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外宣翻译方法探讨
——以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英译文本为例

2022-01-01曾衍文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音译红色旅游译文

曾衍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商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红色旅游外宣资料供游客了解红色旅游景点相关的自然风景、地理气候、风俗习惯、文化休闲等方面的信息及知识,因此需要首先达到传递信息目的。但是,要满足信息有效传达,需要充分考虑受众情况。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读者是海外受众,译者必须考虑海外游客受众的语言表达方式、阅读理解习惯、文化风俗理念以及心理价值感受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把原文的信息内容及传递的精神内涵得当地翻译成具有一定的可阅读、可理解、可接受的译文,才能成为帮助海外受众接收红色旅游外宣资料传递的信息和内涵的工具,而不是成为海外游客的阅读障碍或阅读误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的正确选用是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 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方梦之认为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是分层次的,主要分为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层。宏观理论是核心理论,主要研究翻译原理,包括翻译研究的本体论、价值观、方法论、认识论、范畴体系等。中观理论主要研究翻译模式、模块、框架、方案或策略,一般以翻译策略为代表。微观理论主要研究翻译方法或翻译技巧,是中观理论研究的具体化或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宏观理论制约中观和微观理论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而中观理论的翻译策略决定着微观理论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1]。

另一方面,方梦之教授指出,由于翻译方法(Method)和翻译策略(Strategy)有着连接密切的天然关系,学者们并没有明显地区分两者,反而常把两者混在一起交替使用。同样的一种翻译做法,部分学者将之归类为“策略”,而另一些学者可能把其划分在“方法”类别中;也有部分学者在表述中偶尔兼用“策略”和“方法”来表示同一种翻译技巧或做法。例如巴斯奈特在归纳勒菲佛尔的译诗见解时,同时用了Methods(方法)和Strategy(策略);而勒菲佛尔译诗中的七种“策略”在我国传统译论中称为“方法”[1]。

由于红色旅游资料的外宣翻译具有多种角色,属于跨领域的综合研究范畴,包括旅游领域、翻译领域、外宣领域等。例如在红色旅游资料外宣翻译过程中,作为译者,需要有意识地通过红色旅游文本资料的翻译来传播我国的红色革命精神和意识形态,可以采用中观理论“异化翻译策略”下的微观理论对应的“音译”或者“意译”等方法进行翻译;也可以适度采用中观理论对应的“归化翻译策略”下的“增译、减译、编译、改译”等手段进行翻译,传播我国红色文化及其主流意识形态。因此,笔者倾向于采用方梦之教授的应用翻译理论的层次论,把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分别归类在中观和微观进行细化的单独研究,期待获得更加细致的研究效果。

2 红色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译方法

2.1 直译与意译

2.1.1 直译

直译尽可能忠实原文,是最接近原文的翻译。 直译的译文基于原文的内容、形式、行文结构、语序等进行“依葫芦画瓢”,把原文的形式和句子顺序几乎全部保留下来。除了形式结构外,直译的译文中还包括源语言的文化特征,即保留其“原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部分学者认为,直译的特征包括:以“句子”为单位,原文有多少个句子,译文也应该有多少个句子,而且每个句子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对句子进行拆分或合并;从词汇翻译来看,直译的译文一般不采用“转义”,以免导致译文的表达出现误导;在不改变句子数量和顺序的前提下,句子中的词序以及句子内部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次序可以合理调换[1]。在红色旅游文本英译中,对于红色革命历史事件的叙述、红色革命场所的概况介绍等都是客观信息,可以采用直译来介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情况以及传递革命场所的设立时间、占地面积、布局功能等相关信息。

例1: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关于广东人民在红色革命初期广州成为国民革命运动中心(第四单元)的介绍中,采用的就是直译方法。介绍原文共有三句话:“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决定改组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广州成为国民革命运动中心。”,译文也采用三句话:“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held its third national assembly in Guangzhou,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up the 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 In 1924, Chinese National Party held its first national assembly in Guangzhou and decided to reconstruct the National Party, symbolizing the star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Part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Guangzhou became the center of national revolution.”译文的句子跟原文对应,没有任何的修改。译文中也没有采用任何传话式的“转义”,保持译文跟原文表达信息上的一致性。在译文的第一个句子中,译者在完成主句翻译后,用了一个现在分词短语“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building up the 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跟原文“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在语序和句序中均一一对应,完整诠释了“直译”方法的恰当应用。

