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检视和路径研究*

2022-01-01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虹飞

区域治理 2021年29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现代化村民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虹飞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等数字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为现代社会经济治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和方式,它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过程中也加剧了我国现代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性发展。如今,如何充分利用这种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特点和优势真正推动和促进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变革,尤其要求我们能够在充分认识和肯定它们优势的基础上探索缺口,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措施,才能使信息化技术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农业和城市社会发展的要求,彰显其强大的社会效应。

一、现代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优势

(一)治理主体由一元转向多元

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三治融合背景下,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嵌入数字化信息共享工具使村民更好了解区域内信息传播,打破原有信息垄断、信息闭塞之局面,推动了政务公开机制的完善,为村民参与政治生活打通重要渠道,提升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响应能力和积极性,增强普通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使政府权威与乡村村民权威相结合,健全了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从此乡村治理主体不再是单一政府管理和区域内部分人责任,多元主体治理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村民对政治生活参与感和认同感增强,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

(二)治理方式由经验转向数据

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乡村治理过程更具科学性及权威性。在传统乡村治理过程中,多数治理者只是对本地长期发展以来出现的社会表面问题进行研判,惯于事情发生后寻求应对策略,以传统普遍性标准化规章制度处理本地特殊化问题,从而制定相应单一问题解决规则进行事后补救。而现代化技术手段下,乡村治理通过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主动预测发展趋势,使政府决策能用数据说话,从而使社会问题和矛盾能控制在小范围内及时解决,促使乡村治理科学决策,快速应对。

(三)治理对象由笼统转向精准

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乡村治理对象更具针对性。“大数据时代可以从乡村众多数据中寻找到有利于良性治理的有价值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使政府决策能够有数据说话。”[1]在乡村治理中,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获得大数据,可以对该区域范围内的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社会矛盾和资源进行整体研判分析和整合,并针对具体人群具体问题做出有效应对措施,减少物力人力不必要的消耗,精确化对口待治理对象,使乡村治理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以此提升乡村治理效应,形成高效服务,精准治理的目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治理带来的现实良好体验。

二、现代化技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现实挑战

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其信息化治理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重要问题,线下与线上的交融发展使得信息化治理方式面临诸多阻力,这些阻力既来自治理主体,也来自于信息化建设中的客观实际需求,同时也与政府行政化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

(一)硬件性挑战:硬件配备设施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需求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手段极大丰富了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大大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硬件设施配备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支撑。但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下,硬件设备问题成为乡村信息化推进的首要阻碍,根据2018年发布的《统计年鉴》中《互联网主要发展情况》表明,2014年至2017年,城市宽带接入情况增速较快,农村宽带接入情况增速较为平缓,城乡宽带接入增速仍存在较大差距。宽带接入情况较为直接反映出设备在农村中的使用情况,基础设施设备的缺失,制约了农民信息获取渠道,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数字化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阻碍。

(二)空心化挑战:人才缺失严重,技术操作力不强

现阶段我国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村民自治,自治的主体是村民为主,政府为辅。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稍有学识的中青年选择在城市谋生,后代也在其引领下大多选择城市继续生存,因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在城镇化浪潮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显著[2]。在这种状态下,乡村治理的主体大多是不愿离开故土的中老年人,虽熟知本村发展基本情况和村民详情,但受客观因素制约,他们采用更多的是传统行政化管理模式和发展经验,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不强。尽管作为村干部,他们有自觉学习和适应新发展方式的思想理念,但信息化技术终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加之治理主体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从而在信息化治理方式下导致办事效率不高,由此这些群体在信息化治理过程中被边缘化,更有甚者对之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在刚摸索一个老技术的同时,新技术的出现使工作人员学习负担再次加重,而基层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事务繁杂,难以抽出大量时间不断接受新事物更替,这些都对信息化乡村治理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行政化挑战:政府威信力不足,政策实施效率不高

公众对政府信任感缺失,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群众不配合,从而政策落实效率低下。基层政府数据开放不足,影响了农村社会力量的参与[3],部分基层党政部门在乡村治理中,由于基层人员思维定势,习惯处于数据掌握的优势地位,因此造成政务数据公开度不足,数据开放不足导致农民不能直接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情况,从而使政府与群众信任感逐渐退化。加之现代化技术作为一种新信息技术手段,乡村群众对此还较为陌生,因此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也不断减退,对新技术的手段的应用便会呈怀疑观望态势。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主导者和推动者是当地村民,一旦形成对政府的不信任以及对新技术手段的抵触的思想状态,都会直接导致基层决策实施的难度及速度。这种决策实施效率低下难免造成群众对政府信任感缺失的恶性循环,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威信力难以在群众中建立起来,新基层政策在乡村治理实施效率低下。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补齐信息化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支持乡村基础设施与服务终端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乡村互联网建设普及率,强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观念,构建城乡一体的信息化基础配置;二是优化互联网服务优惠机制,加大政府对互联网运营商在农村地区建设基站的支持,吸引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加入乡村现代化基础建设中来;同时,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等政策促进信息化服务终端普及,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三是不能忽视偏远地区互联网建设,偏远地区信息更加闭塞,群众思想观念开放度和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因此现代化乡村治理中也最容易被忽视。“‘效率’与民本冲突时,‘民本’优先,不能让任何村民在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期就被落下。”[4]尽管在偏远地区建设配套设施成本较高,但在群众利益与成本相冲突时,群众利益始终应被放在首选之位。

(二)鼓励高校技术人员回流

一是鼓励高校技术型人才回村,加强政策引导。基层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外资,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引进青年人才回流,推动城市人群到农村创业就业。二是充分利用当地高校资源,对村民群众进行数据思维渗透,提高村民素质,普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尤其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性能力的培养,强化数据思维,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使干部及群众切实体会到大数据对社会生活带来的便利和高效。三是建立健全人才信息交互平台,实时收集地域内人才动态需求,使信息交互更加及时有效,对有意回乡建设的高技术人才及时给予社会引导及经济支持,以此达到人才资源整合及精准化对接需求的目的。

(三)形成政务公开的决策机制

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是长期累积的过程,要增强村民对政府权威性的认同也必定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现代化乡村治理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的特点,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情民意,为正确制定乡村决策制度提供基础依据。一是强化政府人员服务人民的观念,加强对基层管理人员思想意识领域思想教育,提升政府人员服务意识,打破“数据垄断”壁垒,将自身放在人民群众同一高度,平等拥有大数据知情权。二是优化数据开放不足问题,激发农民参与政府决策积极性。现代化技术手段下形成开放的治理格局,全体公民有权知晓发展数据,加大数据开放是数据信息共享的首要前提,村民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时准备了解政府动态和决策,使得村民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增强。第三以平等对话形式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将国家政策及时告知基层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对于村民给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落实到位,采用“开门协商”寻求群众利益“最大公约数”,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个人参与政府决策的有效性,以此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现代化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