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青年党员干部的实践要求*

2022-01-01中共衡阳市委党校衡阳市社会主义学院王国炜

区域治理 2021年52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历练广大党员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衡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王国炜

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战,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充满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需要不断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本领、提高能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善于斗争、勤于实践,更好地担负起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职责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努力向实践学习,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2]。这为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增强本领、提升能力指明了科学路径。

一、思想淬炼:解决“总开关”问题

思想淬炼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增强本领、提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先要把好“思想关”,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的洗礼和锤炼,要在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夯实群众之根上下功夫。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把稳思想之舵。加强思想淬炼,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理论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3],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深悟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在理论学习中坚守初心使命,在实践运用中增强本领。

其次,加强四史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共和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深化对党的认识,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深刻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从而坚持革命真理、坚守革命信仰、坚定革命信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持续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再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点在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明白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如何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坚持信仰、坚守信念、坚定信心。不断加强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深化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着力推动中国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时代精神,强化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为核心内容的价值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引领青年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补足精神之“钙”。

最后,加强宗旨教育,夯实群众之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感。将追求个人人生理想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相结合,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

二、政治历练:解决“立场不稳”的问题

政治历练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增强本领、提升能力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4],要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中不断强化政治历练,在政治历练中不断增强政治本领,在锻炼本领中提高政治能力,坚定政治立场、练就政治慧眼、强化政治担当,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5]。

一是坚定政治立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把握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持续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和维护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二是严肃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员干部政治历练,促进党员干部增强本领、提高政治能力的“大熔炉”。从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从严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从严贯彻好、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效武器,不断加强政治意识的淬炼,在严肃组织生活中锻炼党性,在严肃组织生活中强化政治担当,在严肃政治生活中增强本领、提升政治能力。

三是严守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党性和政治能力的双重考验,必须始终心存敬畏、保持定力、廉洁自律。牢固树立“讲规矩才能干成事、守规矩才会不出事”的思想意识,凡事先找规矩,办事不破规矩,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明底线。

四是积累政治经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在建设伟大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加强政治历练,努力积累政治经验,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本领、提高政治能力的必经途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中,在深入前线、深入实践、深入群众中强化政治实践历练,练就政治慧眼,不断积累政治经验,增强政治“三力”,涵养政治定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本领。

三、实践锻炼: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

实践锻炼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增强本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本领的增强、能力的提升要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更需要实践锻炼。

首先,深入基层一线去锻炼。基层一线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增长才干最好的“练兵场”,是提高能力的“磨刀石”。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困难繁多、形势严峻、矛盾突出、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更加需要加强基层锻炼,经历实践考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下派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边缘地区等基层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基层工作经验;通过选派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到上级机关、单位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开拓治理视野,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把握和处理宏观问题的能力;通过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交流任职,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6]。总而言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意志,努力增长才干,广泛积累经验,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应急处突、组织协调、群众工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次,在担当实干中锻炼。干部以“干”字当头。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体现在担当实干上,体现在干事创业中。党员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关键还是要“压担子”,有计划、有步骤地去经受锻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在实践中要敢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在干事创业中尽心尽责,在开拓创新中勇于担责,鼓励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做起而行之的实践者,努力做冲锋在前的先行者,努力做爬坡过坎的开拓者,努力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直面实际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善于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不断打磨党员干部身上的惰性、随性、任性,锤炼党性、政风、作风,切实做到在彰显初心中担当作为,在践行使命中奋勇前行。

最后,在关键岗位上锻炼。关键岗位上的党员干部承担关键使命、担负关键任务、扮演关键角色,是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以重大项目为实践平台,积极锻炼党员干部,以重点工程现场为考场,严格考验党员干部,以重要领域为主要阵地,努力磨炼党员干部,哪里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就派干部到哪里,让他们在实践中墩苗历练、锤炼摔打,培养其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锻炼其关键时刻能够“靠前指挥,以上率下”的锐气,提高其解决好“疑难杂症”“顽固旧疾”的灵气[7]。

四、专业训练: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专业训练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方式。新时代,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精神均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本领恐慌”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专业训练。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求,就必须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专业训练,优化专业培训程序机制,丰富专业学习方法途径,完善专业训练制度保障。

首先,优化专业培训。培训是干部增强本领、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紧紧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充分发挥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高校等载体的作用,聚焦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专业培训,推动党员干部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其次,加强自我学习。“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8],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专业书籍、报纸杂志、互联网、社交平台、网络App、实际调研等介质,以服务主责、主业、主课为重点,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有系统性地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夯实专业知识,把握专业规律,培养专业能力,提高专业素养,锤炼专业精神,成为行家里手,同时,强化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素养,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学习专业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综合能力。

最后,完善制度保障。制度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专业能力,实现专业发展常态化、长期化的根本保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9],党员干部本领的增强、能力的提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培训,更要靠制度来保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专业培训的长效机制,推进专业训练的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严管厚爱的激励制度,以制度为保障,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结果导向,积极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着力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知识不足、本领恐慌、经验匮乏等问题。[10]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历练广大党员
十年历练,非凡直-10
挫折历练勇敢、行动见证成功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企业汇率避险:在历练中成长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浅谈我国高校青年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组织找你了解情况 千万别做这些事
达达木图乡青年干部的良师益友——记伊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