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究

2022-01-01吕倜然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革命价值观精神

吕倜然

(1.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海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革命文化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的展现。只有正确认识、弘扬和传承革命文化,正视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才能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革命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引

“一部革命文化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史。”[2]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展现了党和人民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革命情怀,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是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需要我们清醒认识革命历史,从革命文化中汲取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

(二)革命文化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文化自信从历史和奋斗中来。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了底蕴。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并丰富发展的,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基本内容,这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用革命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人民群众头脑,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力量之源。革命文化蕴含着革命战争年代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新时代,这些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品质依然没有过时。

(三)革命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一定的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同样,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也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凝聚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薪火相传、绵延不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自身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体现了革命文化的道德精髓。革命文化凝结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国家情怀;为争取自由平等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尊老爱幼的品德等,这些都融合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将进一步助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割裂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脉络,企图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否定中国革命,否定革命文化、先进文化,进而摧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动摇中国自信的根基,达到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3]前苏联的经历给了我们前车之鉴,一旦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将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革命意志将被瓦解,革命精神将被淡化。历史虚无主义还利用网络媒体,通过写段子、开玩笑等方式调侃革命英雄人物,甚至谩骂攻击革命烈士,歪曲历史。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有的学生对国史和党史也不是很熟悉,加之猎奇心理的驱动,很容易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造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混乱。

(二)西方价值观念的挑战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西方国家加紧进行文化输出,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带来了严峻挑战。西方文化输出的目的就是推广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宣扬普世价值是西方价值观念输出的重点。西方的普世价值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内容,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代表西方资产阶级的共同价值。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西方的普世价值具有明显的政治内容,反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霸权,目的是消解与自身利益不一致的其他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观念,企图把中国的发展道路引入西方的民主化进程中。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和政治体系,这些都形成在本国具体的历史和时代中,带有本国、本民族的特点。无视不同文化、不同文明,而强行向别国兜售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学生容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弱化、民族精神淡化等现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但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产生不容忽视。拜金主义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目的,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拥有金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享乐主义把追求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不停地追求感官上的享受。极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4]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扭曲,致使有的人不思进取,怕苦怕累,慵懒懈怠,唯利是图,自我放纵,道德失范,腐败堕落,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忘记艰苦奋斗的状态之中。在这种价值观驱使下,正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容易只关注自我、沉湎于物质、感性消费。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物质极度匮乏、条件极其艰苦的背景下,依靠艰苦奋斗,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难以发展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物质条件极大改善,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以革命历史进程为主线,加强知识体系教育

“2017年公众对于革命文化的认同度依然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公众年龄的递减而呈现下降趋势,即年龄越小,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越低。”为此,高校应加强革命文化教育,使学生清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从知识层面了解中国的昨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从苦难、抗争走向胜利的历史,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的作用,结合高校地域特点,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开设相关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相关专题讲座。课堂通过讲授、研究等方法,增进大学生对革命历史的感悟,构建起革命历史的知识体系,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用详实的史料明辨历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从而将革命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

(二)以革命精神为主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在革命斗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革命困难时期,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志士才能不动摇,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在危急关头担起革命重担。在新时代,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依然需要继续弘扬革命精神,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高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体宣传革命精神,同时,拓展网络媒体平台,特别是通过校园网、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展示革命精神,增进学生认知认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三)以革命英雄事迹为重点,注重生活化、形象化教育

革命英雄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是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高校应充分发挥革命英雄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英雄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高校可以组建教师和学生宣讲团,开展革命英雄事迹的主题报告,采访本地革命历史的知情者和研究专家,走访革命英雄、革命先烈的后代及老党员,开展革命英雄事迹的主题讲座。注重生活化、形象化教育,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革命历史中的人物,成为革命文化的自觉继承者。同时,组织好学校的军训活动,使学生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通过宣传革命英雄事迹,让学生多向英雄人物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顽强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四)以革命纪念场馆为依托,组织革命文化体验教育

“纪念场馆见证战斗历史、承载优良传统、蕴含红色基因、寄托民族情感。”革命纪念场馆通过陈列的文字资料、图板、衣物、器具、雕塑等文物,采用景观复原、实景模拟、光导沙盘等形式,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全面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体验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对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革命纪念馆纷纷开辟了网上革命纪念馆,利用网络平台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示给网民,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参观需求。部分纪念馆开发各类纪念品、收藏品等相关文创产品,提升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影响力。革命纪念场馆是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课外场所,高校应加强与本地革命纪念场馆的深度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建立相应的革命实践教育基地,一方面,组织学生去革命纪念场馆参观,开展以革命文化为专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邀请革命纪念场馆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提升革命文化的吸引力。

(五)以革命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仪式教育

设立革命纪念日的意义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举行革命纪念日活动,能够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不要忘记中国革命奋斗的历史,尊敬和感念那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勇于献身的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勇挑时代新人的重担。高校应以革命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仪式教育,进而增强革命文化教育效果。“学校仪式活动通过渲染一种特殊的气氛,营造一种极具感情色彩的场域,将教育内容融于具体可感知的整个仪式情境之中。在这种具有强烈的情绪唤起和渲染作用的仪式情境中,价值、理念与情绪、感觉的交织和融合,可对场域中个体的价值观、情感以及心理意识产生一种综合性的影响。”高校的仪式教育能够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塑造、规范行为的作用。高校应加强仪式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管理,在仪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各个环节加强督导,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仪式活动设计、组织的积极性,在继承传统仪式教育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办学特色、大学文化、本地传统,打造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创新仪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正视革命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把握革命文化教育的规律,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革命价值观精神
我的价值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