2.1.2 意译

意译是相对直译而言的,重点不在于译文与原文的语言形式、文字表达顺序等方面的一一对应的翻译,而是可以使用与原文相近、相似的表达形式,把原文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对应地表达出来,即通过文字表达上灵活合理的改动,注重原文内容意思的传达。这样,译文虽然失去了原作的形式,但依然忠于原文,与原文的风格相近。需要注意的是,意译的使用不是为了特意改变译文的形式,改变译文的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

例2: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第二单元关于康有为在广州宣传维新变法的文本资料“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培养维新变法人才”中,译者对于“维新变法”没有把其看作是一个文化专有名词而使用直译方法,而是在译文“KangYouwei opened up to Wanmu Cao Temple, recruited and lectured the students and educated them to be the pioneer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中,把“维新变法”所倡导的政治改革和提倡科学文化通过意译方式“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告知海外受众。

2.2 增译与减译

2.2.1 增译

顾名思义,增译就是通过添加一些单词、短语或句子,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部分增译是从中英语法规则的差异性出发,为了适应英语的语法规则和语言表达习惯而采取的翻译方式。增译,更多地是对原文中一些独有的文化信息,在翻译时需要额外补充相关的信息,用于原文文化专有项的补充解释,以弥补由于原文的文化缺省表达而导致译文读者无法准确获取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帮助译文读者对原文进行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尤其是外国受众对我国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了解严重缺乏,对于部分我国群众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或缩略词,在原文中都基本通过“缺省”处理,译文如果只是直译或音译,便会使外国受众无法理解到位,也就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要求,这就需要增译来帮忙,把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部分补回来,给外国读者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具体含义,包括“释典、释古、释专、释义、释疑”[2]。

例3:“三光政策”的译文就采用了增译:“Three Alls Policy”(“Kill All”,“Burn All”and “Loot All”), a brutal and inhuman policy implemented by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against China in the anti- Japanese war。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队对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而这个专有项“三光政策”在我国的读者心中都是非常明白的“杀光、烧光、抢光”,因此无需过多解释。但是,外国受众是不了解中日战争中这样的一段历史或者是侵华日军的具体恶行,因此,需要对“三光”政策的翻译后再补充具体的内容进行解释和介绍,才能做到原文和译文对等。

例4: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关于洪秀全早期反清活动(第二单元)的内容“洪秀全在花县创立拜上帝会,进行反清斗争,后来领导金田起义,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期间,广东天地会发动洪兵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所对应的译文“HongXiuquan first established the God-worship Society in Hua xian County (now the Huadu City) to stage the fight against Qing Dynasty. Later, he held the Jintian Uprising and founded the Taiping Heavily Kingdom (1851—1864) in Nanjing cit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Guangdong Heaven and Earth Society also staged the Hongbin Uprising, which gave the Qing Dynasty a heavy blow”中,对于旧地名“花县”的译文“Hua xian County”和洪秀全创建的“太平天国”的译文“Taiping Heavenly Kingdom”均进行了增译,分别补充了“花县”对应的现代地名“now the Huadu City”以及太平天国对应的公历年份(1851—1864)。对于我国受众来说,大概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但是对于海外受众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需要增加公历年份让海外受众明白。

例5:在第二单元关于康有为在广州宣传维新变法的文本资料“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培养维新变法人才”对应的译文“Kang Youwei opened up to Wanmu Cao Temple, recruited and lectured the students and educated them to be the pioneer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中,笔者认为“万木草堂”的译文“Wanmu Cao Temple”,翻译不到位。首先,“万木草堂”其实是康有为租借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邱氏书室”的部分房舍作为临时的讲学堂;其次,“草堂”主要用于形容学堂临时设置,比较简陋,因此,译文中的“Temple”选词不妥。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temple”的解释为“A building used for the worship of a god or gods, especially in religions other than Christianity”,而学堂并非寺庙,不宜用“temple”。笔者认为可以用音译“Wan Mu Cao Tang”,让海外受众知道这是一个专有名词,然后在后面增译“Wan Mu Cao Tang(an academy or an institute)”,这样海外受众联系下文,对于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的内容就能明白,也了解了广东人民为革命所付出的努力。

