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新定位与建设进路
——第二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纪要

2022-01-01吕晓莹

教学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党史

石 玥,吕晓莹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于2022年7月30日在京召开。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的新形势下,本届论坛把主题确立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新定位与建设进路”。教育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指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的学科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有条件、更有责任、有使命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方面争做表率、走在前列。张东刚就建强建优党史党建学科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提升政治高度,把准学科建设正确方向;二是拓展理论深度,搭建学科建设“四梁八柱”;三是夯实育人厚度,锻造学科建设支撑力量;四是加大支持力度,注入学科建设强劲动力。张东刚强调,站在新起点的党史党建学科要聚焦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围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同时发力,推动构建“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群,完善发展支撑党史党建学科的党史党建学理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史党建学派”。张东刚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学科新布局,将战略性支持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和举措,加强“马”字头、“党”字口的学科建设。下一步,中国人民大学将启动实施“新路建设十大工程”,把党史党建学科作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科,在平台建设、师资培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持续增强党史党建学科的先进性、引领性、示范性,做好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这篇“大文章”“好文章”。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重大问题的学习、研究、阐释,教育部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相信党史党建学科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洪大用指出,找准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明确建设路径,一是抓好学科之本,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政治性、学术性相统一,用党的建设推进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智聚力;二是扎好中国大地之根,必须立足中国大地、扎根中华优秀文化沃土,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是答好时代之问,应当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吸收和借鉴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养分,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四是筑好人才之基,应当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德行正的学科专业队伍。洪大用表示,国务院学位办将组织推荐遴选相关专家组建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制定学科准入标准,为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奠定扎实工作基础。开展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需要统筹谋划、整合力量,坚持高起点布局、高水准推进、高质量建设,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完善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筑牢人才队伍之基。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副主编刘大秀,就加强党的建设研究、提高党史学科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央党校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推进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主论坛研讨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代表论坛理事会主席单位发言。杨凤城表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根本遵循。新的一级学科不是简单的几个二级学科相加,而是有机统一的学科整体,要努力实现“融合发展”。杨凤城表示,学科建设要立足学科的增量而非学科的存量,摒弃“画地为牢”的狭隘思维,推动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联动发展、协同建设,构建形成“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科群,切实引领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重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王庭大、王炳林、肖贵清、程美东、韩喜平、丁俊萍、陈金龙、刘红凛、刘起军、孙秀玲、刘建平、佟德志、陈小林、谭虎娃等14位高校理事会代表和专家学者从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定位、学科设置、学术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见解,表达建强建优党史党建学科、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学科功能、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共同愿望。

在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研究”“加快构建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创新”“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高校‘大思政’课程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专业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等五项议题进行分组研讨。基于加快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本届论坛增设研究生分论坛,来自23所高校的49位研究生参加研讨,分享了学习研究中共党史党建问题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

经过深入讨论,本届论坛在以下方面达成若干共识:

1.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与功能。党史党建学科必须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政治性和学术性相结合。“党学姓党”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最鲜明特征、最显著优势。党性是学科的政治属性,为学科的科学性提供政治方向;科学性是学科的本源属性,为学科的党性提供学理支撑。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引领,以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基本遵循,要服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服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发挥资政育人的学科功能。

2.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建设。当前需要统筹处理好党史党建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加快研究论证一级学科申报和二级学科设置的方案,加快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党史党建“三大体系”。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加强一级学科的顶层设计,处理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推动自身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法学以及相关学科的联动发展、协同建设,又要注重加强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充分尊重各二级学科的同源性、差异性和融通性,正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特点,坚定不移走融合发展、整体建设之路,努力构建以中国共产党为总体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大学科群,切实引领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重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

3.关于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创新。推进新形势下的党史党建研究创新发展,要面向新时代,立足民族复兴,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学科自信,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与现实领域的重大课题,在理论指导、视野拓展、内容布局、方法改进、范式更新、原创贡献等方面全面发力,不断开创党史党建研究新局面。党史党建研究者要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把中共党史党建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的宏观视野之下,从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寻求启示,阐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论坛还就加强党史党建学术期刊建设、建立中华民族复兴史研究范式、“大党史”“大党建”融合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具体讨论。

4.关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大思政”课程建设。党史党建学科既有植根于党校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历史之源,更有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现实之需,是加强党校干部理论教育、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学科支撑。在党校,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完善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做好一级学科的规划和二级学科的设置,加大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史、概念史研究,高度重视中共党史党建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党员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同步推进、协同建设。在高校,党史党建学科要与“大思政”课建设同向同行,将党史党建教学研究资源有效转化为思政育人资源,为包括“四史”在内的“大思政”课提供学科支撑,牢牢将支撑思政课、办好思政课、打造思政金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责。与会学者还讨论了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成绩与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在科目设置、内容体系、师资队伍、学科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开设党史党建类课程特别是设立中共党史“必修课”的建议,使思政课更好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切实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5.关于中共党史党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党史党建学科存在学位教育点不足、专业研究力量分散、高端人才与青年后备力量匮乏等突出问题,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学科顶层设计,筑牢专业人才队伍之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同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的一体化,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与会学者提出探索开设中共党史党建专业学位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建立党史党建部门、党校、高校、社科院等系统的学科协同共建机制,开展全国专业师资进修培训工作,鼓励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点建设,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加强本硕博专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注重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培养,扩大国际学术交往和实践应用能力,依托思政课加快人才培养速度和扩大师资队伍规模等建议。

本届论坛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召开,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一次献礼,是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在凝聚学科共识、谋划学科设置、开创研究新局、推进人才培养、明确建设进路、构建“三大体系”等方面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中国人民大学党史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小剪纸 大收获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Proposed Quantitative ESG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Companies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