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间文学中爱国主义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

2022-01-01钱东晓孙家栋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民族文化

钱东晓,孙家栋

(1.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2.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不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民间文学发端于民间,群众基础深厚,有利于培育和加深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精彩纷呈的各民族民间文学,是多民族国家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

一、民族文化、民间文学及爱国情怀

(一)民族文化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是血脉和灵魂。历经数千年历史积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强盛往往以民族文化的繁荣为支撑。中华文化历经劫难而薪火不断,散发出愈加旺盛的生命力,拥有持续稳定的民族文化是重要内因。

经济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猛烈冲击,资产阶级思潮甚嚣尘上。在意识形态建设的战场上,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民族文化有力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涵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民族文化凝心聚力,对推动民族复兴伟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炎黄子孙,强化国人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民间文学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艺术地、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呈现形式。文学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按时间分为古典、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把文学分为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则是按文学创作的主体来划分的。

民间文学来自民间劳动人民,具有流传性、口头性和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是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并反映他们生活、观念和感情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是人民的集体创作,渗透人民的集体情感,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天文地理、民风民俗和人情世故。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民间文学可以是高雅的史诗、故事和歌谣,也可以是散落各地的民间说唱、民间小戏,包括内容比较固定的远古神话和传说,也可以是口头文学形式的谚语、歇后语和谜语等。当然,文字作品的民间文学是主流,但口头民间文学也富有强大的生命力,遍布于人类生活各时空。

(三)民间文学、民族文化与爱国情怀

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土壤,后者是前者的反映。爱国情怀则是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的共同主题。

从承载内容看,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都是民族意识的积淀,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从功能作用看,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都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民间文学孕育于人民又哺育后人,民族文化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总汇。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都关乎民族的内聚力,对民族优秀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是民族发展和民族续存的土壤和柱石。

民间文学集中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体现劳动人民独特生活情趣,在内容上是生活的、大众的和民俗的,是最古老也是最年轻的民族文化表达形式,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

二、民间文学的爱国主义资源及价值分析

(一)民间文学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民族文化的发展遭遇各种瓶颈和威胁。国外错误思潮严重侵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有些孩子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知之不多,却乐于过洋节、吃洋餐。人们的内在信仰体系受到外来文化的空前影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重建国人文化自信成为当务之急。

民间文学能够胜任文化传承重任。民间文学中的很多传说和故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递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以民间文学为抓手强化民族精神建设,是提高民族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举措。很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作品很好地传播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比如夸父追日,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表达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精神千古流传;神农氏尝百草,反映了舍己为民的大无畏精神;阿凡提和济公的文学形象则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勇敢。许多爱国题材的民间文学,采用故事、歌谣和谚语等灵活的形式,易于传播。虽然篇幅短小,但节奏明快、含义深刻。

(二)民间文学有益于培养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是关于民族认知系统在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趋同。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就是民族认同的结果。换句话说,民族认同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基础。有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才会产生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感,从而产生践行民族道德规范的动力。民族认同感是个体产生爱国德行的基础和原点,是支撑爱国主义行为的源泉和动力。民间文学滋养人的灵魂,影响个体内心世界。很多人在自己一生的经历中,通过活学活用民间故事,重建与国家和民族的联系。[1]

民间文学可以让人们通过具体而生活化的文学体验,培育现代人的“情商”。学校教育往往只注重智力发展而忽视了情商的培养。而通过阅读民间文学激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提高对道德规范和道德情操的感悟,以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培育爱国情怀。

(三)民间文学有益于活跃民族传统文化

民间文学包括史诗、故事和传说等国学经典,也包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和美术等。甚至民间节日也可以作为民间文学的补充形式,普遍存在于祖国的各个地方。以民间文学形式出现的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和节日呈现,与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民间文学一起,构成民族文化传播的立体系统。丰富多彩的文学表达形式对于活跃地方文化、熏陶民族情感、构筑家国情怀都是十分重要的。民间文学及其补充形式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中国民俗学家周作人早在1919年就表达过对中国民俗学发展系统的主张。他详细梳理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脉络,研究民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平民生活与国民文化、小品文的民间文学价值等,为民间文化发展做出早期贡献。[2]他后来曾要求《歌谣》周刊对“方言成语当加以解释”。他认为“歌词文俗不可加以润饰”“俗字俗语不可改为官话”等,可见其把民间文学纳入民俗学研究的主张。[3]

