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
2022-01-01欧莉刘飞
文 欧莉 刘飞
据统计,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2.7%,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不仅中国,其他国家同样存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全球每年因近视防控支出的费用约为2680亿美元。近视防控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近视防控工作有序推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它们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青少年科学、精准近视防控战略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1 助力海量数据采集
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专家、学校、教师、家长、孩子、医疗卫生机构、媒体等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1]。目前,近视防控手段众多,但却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哪种方法最有效,只有通过大数据和大量样本的分析研究,不断修正、优化具体的近视防控干预手段,才能真正做到科学防控[2]。
“互联网+”是基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大数据信息、科学知识资源优化配置和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革新,从而改变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深入和应用普及,大数据、云服务等都可运用于近视防控体系。
2022年7月,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对覆盖全国27个省的310万名6~16岁儿童青少年,就2020全年、2021年9~12月期间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及近视矫正率进行抽样调研。分析显示,2021年9~12月,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同比呈下降趋势,而全国各地近视矫正率逐步提升,大数据为大范围进行近视防控相关数据统计提供了便利;同时,在建立屈光档案方面,传统的视力筛查工作使学生筛查数据存档困难,医疗部门无权威数据,家长无法获取孩子的视力详细情况,对学生视力发展把握不明确,无法精准防治。
利用“云服务”的电子档案系统,可以将视力档案信息发送给学校、家长以及医院和教育部门,以便及时干预学生近视预防和治疗。通过相关的云服务平台,还可以向家长发布教育问卷、教育科普试题、科普文章等。
2 助力制定防控策略
近视多始发于青少年时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加重[3]。近视形成的原因复杂,主要包括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的普及等诸多环境因素,造成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我国近视防控形势严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我国各地区青少年用眼行为、近视现状以及用眼环境的差异等。
这些数据将更好地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地域化地落实国家近视防控工作,还可以为家庭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指导。近视防控研究者可以通过构建“互联网+”青少年视力健康动态跟踪监测平台,研究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4],建立有效的“学校+家庭+医院+政府+社会”五位一体近视综合防控体系,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了解学生视力健康情况,建立青少年数字化视觉健康档案,为青少年视力异常提供预警分析服务。
比如:2016年,温州市为20多万学生建立了完整的视力档案,为300所学校提供视力情况分析及防控建议。2017年,为全市100多万中小学生建立全面的视力档案,确保学生视力档案全覆盖;温州医科大学瞿佳团队通过对温州市110万中小学生的近视普查和大数据的分析显示,新冠疫情前后6个月的行为习惯的变化,可以显著改变学生的近视发生发展和高度近视形成[6]。
另外,在精准防控近视方面,武汉市积极研究探索与实践,通过一套科学、规范的学生视力健康管理体系,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全周期的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构建了智能化视力健康管理平台,从而快速、便捷、高效地推进青少年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2020年9月,蔡司公司与互联网科技公司腾讯通过合作建立了“微信生态服务平台——蔡司近视防控视务所”,该数字化平台通过分享全面的近视防控知识、提供视力测试、屈光发育档案管理和近视风险预测等近视防控管理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近视防控能力和效率,助力降低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3 结语
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状仍不容乐观,近视发生率整体呈现出高发、低龄、进展快的趋势。随着“互联网+”在近视防控体系中的不断创新,近视防控工作将有望更加精准、科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