2.2.2 减译

减译跟增译相反,是对原文内容进行少译来保证译文读者对原文内容和意思表达的准确理解,也就是采用了“Less is more(少即多)”的翻译理念。首先,从语言特点来说,汉语强调“意合”,句子结构相对松散,描述性语言较多,上下文句子之间的联系大多是隐性意义上的结合。而在内容表达上,可能存在多次重复表达对相同内容进行强调,也喜欢引用一些名言、诗词、典故等提升其感染力。而英语的语言特点是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句子结构,简洁明了地介绍实用性信息。红色旅游文本中存在不少名言、诗词、典故,如果对其进行一字不落的全文翻译,先不说“名言、诗词、典故”的翻译本来就难,仅仅把里面包含的意思都一一表述出来,就需要不少篇幅的译文,很可能导致这些“名言、诗词、典故”的译文部分超过正文部分;而且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外国人来说,这样的译文没有任何的意义,只会出现“喧宾夺主”的不良影响,根本发挥不了帮助译文读者理解的积极作用,反而产生“吃力不讨好”的效果。因此,宜采用减译法灵活地对部分原文文字进行删减,只保证主要内容的传送。但同时,也要注意删减内容的把握度,原文主干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保留,只把一些语义重复表达的词句、非实质性内容、浓墨重彩的修辞渲染进行压缩、合并、弱化,使原文的主要内容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传递更加快捷、易懂。

例6: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介绍资料中,第一单元“广州反对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后,广州人民反租地、反入城,抗击英法联军的斗争,表现了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其译文如下:“The Guangzhou battle against the British Opium War ushered in China's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San Yuan Li people's fight against British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glorious chapters of China's anti-aggression history. Since then, Guangzhou people's fight against land-leasing, city-entering and British and French joint military forces embodied the patriotism of braving the suppression and brutality.”在译文中,把抗击手段“反租地、反入城”通过直译翻译成“against land-leasing”和“against city-entering”,并且与“against British and French joint military forces”处于并列关系,容易让海外受众误以为反租地和反入城并不是针对英法,而是针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和组织。再者,“反租地、反入城”作为手段,处于次要地位,仅仅作为抗击英法联军的斗争运动形式之一。而且译文“land-leasing”和“city-entering”并不能帮助海外受众获取到抗击英法联军斗争的背景信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广州成为商埠,但没有规定外国人可以进入广州城居住。后来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租地建房和贸易,激起民愤,于是广州人民发起“反租地、反入城”的抗击斗争。如果把此背景信息作为补充内容,采用增译的话,将会出现内容过多,“喧宾夺主”,笔者认为更好的做法是把这两个抗争手段采用减译,把译文改为“Since then, Guangzhou People's fight against British and French joint military forces…”即可,给海外受众提供简洁又明了的信息。

2.3 编译与改写

编译与改写,都是相对灵活的翻译方法,目的均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促进国外受众对译文的理解。由于中外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编译或改写,把原文所呈现的内容及传递的信息以国外受众更能接受的表达形式进行展现,符合外国受众的阅读习惯和理解需求。

编译是对原文进行舍形取义的编写及翻译。在编译中,变化的不仅是形式,在内容上也可以进行必要的重组或改变。在编译中,译者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分类、筛选、摘取、重构、理顺及整合的变通操作,也就是把原文在译文中进行新的“编码和解码”,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及传递信息的接受度[3]。同时,编译的译文在文体格式和形式表现上也发生改变,无需拘泥于原文的行文格式。编译特别适用于把中文的松散式语言和意合为主的短句句群进行“重组”,变为以“形合为主”的主干结构清晰、句子逻辑明确的英语表达形式,既忠实原文的内容,又能确保原文信息的有效传播。关于改写,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对“rewrite”的解释是“to change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written, especially in order to improve it, or because new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根据词典解释,“rewrite”的关键词是“change”“improve”和“new information”。因此,所谓“改写”,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要么增加新的信息,要么把原文进行改变,以便获得更好的版本。对于改写翻译来说,译文的根本是原文,译者需要忠实于原文进行翻译,这是最基本的原则。那是否就无法使用改写了呢?笔者认为,“增加新信息”的改写与勒菲佛尔所认为的“改写”比较接近。勒菲佛尔的“改写”理论认为,“改写”需要遵循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并且受限于译入语文化的诗学规范制约,以某种方式对源语文本进行重新解释、改变或操控[4]。因此,与原文对比,在改写中增加的新信息就包括了译入语的意识和操控。但是,勒菲佛尔的改写理论主要应用于文学翻译领域,因此强调了诗学规范以及来自赞助者等的操纵影响。由于红色旅游文本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笔者在这里所提及的“改写”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所保留”的改写。保留下来的是源语文化的意识形态,不用完全遵守译入语的诗学规范,只需尽可能地把需要补充解释的内容适当地融进译文中,使译入语读者对改写译文的理解和接受更加容易。