(四)民间文学的知识普及与民族教化功能

由于民间文学分布时空的广泛性,其对教育普及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相当长的时期内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传承方式是广大劳动人民对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尧舜禹的故事传说、节气变化及农作物播种规律认识的传承、河水涨落及灾害预防知识的流传,往往都是缘于民间文学方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和范围内,通过民间文学实现了对天文地理和风俗习惯等人类基本文化知识的传承,民间文学成了国民教育的手段和内容。马林诺夫斯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故事、历史、格言和谜语都是艺术和知识的混合物。

于民间文学所能影响之处,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社会性教育。对人的自身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影响。民间文化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的“根”和“本”的作用,包括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念、审美理念等“根本”内容。特别是对于民间生活来说,渗透着传统文化的伦理常道、承载着民族情感与精神的民间文学是最好的“民间历史教科书”。民间文学让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成为榜样,使优秀文化代代相传,使古老智慧得以流传。

爱国情怀养成和故乡情结培育是民间文学民族教化功能的重要体现。盘古、女娲、大禹、妈祖的故事传说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民族起源和民族历史的解说,培育爱国爱家情节。民间文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民族情感,提高民族认同感。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学还有助于培育故乡情结,河洛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等各有特色。同样是人类的混沌出世,汉族、水族、阿昌族、布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和傣族各有自己的传说;同样是盘古开天的传说,汉族有《五运历年记》、彝族有《梅葛》、白族有《创世纪》等不同的版本。通过民间文学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另外,不同地域有各自的民族节日,节日情怀有助于提高民族归属感,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传递爱家爱国感情。人口较少的锡伯族历史上多次迁徙,但锡伯族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信仰等通过民间文学传承得到很好的保存。[4]

民间文学有利于培育国人文化自信。民间文学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通过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核心的理念,实现培育文化自信的效果。民间文学体现的生态意识和生存智慧,体现远古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阐释了古人的生态伦理观。民间文学承载的“和”“合”观念和人文情怀对人的自身修养具有启示意义。在弘扬优秀文化过程中,民间文学值得进行充分的演绎与重构。[5]

民间文学传承对于民族团结的意义,在于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和沟通中因为相同的文化渊源而找到共同点,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情结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风雨同舟的内在基础。

三、民间文学爱国主义资源价值的开发路径

(一)民间文学教育和传承的顶层设计

很多民间文学富含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蕴含爱国与奉献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和根源。在祖国和民族的危难时刻其凝聚功能和作用不可替代。开发和运用民间文学的时代价值,要有顶层设计,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可以是教育机构也可以是宣传机构,聚焦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当前我们的社会面临挑战和风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凝聚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挺过紧要关口的关键,也是我们早日实现复兴伟业的关键。时代呼唤着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用民族精神融合时代精神,在凝聚力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民间文学的智慧建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总结,开发和运用其中的时代价值意义重大。政府和很多学者关注民间文艺,为民俗学、民间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融合建设不断努力。[6]

民间文学的顶层设计要着眼于民族文化存续。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原有“土壤”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把时代最需要的精神融入民间文学,用科学理论、先进文化和正确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把文化意识转化为治理效力,从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势中谋划传承和重构的顶层设计。用国家制度规范文化创新的过程、原则和方法,整合民间文学的发展和传播渠道,打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影响渠道,推动优秀文化回归寻常百姓的生活。在文化政策制定上,实现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全国一盘棋,保证文化创新持续性。

民间文学的顶层设计要鼓励对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学素材进行挖掘和再造。过去的文学史思维上存在着两个层面的缺陷,要么把整体的文学史看作是地域文学史的总和,要么是认定地域文学史只有在整体文学史中呈现才显重要。这两种偏见不利于地域文学的认识和处理,为地方的民间文学发展制造了多种局限。鼓励不同地域重构自己的文学结构,实现“地域文学”到“地方路径”的转换。鼓励采取地方路径,去挖掘吸纳“地域文化的内部视野”。[7]从当地文化特色入手,使民间文学传承内容与生活相关联。在古老而美丽的地方传说基础上,培养对家乡、对民族和对祖国的热爱。

民间文学的顶层设计中,需注重功能价值的引导。弘扬传统文化的内容功能导向至关重要。民间信仰避免陈旧芜杂,只有经历一番打磨才能体现民众实践的自洽逻辑,在保存民间特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服务人民文化事业。[8]

