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微一端””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2022-01-01莫世亮王君瑞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微信信息工作

莫世亮,王君瑞

(1.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089)

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2021 年2 月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9.89 亿,即时通讯用户9.81 亿,网络新闻用户7.43亿,网络视频用户9.27 亿,20~29 岁网民占17.8%[2]。所谓“两微一端”指的是微信、微博以及移动客户端。“两微一端”的呈现与大学生青年的性格特征、个人理念等高度契合,随着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群体思维模式愈发显现,在价值取向上有着更为丰富的个性化特征。因此,高校党建工作中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借助“微”系统紧密与学生的联系,实现向新媒体本位的转变,成为了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共发放1200 份问卷,回收问卷1048 份,回收率为87.4%;其中有效问卷1028 份,有效回收率94.8%。总样本中,学生占77.78%;老师占22.22%;男生占38.39%;女生占61.61%;非党员占63.25%;中共党员占36.75%。本次调研对象具有较好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对象包括在校教职工群体,各学院、校级学生党建组织及其运营“两微一端”互联网平台,即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相关新闻客户端的相关人员,并选择部分师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度了解高校党建工作中“两微一端”应用的现状。

二、结果与讨论

(一)“两微一端”提供了主客体互动平台,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

“两微一端”的普及有助于党建工作者搜集最新党建方面的资料,及时发现典型事例,并辅以适当的图片、精妙的文字,乃至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引导学生筑牢思想防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主流意识形态渗透进学生的现实生活领域。调查显示,这种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传播方式相较于旧媒体的传播方式,更为大多数的学生党员所喜闻乐见,更易接受和了解。当问到“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党建、党务信息?”,94.87%的师生选择了两微一端;70.91%的师生选择了杂志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介;25.64%的师生选择了展板或宣传海报。超过74%的学生愿意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和党务工作者的交流。新媒体传播的草根性和网络技术的无隔阂特点真正实现了平等的互动交流。此外,有83%的学生认为实用性、更新快、接地气是“两微一端”受欢迎的原因。短小精炼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把原先单向的、生硬的沟通交流模式,转变为更加复杂多元的“网状”传播,此类快传播、广辐射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参与感。而“两微一端”信息编辑门槛低于传统媒体,人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观点的发布者,加强了大学生的归属感。拥有类似或相同观点的大学生又会自觉形成“圈层”,进一步加深了情感上的共鸣。

(二)“两微一端”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度不高,学生群体关注度亟需提升

调查发现,现阶段“两微一端”与我校党建、党务工作的融合度还不高。学生表示他们都曾通过“两微一端”了解过党建信息,但也指出存在党建信息分布零散、欠缺较为完整的信息交互关系网等问题。当问及“您认为现阶段‘两微一端’与党建工作融合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时,29.06%的师生选择了“党建信息内容单一”;21.37%的师生选择了“后台维护人员技术不足”;45.30%的师生选择了“平台呈现的党建信息缺乏吸引力”。访谈过程中,有学生指出“虽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党校考试题库的练习,但当使用产生问题时,还是需要通过线下的方式进行沟通”。此外,仍有65%的学生表示,无法第一时间关注到“两微一端”发布的党建动态、党务工作信息,学生还是较多地依赖于传统通信工具的通知。以“两微一端”中“微信”为例,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党务信息最基础的步骤也需经过文字撰写、排版构图、校对审核等环节。倘若想要第一时间发布学生群体所关心的信息内容,目前还欠缺业务娴熟、配合程度高的专业化团队。而学生群体对“两微一端”中党建信息关注度较低还存在认知方面的原因,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借助媒体平台都是为了交友与娱乐,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接受主题教育一般跟课堂、图书馆、班级等客体结合在一起,因此并不会注重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党建信息,在认识上就会忽视“两微一端”所呈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内容。此外,由于缺乏奖励机制或反馈机制,学生群体参与此类活动的获得感和体验感不高也是潜在原因之一,从而导致“两微一端”平台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

