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成“神”(上)
2022-01-01◇聂闻
◇聂 闻
为什么是“溶”可成“神”,而不是“融”?
“溶”和“融”看似相近,实则完全不同。“溶”,我们现在用的最多、最核心的意思为“一种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合为一体”,常见的词有“溶化”“溶解”“溶液”等。“融”,表示固体因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常见的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即便两字都能和“化”搭配成词,但“溶”强调消失原本的自我,与新的条件、环境合为一体,不分彼此;“融”,更多是被迫改变形体之后的一种契入、渗入,是保留自我之后的一种加入,强调的是自我对外界适应、接纳之后的合成。同是“化”,前者重合,是主动消解自我的和谐一体,后者重解,是被迫改变之后保留彼此的协调适应;前者无我,后者留我。
为什么要探讨“溶”和“融”?正是这两者的区别,决定着写作者和笔下“境”的离合程度,决定着作品能否成“神”。
要想让作品成“神”,需要作者走入笔下想象的那个“境”中,要溶于那个“境”中,成为那个“境”中的眼、耳、口、鼻、舌等感触器官,那个“境”中的感知神经,甚至是那个“境”中的毛孔,在“境我合一”的情境下,把自己感受到的信息与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做高度提炼与统一,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将进入的那个“境”呈现出来,即为作品。“溶”,就是在写的时候,消失自我,让自己成为作品的一个因子、一个元素,感受、参与、“溶”入作品那个“境”,和“境”中的所有元素达到心神俱通,同呼吸共悲戚。只有作者“溶”于“境”,才能将读者带入自己创设的那个“境”,让读者一同去感知那个“境”。在作品中,作者与读者之间能否形成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共鸣的强与弱,就在于作者写作时,对“境”溶入的程度,体验的程度与提炼的程度。人入“境”的层次有深有浅,对于“境”的感知、体验自然不同,真正入“境”的人,不仅仅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是能达到神游状态,进入属于自己的一个世界。这是“溶”可以实现,而“融”达不到的。(不只写作,其他学科也有属于自己的“境”,任何一个研究者、痴迷者,都能进入这个领域的“境”。人类所有伟大的发现,都是那些杰出的人物入“境”后对那个世界机密的“盗取”。这不是宣扬神秘论,而是对人与宇宙关系的一种尊重。)写的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能入“境”,只是入“境”的层次不同,会导致对“境”体验与还原的品质不同,最后造成写作品质的不同,阅读体验的不同。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割裂,就是因为前后写作者入“境”、溶“境”的体验、感知不同,导致对“境”的还原效果不同,因而引发读者阅读体验的不同。前八十回是“溶”,给人一种阅读的“魔力”;后四十四是“融”,给人一种阅读“补丁”的感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孩子写出来的作文特别具有情境感与画面感,这就是那个孩子在入“境”、溶“境”式写作,写得“出神”“投入”,指的都是这种情况。
在写作上,人能否入“境”又进而溶“境”,人的专注力是前提,是基础。专注力能解决入“境”的问题,入“境”之后,要讲求感知力,对那个“境”要敏感,能感知、采集到全息式信息,之后还需要有对这些信息的提炼力、统整力、表达力,才能形成文章,形成作品。
写一篇文章,需要有这么多的“力”,写作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不言自明。有人说,写文章就是对文字的一种排列组合,文章写得好与不好,就是谁比谁会组合一些。在我看来,说这话的人,对写作本质缺乏基本认知,是对写作的极端不尊重与自我安慰的一种满足。写作,即便就是一种文字的组合,那为什么别人会组合,又组合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不会组合又组合不好?写作,是一项心智活动,它要培养、锻炼和考查的也是人的心智。
狭义的写作,是指作家的创作,创作需要人的天赋才情,但天赋才情这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是不能培养的。因此,作家是不能培养的。而我们现在的习作教学,不是培养作家,是要培养人写的素养或能力,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习作教学,除去写作个体的天赋才情因素,作为教者,我们需要、能够做的,恐怕是要在专注力、感知力、提炼力、统整力、表达力培养上下功夫,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做些后天可以培养、提升能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