(二)民间文学教育和传承的场域设置

随着城镇化、都市化生活方式的推进,流传于底层的民间文学的传承面临极大威胁。民间文学面临着传承与传播的困境。从纵向发展看,民间文学的代际传承出现断层,主要原因就是年轻人不断走出传统的山区和农村;从横向传播看,传统民间叙事的公共空间日渐萎缩,主要原因是现代生活方式形成的空间私密化;从认知结构看,一些民间叙事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原因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基础发生了改变。[9]以民间文化组成的民间故事为例,民间故事对于群体团结、文化传承和价值建构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的民间故事普遍面临着传承动力不足、传承人渐少问题,严重影响了民间故事的传播与传承。[10]需要现代人主动创造时机和场合,让民间文学在人们生活中再现,可以换一种形式存在,或者换一种场域展演。

民间文学教育和传承需要一些基本要素的共同参与。传承场域和传承人是两个基本要素。就传承场域来说,互联网及其衍生品等新媒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民间文学传承渠道或场域。新媒介使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削弱,变异性增强,集体性消解。就传承人来说,民间文学传承人出现分层和分化现象,随着各种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出现了很多地方文化代言人,民间文化传承出现职业化倾向。但是,遍布人类生活时空的民间文学之传播,还是要由人民大众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民间文学的生命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民间文学体现的知识、价值和道德信仰体系的需求仍在,只要这种需要没有削减,民间文学就会保持旺盛生命力。传承场、传承人、传承内容都有新特点出现,这要求我们适当调整对策,以便更好地传承民间文学。

要发挥好民间文学经典传承场的作用。民间文学的神话、史诗和传说等的传播,常常出于祭祀或某种仪式需要,按照严格规程,由祭师或其他专门人员导引或主持,遵循特定内容和程序进行。在民间,文学经典传承场容易受到时代观念变迁的影响,演述人和受众是其中的稳定因素。应鼓励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演述人角色,避免演述场域的断流。在传统传承场中,火塘、庭院、田间地头、街头巷角、墓地、祭场等都可以成为传承场所。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民间文学的传承场域不断扩大,传统形式逐渐被新的媒体形式和新的展演形式打破进而取代。口耳相传为主的传统民间文学形式——民歌、谚语、笑话、故事等,借助新媒体,更多地以文字、图画甚至影视形式传承,民间文学知识传播加速。但是加速传播后的民间文学,对于其发源地的广大山区和农村,影响仍然有限。

而对于广大的新兴城镇甚至大都市的人们来说,也仍有民间文学传承的需要和空间。民间文学的传播场域当然更多地让位于图书和影视。书面介质在民间文学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技术进步和艺术形式多样化,民间文学呈现方式必然愈加多样化,诸如广播电视、各类舞台、各类课堂、各地的导游资料中。民间文学数字化可以得到更大的网络效果,智能设备和网络终端都成为民间文学传承的重要场域。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民间文学创新发展在内容上的质量和方向,使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正确而科学地进行“传”和“承”。

民间文学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我们要合理利用民间文学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三大支柱,全民参与,构成完整的教育结构系统。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很多民间艺术家集民间文学创作者、传播者、保存者和发扬者等多种身份于一身。要发挥这些民间艺术家的独特作用,让他们发挥专长,根据不同类别故事的特色,巧妙而高效地传播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优秀的讲述者能够借助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表达思想主题,感染和教育听众。

(三)民间文学教育和传承的创新转化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5G时代,民间文学有了更好的传播平台。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其情感和趣味常常是人们运用影像传播呈现民间文学的考虑内容。[11]同时,民间文学的创新发展空间需要打开。民间文学发展的新空间设计,要融合民族文学的艺术标准,也要立足价值追求,从爱国主义情感培育高度思考民族文学的建构和布局。[12]

民间文学创新中,注重培养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中华精神,立足民族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进行创新转化。神话故事中哪吒的形象与事迹仿佛早已定型,但由饺子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敢于立足时代,确立中华民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力图扭转命运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赋予哪吒以新形象,也喊出了很多人内心的潜台词。[13]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民间文学传承注入动力。今后的民间文化发展仍然以民众生活为中心,以口头语言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活化传承为方向,把民族传统融入当代社会生活,赋予民间文学以新的生命和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其潜藏的巨大能量。[14]近些年来民间文艺发展的历史也证明,其概念、价值以及基本特性都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科学重构和积极建构不失为发展民间文化的良策。[15]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民族文化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谁远谁近?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