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案例故事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有效运用

2022-01-01王治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案例职业教师

王治鑫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000)

0 引言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高中时期是中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寻找未来人生方向的重要阶段。据统计,有八成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没有明确方向,甚至完全听凭家长意见,以至于出现进入大学之后对所学专业完全无兴趣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的情况。因此,在中学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紧急和迫切。生涯规划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案例故事在其中的作用尤其突出,通过案例故事,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激励他们通过案例学习、思考、模仿、积累、成长。

1 案例故事的选择要点

1.1 抓住教材,合理选择案例

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合理选择案例故事,应该加强对案例质量的选择,结合现有教材,提高案例故事的运用效果,加深学生对生涯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发展理念。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故事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现有教材、文件、时政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同时又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1.2 联系实际,有效优化案例故事

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做好更为全面的分析,在遵循课本教材运用的同时,还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完善课程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成功案例。同时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阅读《新闻博览》《时事报告》等杂志,并关注《新闻联播》等节目,这样可以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自主的选择典型的案例。另外,从身边的亲戚长辈、社会生活中有意收集案例经验,更是职业生涯学习的好办法。

2 案例故事的运用原则

2.1 认同性

选择与高中生年龄相仿的案例故事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即让案例“接地气”。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阶段,而“同龄人”更容易让其找到认同感,从而激发思考和学习热情。如收集高三优秀学生的学习事例,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返校等,都是可选方法。

2.2 激励性

在同龄人认同性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榜样的激励性。袁隆平、钟南山等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永远都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人生目标。

2.3 积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因此,要提高案例故事的积极性,注重分析,通过案例故事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感、时代使命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其与时俱进、发奋图强的社会动机。同时,社会不乏收入不菲却违背社会道德的职业,案例应该作为重点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2.4 时效性

社会高速发展,职业演变迅速。这要求教师能拥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不仅要选择有时效性的案例,更要在过往案例中看到符合当下社会环境有意义的信息。

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环境,教师需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认同的案例故事,树立榜样力量,同时兼顾积极性、时效性,保证内容的统一性,真正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的方向。

3 案例故事的运用对策

3.1 多种方式呈现案例

3.1.1 叙述

对于内容较为简单的案例,教师可以直接叙述给学生,同时辅助图片,更加生动。

3.1.2 视频播放

在榜样性案例中,教师可找到榜样人物的工作录像、采访录像、传记录像等。在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案例故事中,也需要找到视频信息,才能让学生更加理解。

3.1.3 案例现身

邀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故事人物亲临现场,更是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借助周边资源,邀请优秀学生、优秀家长、周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亲临现场。

3.1.4 实地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走进不同职业工作环境,亲身体验。例如组织学生走进消防队、警局、医院等环境进行实地感受学习。

3.1.5 其他活动

包括生涯规划冬夏令营、社会实践、论文评比等活动,在活动中呈现故事,让教学形式更加有趣生动。

3.2 组织学生有效学习案例

教师视角不同于学生视角,要想知道学生对案例故事的真正了解程度,还需要现实检验。

3.2.1 鼓励学生表达案例

在教师呈现案例后要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表达案例。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另一方面,能够从学生所选择的案例中发现他们真正感兴趣和思想有共鸣的案例故事是什么。首先,不要求学生熟练记忆与背诵,而是要学生主动思考,将故事以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表述。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表述氛围,如小组竞赛制、奖品激励、音乐烘托等方式,让学生有仪式感,激发学生表述的欲望。最后,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反馈,例如“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案例?”“我注意到你对案例中这个小细节很感兴趣,为什么呢?”“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你有相似之处嘛?”等等。

3.2.2 小组讨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发挥学生自身资源对案例进行充分解读,小组讨论就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保证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教师要对讨论过程进行简单设置,以防止讨论陷入“闲聊”状态。其一,设定组长对讨论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其二,根据案例复杂性进行时间限定;其三,特别强调在小组中每个组员都需发言,对平时比较内向沉默的同学,其他组员要给予鼓励;最后,组长对组员所有观点进行总结,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分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只起到带领者角色,而不是评价者角色。只要学生的分享观点是不违背法律道德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接纳,不拒绝不排斥,看见学生,百花齐放。

3.2.3 现场模拟,角色体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案例故事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和讨论之后,再进行现场模拟体验角色会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在介绍某同学面试过程的案例故事,我们在讲述和讨论面试的注意事项和要点之后,还可以进行模拟面试环节,让学生体验真正面试环节的紧张氛围。在教室进行的现场模拟环节,要求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尽量模拟故事场景,场景中所需要的人物和道具,可让学生扮演和准备,教师可在正式开始之前进行演示,或是有选择地挑选表现能力好的学生先进行展示,鼓励全班同学进入模拟状态之中。另外,在模拟结束之后,需要结合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在不同角色中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升华模拟环节的效果。

3.2.4 教学相长,让学生发现案例

案例故事不仅限于教师,更应来源于学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其自己心中的参照人物,可能是他的同学、好友、哥哥姐姐,父母、长辈等,这些人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可以安排专门时间,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案例故事,自己表达。由学生自己提供的案例故事,听起来更加真实,更加接地气,往往可能会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案例故事。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案例故事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要优化案例故事的选择,合理运用案例故事,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效果,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另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对性格特征比较明显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寻找符合其性格特点的案例故事,让学生更有认同感。最后,要注意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未来职业选择的前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爱心助人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应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的主旨和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行为。

猜你喜欢

案例职业教师
最美教师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