例7:以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关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州人民打败国民党从而解放广州的介绍(第七单元)为例,原文:“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广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和平民主运动,组织武装,参加解放战争,配合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广州的解放。”对应的译文为“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JiangJieshi launched the civil war with the help of American Imperialism. But the people of Guangzhou organized the peaceful democratic campaig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participated the liberation war. They co-operated with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and welcomed in the liberation of Guangzhou”。原文中第二个句子特别长,包括多个松散式的竹节衔接,“开展和平民主运动”“组织武装”“参加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迎来解放”,需要译写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树干型”意群。在译文中,把“配合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广州的解放”跟前面内容分开,另起一个句子,使译文意群表达更加清晰和集中。除此之外,原文中有不少敏感信息和文化专有项,包括“帝国主义”“组织武装”“反动统治”等。考虑到海外受众对于国民党的立场与我国人民对于国民党的立场和角度不一致,如果对原文中具有我国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说法进行直译,将可能引起海外受众的反感。因此,笔者建议重点放在事实的客观陈述上,译文可以对原文进行删减整合,使用基于事实的中性词或说法进行编译或改写为“After the succes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Chiang Kai-shek launched the civil war with the help of American Army. But the people of Guangzhou organized the peaceful democratic campaig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participated the liberation war. They co-operated with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and achieved the liberation of people in Guangzhou”。

2.4 其他方法

基于一切皆可译的观点以及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语言表达差异的实际情况,而且从常规翻译概念来看,部分差异已到了不可译的地步,于是,邱懋如教授提出“零翻译”作为翻译手段,通过对“源语中的词语故意不译”(即克服语言差异的省译)以及“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翻译源文的词语”(即采用音译或移译),从而满足可译性原则[5]。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更加倾向于缩小“零翻译”的内涵,把“音译”从“零翻译”中抽取出来,保留“移译[6-7]。由于世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各国语言中都有不少来源于其他语种的外来词及借入词,李丹认为在当前多模态时代,零翻译就是把源文进行“原形移译”,也就是将源语中的内容和用词原封不动地移入译语的全译方法[8]。笔者也认为“零翻译”可以应用于原文照搬的移译,即对原文不进行任何的翻译,而只是把原文放进译文中。而“音译”是根据原文的读音进行翻译的,应该与“零翻译”分离。

音译通常用于原文中的人名、地名以及源语与译入语之间存在的语义空白,即译入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例如我国岭南地区的特色水果“荔枝”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馄饨”的英译就是采用了音译“lychee”和“wonton”。在音译上,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翻译的影响,从上述音译可知,“荔枝”和“馄饨”的英文音译更加接近粤语的发音而非普通话的发音,英文单词的拼写采用的是韦氏拼音法拼写,这是由于粤港澳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以及与外国文化交流的窗口,很多具有中国独特语义和文化的词语均经过流行于粤港澳地区的粤语方言对外传播。在我国红色革命历史上的多位人物的英语音译,也是采用韦氏拼音法,并且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译名,广泛在海外流传和使用。例如孙中山、蒋介石的音译分别为“Sun Yat-sen”和“Chiang Kai-shek”,广东的英文英译“Canton”比普通话拼音“Guangdong”在海外的使用率更高。在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英译文本资料中,孙中山的英文译名采用的是韦氏拼音法“Sun Yat-sen”版本,而蒋介石的音译采用的却是中国拼音版本“Jiang Jieshi”,而蒋介石的姓名音译在国际常用的是韦氏拼音法的“Chiang Kai-shek”版本。又如,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第一单元介绍中,“国民党”的英文翻译为“The Chinese National Party”, 但是“国民党”已有一个国际常见的韦氏拼音法音译版本“Kuomingtang”(缩写“KMT”),因此建议广东省革命历史博馆对于国际著名的人、事、物介绍或提及时,如果已经有国际惯用的韦氏拼音版的音译,应该首选该音译版本,无需另外使用其他翻译版本,以免给外国受众造成不清晰的信息传递,误以为是不同的两个人物或两件事情。

3 结语

作为旅游资料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主要功能是有效传递信息以及感染受众,引导其行动。因此,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译文的可视性、可读性应接近于目标语读者,也就是海外游客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阅读习惯、心理感受等。译者可以基于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通过相应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与意译、增译与减译、编译与改写、零译与音译等,缩减译文与目标语读者的距离,清除译文与读者之间的阅读障碍,提高原文信息的传递效率,达到红色旅游资料的外宣功能。

猜你喜欢

音译红色旅游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弟子规
弟子规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