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结发糕缘
2022-01-01陈彦言
□ 陈彦言
几年前,我中途接手一个班,担任班主任。热情的家委主动向我介绍班级情况:班上有十几个孩子特别顽皮,把班风带坏了。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一段时间后,我也发现这十几个孩子普遍黑瘦,性格内向,不合群,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课后作业永远拖欠。短短一个月,家长抱怨和学生告状的对象都是这些孩子。此刻,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班里有一条“楚河汉界”。
那段时间,我常常在思索:如何打破城乡学生之间的心理壁垒呢?
一次上班途中,我在校门口听见卖米粑的吆喝声,便上前购买。付款的时候,老板难为情地说:“陈老师,不用了,不用了。”我先一愣,然后有些尴尬地问:“您是?”老板自我介绍:“我是小高的爸爸。”我一听是我班学生家长便高兴地跟他攀谈起来:“您家是做发糕的?怎么之前在附近没见过您?”他笑着说:“我在武汉做了快十年了,以前不在这条街卖。这几天城管在那边查,我才到这条街卖几天。”我脑袋里灵光一闪,说:“我能跟您商量一件事吗?”他客气地说:“陈老师,什么事?”我说:“我想安排一次活动课,让学生拜您为师,跟您学做发糕,体验劳动生活,怎么样?”小高爸爸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凡事趁热打铁。很快,我带着学生来到了高家作坊,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做发糕。学生跟着小高爸爸有模有样地学做发糕,个个争当“民间糕手”。做发糕最辛苦的是备料:先把浸泡过的大米磨成米浆,过滤后,再按比例加入蜂蜜搅拌。搅拌均匀后,上模具、浇米浆、进蒸屉。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先后做了8笼发糕。每出笼一屉发糕,同学们便立刻围上来骄傲而欢快地喊着:“这个是我做的!”
“这么多发糕,你们今天吃得完吗?”我问。
学生看着两大袋发糕,说:“吃不完!”
“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劳动所得变成钱?”
“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们把发糕拿回家以市场价卖给家人吧,然后我们拿这笔费用开启下一节活动课,大家觉得怎么样?”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下节课去谁家体验劳动,不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自告奋勇,提出去自己家。我知道,这次做发糕的活动让城乡孩子重新认识彼此,接纳彼此。
这些发糕一共卖了410元钱。年关将至,我们用这笔钱买了油、书等,在区残联的帮助下,我们走进湖工社区,将这些物资送给孤寡残障老人。
如今,我已是九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了。即使疫情来袭,班风、学风也未受影响,因为这个班的学生胸有丘壑,心如磐石。中考结束后,家长纷纷赞叹:好班级成就了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