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可持续性发展机制研究*
——以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南段为例

2022-01-01中共保山市委党校朱国云

区域治理 2021年50期
关键词: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 朱国云

一、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

(一)生态危机成为世界共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传染病在全球的肆虐让世界人民意识到了突发传染病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疫情让世界人民成为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资源迅速耗竭的过程,人在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超过自然限度引发一系列冲突,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各国发展的瓶颈,由此产生的现实生态危机问题成为热点。2021年10月11日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中公布的《昆明宣言》提出:“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倡议,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建设上达成共识制定具体实施目标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的外显性和公共性特征让世界成为一个共同体。

(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中国发展历来重视生态安全。2000年11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2006年倡导成立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生态安全正式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生态安全正式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捍卫生态安全。

(三)生态领域成为国家间竞的争与发展的关键点

人类社会经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生物制造成为新一轮经济驱动力。

而自生态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制约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好的环境成为国家战略需求、社会要求、人民诉求,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转移航向,国家关系也成为竞合关系,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二、宏观理论指导与地方生态实践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自然观和历史观辩证统一的生态共同体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人是与自然发生密切联系的实践主体,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实践辩证法和历史生成论的有机结合。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方式造成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张性,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危机解决方式要从根本制度建设、生产方式入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系统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哲学文化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成为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习近平生态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例如,“生态补偿制度”、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机统一体生态建设等,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15)中指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出中国作为发展大国承担其维护生态建设的重要职责。

“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和利益。发达国家进入质量发展时代,但是发展中国家依旧要把消除国内贫困和经济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共性中在个性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对于生态建设的话语权的表达,未来全球的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仍是主流。

(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地位

区域性地方实践是遵循上层理论架构的有益的实践探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的物种基因库”。高黎贡山北起西藏高原,南至中南半岛外国跨境区,跨越五个纬度,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的美称,200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并于2020年12月完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保护区十年评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把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为A级(全球重要)自然保护区。2003年作为“三江并流”最大组成片区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2014年加入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正由于高黎贡山重要地位,早在50年代就加强了对保护区的管护,1983年经由云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下发文件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地区由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管理。

三、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矛盾与困境

(一)高黎贡山保护区生态脆弱

高黎贡山地貌、地形、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出现了高黎贡山保护区动植物生存空间被挤压、环境污染、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珍稀物种分布在狭小的保护区范围,对外界活动极为敏感,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活动极易濒临灭绝,外来生物物种极易侵入破坏原本的生态系统,高黎贡山生态圈极其脆弱。

同时,高黎贡山家底未摸清,整个保护区虽然开展过综合科学考察,但受到技术条件、考察深度等限制,没有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导致保护区的整体资源信息不完善,资源种类不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难以精准施策。

(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生态开发和保护的冲突

保护区周边社区均属于农业耕作区,涉及泸水、福贡、贡山、隆阳和腾冲,受到山地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大部分村民都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也主要是农业收入,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北段保护区的泸水、福贡和贡山这三个县(市)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存在贫穷、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南段隆阳区和腾冲市产业收入较好一点,但依然存在村民生活生产用地、用材需要大量依赖保护区,周边社区交通和管理政策不当的问题,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如水土流失、经济作物耕作地占用保护区防护林地,特别是在高黎贡山南段东坡地段的森林火灾预防难度较大。

(三)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涉及中外跨境区

高黎贡山地处边境区,边境线长达222.7公里,萨尔温江、怒江流域所经过的国家较多,高黎贡山跨越境内外,虽是山水相接,但由于国内和接壤国家的国情不同,管理机制不同,协同管理体制构建方面有诸多障碍。首先,国境线边民森林防火意识薄弱,用火随意、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的落后的生活方式易引发火灾问题;其次,国境线有边民携带武器进入保护区偷盗珍稀的动植物,在森林防火、边民管理、保护区管理等方面中国与接壤国家达成了一些资源共管合作协议,此外,边境地区发展落后,交通环境较差,边民对保护区资源依赖过大,打击非法偷盗者的力度不一,高黎贡山的资源保护难度较大。

四、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可持续性发展路径

(一)统筹谋划系统调查

分区严格保护。根据保护区承担功能和价值不同,将高黎贡山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进行三区保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3%(核心区: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功能的发挥,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缓冲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2%(缓冲区:承担保护和支持功能,研究生态变化和科学发展的机制);实验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实验区:具有保护、支持和发展功能)。三区划分有利于区分主次矛盾,合理对资源进行管护,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日常巡护、专项巡护、稽查巡护与科研监测工作相结合,保护动植物生存空间不被挤压。

定期展开摸底调查。规划编制《高黎贡山保护区本底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对动植物、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景观、周边社区文化经济、民族文化多样性等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积极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巡护力度,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打击破坏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力度,对保护区内部退化生态区进行生态修复,解决物种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孤岛化、破碎化问题。

建立森林防火预警机制。完善森林防火机制,特别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坡地段,周边居民种植玉米等经济作物,冬春季节极易引发火灾,要注重村民防火意识的提高,注意季节性高发火灾预防。要规划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及野生动物监测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有效监控区内资源、野生动物、人为活动及火情、火险情况,全面提高森林防火和资源监控能力。

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及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合。推动保护区信息化建设,使保护区管护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高保护区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展示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推动数字化保护区建设,实现保护区的资源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管理。

(二)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并非只保护不开发,关键的是要合理开发,要发挥生态安全的长久持续性的影响力就要和当地实际特色相结合发展生态产业,以绿色引领云南生态文化建设。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高黎贡山国家保护区南段腾冲地区、潞江坝地区、芒宽地区都在探索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业,利用本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边境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

加强国内外宣传,提高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力。抓住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将保护区周边的旅游业、自然保护和乡村振兴统一部署,提高保护区可持续供养发展能力,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社区发挥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绿水青山”并非是穷山,过去很多人存在山清水秀不能当饭吃,守着巨大宝库也得过穷日子的思想。社区得到发展必然要顺应生态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因地制宜,在严格保护自然的同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调整产业机构,提高周边社区居民收入,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国际合作谋共赢

建立与缅方森林资源的联防快速沟通反应机制。加强双边资源保护协作,推进跨境保护项目实施。由于国外国情与中国不同,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符合双方利益,秉持正和博弈的理念加强交流合作,签订双方认可的协议,在国家法定合作协议框架下开展对外交流保护合作。

推动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共建基础设施。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沟通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岛“走廊”和“桥梁”的作用,合作共建生态走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生态保护,森林防火是两国必然要面对的共同挑战,加强防火通道的修建符合双方利益。

(四)树立“高黎贡山人”共识

“神山森林”文化传统对周边社区生态教育有着重要的文化引领力,是社区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山森林”兼具生态功能和人文内涵,“神山森林”是当地山民少数民族在长久的地域习惯和民族习惯中传承下来的原始和传统的信仰,代表着民族的图腾文化,利用好“神山森林”传统对山地居民进行生态教育,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真正树立“高黎贡山人”共识,自觉成为“守山人”。

猜你喜欢

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A revision of Dryopteris sect.Diclisodon(Dryopteridaceae)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屹黎
第12话 完美生物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影像保护影像保护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端东坡野生动物肇事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