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系统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如可以将考核按照等级分为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月考核、周考核等,不同等级的考核在基层干部的综合测评、晋升审核、薪资发放标准中占有不同的比例,根据每次考核的成绩,基层干部会得到奖励或惩罚,使基层干部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他们的工作、晋升、薪资密切联系,不断激发基层干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热情和潜力。每个地区可以制定出可运用于当地各单位的统一标准,形成固定的考核模式和激励模式,形成体系,使得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公平。

3.4 在培训上多下功夫

3.4.1 开辟多元化的培训途径

在对基层干部希望提高自己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途径调查中发现,希望通过参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提高自己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基层干部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参与调研者总数的66.37%,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可知,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有参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的需求,培训是当下提高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高级别培训普及化、便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疫情背景下,线上培训已经走入了大众视野,并且在疫情期间,线上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已建设得较为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也为高级别培训的便捷化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3.4.2 完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82.52%的基层干部所在的单位培训国家通用语言人员的身份为精通国家通用语言的本单位人员,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笔者得知让精通国家通用语言的本单位人员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具有便捷度高、资源耗费小、情况熟悉度高等优势,但本单位精通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专业训练,缺乏进行语言教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导致培训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各单位可对这些担任本单位培训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他们的培训水平;各地区、各单位还可以组建专业化培训团队,对各单位的基层干部定期进行培训。

3.4.3 切实满足基层干部诉求

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希望参加脱产培训的基层干部人数略多,占比为39.32%,其中沙雅镇所有的基层干部都希望参加此种模式的培训;希望在岗学习的占19.27%;希望结对互学的占17.15%;希望在实践中边锻炼边学的占15.63%;希望个人自学的占 7.84%;希望网络教育、远程培训的仅占0.79%。希望脱产培训的人数略多与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希望在岗培训的人数次之与基层干部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多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单位应该更加合理地对基层干部的工作进行安排,制定出提高基层干部工作效率的办法和运行模式,给有此方面诉求的基层干部提供参加脱产培训或在岗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在参与调研的基层干部中,46.68%的基层干部希望在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其中沙雅镇所有的基层干部都希望在培训班学习该方面的内容;27.10%的基层干部希望在培训班学习国家政策法规;18.39%的基层干部希望在培训班学习时事政治;仅有7.84%的基层干部希望在培训班学习日常生活内容。由此可看出,基层干部希望通过参加国家通用语言培训,进而提升自己工作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培训课程建设十分重要。培训内容可以向基层干部工作相关内容倾斜,按比例安排国家政策法规、时事政治、日常生活的内容,并最好编订出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教材。

4 结语

基层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当地整体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窗口,且他们还对当地整体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找出影响当地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客观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探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得以采纳和运用,帮助新疆尤其是新疆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2020905.htm.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27/s7072/201609/t20160913_281022.html.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http://www.gov.cn/xinwen/2017-04/01/content_5182853.htm.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2/t20180226_327822.html.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调研国家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把国家“租”出去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