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征程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路径探析*

2022-01-01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荆蕙兰贾颖

区域治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育人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荆蕙兰,贾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发展之路,这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征程的大背景下,《纲要》课程改革应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坚持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直面时代要求,三点同向发力,积极探索高水平育人机制,着力打造高质量育人阵地,精心培育高品质育人队伍,推动纲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构建高水平育人机制

建立全方位育人机制既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新征程上高校思政课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纲要》课程建设应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探索构建高水平育人机制,围绕多元主体协同、多维学生评价、多点教师考核方面全面发力。

(1)协同联动,多元主体盘活“一盘棋”。高校应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地方部门贯彻落实、各院系严格执行的相关要求,全员一条心,上下贯通形成育人合力。加强全国宏观指导,适时开展各高校《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督察工作,并及时发布改革意见和建议;强化地方统筹管理,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建立省委、高校、院系三级听课制度,邀请资深专家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指导,确保指导工作覆盖全体教师;落实高校主体责任,成立《纲要》课程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发挥评估、监督、培训等作用,顶层设计教学任务,统筹管理教学改革。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多元协同,多层递进,提升《纲要》课程改革质量,推动改革落实落细落深。

(2)守正创新,多维评价打破“一把尺”。建立科学客观、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是新时代下《纲要》课程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纲要》课程同其他思政课相通,根本目的不是考试,而是通过一系列教育与引导,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端正其政治方向。高校应坚持守正创新,不拘泥于传统考核方式,打破“一把尺论英雄”,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将除教师之外的群体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创新考核方式,文艺作品、社会实践报告、红色影片观后感等作为考试参考项,推进评价内容多维化;坚持自评与他评并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促进评价方法多样化。多维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兴趣,营造乐学向上的学习氛围,进而推进《纲要》课程改革实现新进展。

(3)举旗定向,多点发力守牢“一条线”。“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纲要》作为思政课体系中的核心主干课程亦是如此。《纲要》与历史学专业课程有较大差别,其很多内容涉及政治是非,具有鲜明的政治思想性。因此,考核《纲要》教师不仅要求其教授内容正确,还要求其坚持党的领导,守牢“政治底线”。高校亟须强化教师考核机制,加强教师管理,促使《纲要》教师在教学质量、教学方向等方面多点发力,助推课程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打造高质量育人阵地

立德树人是我党百年以来发展教育的归宿与目标,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2]新时期《纲要》课程改革要进一步落实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始终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着力打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深度融合的高质量育人阵地。

(1)课堂教学为基础,筑牢人本型育人阵地。课堂教学是《纲要》课教师向学生传达主旋律的第一阵地,也是学生感怀历史变迁,感知现实演进的主要渠道。《纲要》这门课程重视对学生的历史反思和现实教育,重视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能力。基于此,高校《纲要》课程改革要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一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增添课堂的针对性;二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延续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有效课堂教学,发挥老师个人特长,将风趣幽默与严肃史实有机融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三是结合时事政治,适时向学生宣传党的方针,使抗疫精神、建党精神等入脑入心,让历史“活起来”,加大课堂与现实的关联性。

(2)实践教学为重点,创建体验型育人阵地。高校思想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它同社会生活一样,本质都是实践。这不仅意味着思想理论课本身是实践,更在于开展思想理论课要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3],在社会实践中发掘课程素材与可能。同理,开展《纲要》课程必须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结合校史、地方史,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彰显课程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教学时空方面,应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大实践教学”,如清明赴烈士陵园扫墓、暑期“行走思政课”等实践活动,提升课程的实践力与解释力。注重实践教学,实现实践育人,创建体验型育人阵地,有利于拉近《纲要》课程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自觉继承并发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与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使命感,从而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网络教学为补充,打造特色型育人阵地。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推进,网络教学方式为《纲要》课堂增添了鲜明的现代化气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理论与知识,而不是完全代替课堂与实践教学功能。倘若本末倒置,滥用乱用,便会出现教学“手机化”,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很难实现。因而,《纲要》课程改革应深入研究网络教学内容,理智对待历史剧素材,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教学,不断丰富网络教学形式,打造特色型育人阵地。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与改革,以问题为导向重构网络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具有学科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金课”。

三、以时代所需为出发点,培育高素质育人队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十四五”规划开启了我国“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4],高校教师是思政课堂的灵魂。在新征程的背景下,高校《纲要》课程改革应培育新时代高素质育人队伍,在师德建设、教学艺术、科研水平上下功夫,提升思政课实效。

(1)真抓实干,在师德建设上下功夫。推进《纲要》课程改革,建设高素质育人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基本前提。一方面,从课程的特殊性质来讲,《纲要》是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系统梳理,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激发历史责任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要求《纲要》课的主导者必须具备比其他课程教师更高的道德素养,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做新时代合格的“引路人”;另一方面,从党和国家的政治高度来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师德标准。这就需要《纲要》课程组织设立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委员会,形成“上下级垂直督察,教师之间平行监督”的双向机制,狠抓稳打,坚决杜绝教师的失德失风行为。

(2)立足实际,在教学艺术上下功夫。《纲要》课程改革重点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这需要教师立足实际,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并重,在教学能力方面狠下功夫。课前采取集体备课制度,了解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知晓程度及判断能力,依据学情,选取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案件事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5],可适当补充当代中国关于毒品的法律规定,使学生在理解林则徐为何禁烟的同时,将视野拉到现实生活,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课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当下时政,组织学生开展“大连地区的风云变幻”“建党精神与青年担当”等主题的小班讨论;与此同时,《纲要》教学不是枯燥的“历史梳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建宣讲团,让有滋有味的《纲要》课进社区、小学和企业。课后作业布置要有“学问”,体现思政课的鲜明特点,使学生真正能从历史人物的社会阅历和历史事件的发展中受到启迪教育。此外,教师应在每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之后,反思自身优缺点,向优秀教师看齐,及时“充电”,不断提升。

(3)刻苦攻关,在科研水平上下功夫。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纲要》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出众的教学能力,还要在科研攻关上重点发力,如此才能在新形势下站稳脚跟、挺立潮头。首先,《纲要》教师要从思想上实现转变,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精品书籍、多参加学术会议、多进行交流互助,从“被迫”变为“主动”,将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其次,科研实践要把握正确方向,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围绕历史与思政问题展开多方位探索攻关,且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为科研注入生机与活力。最后,高校应出台相关科研鼓励政策,在经费、职称等方面保障和激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纲要》课程改革提供学理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