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1王喜宾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骨科例数微创

王喜宾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河南 邓州 474150)

创伤骨科所接收的患者主要为经胸腰椎骨折、骨盆骨折、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及手足踝骨骨折等,主要是在外力影响下损伤了骨骼所致。以创伤骨科进行分类,主要疾病类型为关节创伤、脊柱创伤、盆骨创伤、四肢创伤,脊柱创伤部位主要为腰、胸、颈,而四肢创伤部位为手、足踝、四肢骨。一旦患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手术风险却存在,有较差的预后,对患者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利用微创技术,较小的创伤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安全、可靠,而且恢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优势较为明显,可达到理想的疗效。本研究主要对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分析对象选择我院创伤骨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析,49例实施微创技术治疗方案的患者归纳为观察组,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31:18,平均年龄为(32.28±2.45)岁(20-60岁),18例患者为膝关节创伤,16例患者为胯关节创伤,15例患者为肩关节创伤;49例实施传统治疗方案的患者归纳为对照组,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33:16,平均年龄为(32.30±2.50)岁(22-60岁),19例患者为膝关节创伤,15例患者为胯关节创伤,15例患者为肩关节创伤,统计学处理2组一般资料中信息数据,不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可比性增强。

2 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在手术前利用支架、骨牵引、石膏对患者进行3-7天制动,之后实施微创技术[1]。例如肱骨骨折,应用神经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仰卧位体位,肩关节外侧肩峰1横指位置为入路,做1个横向切口,切口长度约为3cm,对肌肉进行逐层剥离,对三角肌进行钝性分离,将肱骨暴露出来,复位骨折断端,临时固定应用克氏针,瞄准器与钛板相连,潜行插入三角肌,应用X线C臂对复位进行进行观察,4枚锁定螺钉用于钛板近端,3枚锁定螺钉用于钛板远端,确定良好固定之后,伤口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进行负压引流创造,对伤口进行逐层缝合[3]。对照组则实施传统手术方式,即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患者病情为依据,实施神经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入路选择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切口为弧形,切口长度约为9cm,对肌肉进行逐层剥离,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对头静脉进行注意保护,三角肌向两侧进行牵引,对长头肌腱和肱二头肌进行保护,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复位骨折断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和瘀血,伤口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临时固定应用克氏针,骨折断端应用C臂机进行检查,满意复位之后,内固定应用螺钉和钢板,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对固定方式进行选择,完成手术之后,钢板螺钉是否有效固定应用C臂机进行检查,满意复位和固定之后,对切口进行清洗,置管引流之后,对伤口进行逐层缝合,加压包扎应用无菌敷料实施[4]。

3 评价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优:患者骨折位置应用影像检查结果显示已经愈合,完全没有疼痛感,没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良:患者骨折位置应用影像检查结果显示基本愈合,疼痛感减轻明显,基本不影响生活质量;差:患者骨折位置应用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无愈合,严重疼痛,影响正常的生活[5]。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发生并发症情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49例患者中达到优评价标准例数为22例,比例为44.90%;达到良评价标准例数为26例,比例为53.06%,达到差评价标准例数为1例,比例为2.04%,优良率为97.96%;对照组49例患者中达到优评价标准例数为13例,比例为26.53%;达到良评价标准例数为26例,比例为53.06%,达到差评价标准例数为10例,比例为20.41%,优良率为79.59%,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得以显著提升,2组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x2=8.2947,P<0.05)。

5.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45±0.85)小时、(133.85±50.84)ml、(6.68±1.48)cm、(12.95±2.89)次、(12.20±0.80)天,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6.55±1.22)小时、(227.05±124.58)ml、(10.12±2.55)cm、(30.15±4.58)次、(33.15±4.45)天,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得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得以显著减少,切口长度得以明显缩小,换药次数得以显著减少,2组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t=14.5940、4.8486、8.1672、22.2322、32.4351,P<0.05)。

5.3 2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肿胀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8%,而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肿胀4例,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失败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36%,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x2=5.0178,P<0.05)。

讨 论

创伤骨科中所接收的患者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类型,开放性骨折和四肢骨折为疾病常见类型,经受创伤的患者以关节功能障碍和严重组织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必须及时,避免对预后造成影响。在临床上创伤骨科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而手术方式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技术,然而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却有较大的创伤性,需要承受剧烈的疼痛感,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较大的切口,同时机体会受到手术的刺激,减缓患者康复进程,使得患者治愈时间也得以增加,患者预后较差[6]。另外,患者在手术后也需要承受很大的疼痛感,必须卧床静养,肺部会产生很多分泌物,很难向体外排泄,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甚至有发生全身感染的可能。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没有足够的修复能力,必须治疗及时,采用保证患者的预后。而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骨科创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对传统术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微创技术的运用,降低了手术的创伤性,也将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有效降低,面对手术患者会很好的耐受。微创技术对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骨骼和骨膜造成损伤,对骨折移位可进行有效的预防,对骨折愈合进行促进,对骨骼和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另外,微创技术弹性恢复力较好,维持稳定的骨质环境,对骨折部位张力和压力进行有效抵抗,对形成骨痂进行促进,快速促进骨折愈合[7]。同时,微创技术有利于断端位置新生血管穿透,对其血运情况进行改善,对形成骨痂进行刺激。血运良好可对骨细胞生长进行帮助,对骨不连情况快速促进愈合。并且,微创技术可对创伤位置生理弧度进行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术式相比,微创技术不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同时优化了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换药次数),且2组患者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可见微创技术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另外,可以利用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康复进行促进。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技术可获得理想的疗效,适合大范围应用。

猜你喜欢

骨科例数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