(三)“两微一端”与党建信息交互性不强,陷入碎片化信息接收困境

“两微一端”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往往会为了时效性以及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缩减相应的文字,并通过开放性话题的制造和裂变,吸引受众尝试用简短的字句进行评论,以期达到信息交互的目的。但在调查中却了解到实际交互情况并不乐观,存在信息接收质量堪忧、互动性不高等问题。“两微一端”平台的信息趋向碎片化发展,受众用零碎的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文字,多位受访者表示这种“快餐式”信息获取形式并不利于展开深度的思考,很容易点燃兴趣却也很难进一步获得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形成“看上去什么都懂,其实全是一知半解”的认知现象。与此同时,阅读者是否能够通过快捷的信息交互表达有价值的观点也引人深思,特别是微博这样的受众面广、网友评论约束较差的弱关系公众平台,评论区时常成为受众擅自曲解内容、发泄情绪的“重灾地”,如果不加以妥善引导会出现理想信念、价值观偏移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正是塑造人“三观”的重要阶段,由于受成长阶段的认知和生活经历所限,对于媒体上的言论缺乏正确判断和理性筛选,容易陷进媒体多声道话语体系的包围圈内,从而加剧了看待事件的随意性、易变性。从信息表达上看,一些部门没有及时做到信息公开,对于党建信息发布在“两微一端”有思想上的负担,害怕信息技术不容易掌握,担心“两微一端”不够安全,容易造成工作的失误,成为网络舆情事件。有的“两微一端”只能浏览,不能线上留言,只能在线咨询,不能在线评论,管理人员也很少与师生进行线上的实时交互,导致师生对“两微一端”的热情降温。

三、对策与建议

(一)击破校园“数据孤岛”,提升“两微一端”协同性

“媒体融合”最早是1983 年由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提出的,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体融合是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共同面临的课题。当前高校各个党群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党组织都掌握着大量的数据资源,但由于缺乏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基本上无法做到实时联动,存在“数据孤岛”现象。解决“数据孤岛”要善借外力、用足内力、凝聚合力。[3]为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高校可以建立“微”网络系统,实现院系、年级、班级的层级梯队,达到以学校官微、微信为中心点,多层次的“矩阵模式”,形成微博微信统一标识,层次分明、落点众多的系统,发挥好资源的整体效应。落实“两微一端”的媒体矩阵可以将各个新媒体平台之间进行联动,使其在空间、时间上互补,发挥出“1+1>2”的效果,实现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客户端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学习强国号,充分激发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联动性,全面完善网络育人过程结构。“两微一端”平台的协同搭建不仅是技术上的融合,更是多方合作的智慧凝结,组织起一支支横跨组织之间的专业化工作团队是击破信息孤岛的关键。选题、素材的搜集由教师、组织员及学生党员进行策划,文案撰写、平面设计、配音合成等制作过程则组建一个技术全面、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联动团队。

(二)唱响校园“好声音”,增强“两微一端”实效性

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消息及时性的要求,对于新媒体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娱乐方面,往往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程。因此,在建设党建新媒体平台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运用“两微一端”的高度辐射传播优势增强信息的针对性和精品化。达到第一时间传播主流声音,第一时间发送新闻热点,第一时间引领舆论导向,第一时间传播主流文化的内容特色,高校的党建新媒体平台要意识到优质的内容才能“圈粉”大学生。如学校“热点评议”栏目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现状对接,结合“建党一百周年”“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内容,把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浏览党建平台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挑战,只有深入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充分利用新机遇,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党务工作者不能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要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高校正是通过网络空间实现“云教育”“云管理”“云服务”,把握主导、壮大网络正能量,履行“身体缺场”而“行动在场”的工作职责[5]。

(三)线上线下“同心圆”,提高“两微一端”互动性

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中存在一些传播劣势,而新媒体信息传播效性高、互动便捷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但是传统方式却具备新媒体较为欠缺的信息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就需要在思政工作中构筑平台集成思维。“平台集成”实现了各个行业的线下和线上的深入结合,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效率大大提升。高校党建工作也可以借助平台集成思维,实现传统党务培训和新媒体传播通道结合的方式,由线下来带动线上学习,线上引导线下实践,同时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使“两微一端”与高校党建工作之间从简单“相加”到真正“相融”的格局。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创新党建工作中所要求的“自选动作”,如党课的授课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灌输知识模式,把重心倾向优秀学生党员朋辈教育。学校选取陈望道先生“柴屋勤译,以墨为糖”之事,再现《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诞生过程,以校园话剧的方式呈现《信仰的味道有点甜》,并录制成同名微电影在微信、微博上传播,在广大同辈群体中反响很大。“两微一端”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克服传统党建工作枯燥、千篇一律的缺点,借助多样、有趣的形式走进学生群体,走近学生内心。而借助“两微一端”平台可以数字化、量化党员的管理与监督,例如“学习强国”客户端中“学习积分”体现的理论学习情况可以作为党员先锋指数的评价参考,借助相关微信群聊可以开展支部线上论坛和感悟分享等活动,相关成果再转化为线下反馈和展出,强化联动,获得更大的宣传合力。

猜你喜欢

微信信息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微信
微信
微信
展会信息
选工作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