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2022-01-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混合式建构主义协作

刘 建

(广东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把线上教学和线下面授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国内外有关“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研究非常多,比如交互理论、连接主义、共同体、精加工理论、转化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从建构主义的某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可以说“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美国的科恩伯格(O.Kernberg)和斯滕伯格(RJ.Sternberg)、德国的卡茨(D.Katz)、前苏联的维果斯基(Vogotsgy)。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几个要素[1]。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研究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情境”构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和知识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而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中,真实情境的设计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大多数情境设计就是简单的角色模拟和布置仿真环境,这种情境设计所能达到促进认知的效果要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而学生的想象往往超脱真实的情境而导致认知与学习的误差,因此,促进学习效果非常有限。而“混合式”教学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和工具的优势开展仿真情境设计,比如VR、三维地图、视频等方式都能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尤其是云计算、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情境设计的发展。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协作”与“会话”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要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形成,周围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背景、情境,也包括学习团队,因此学习团队的“协作”和“会话”是学生认知知识学习的必要环节。在传统线下教学中,采用面对面的协作和交流,这种协作交流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例如更加直观地看到交流协作伙伴的面部表情、神态与肢体语言。但是线下交流与协作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有时候难以进行充分讨论,而且在进行举证说明的时候,光靠语言来说明显得有点单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习团队能够使用各种即时交流工具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协作,能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料进行举证说明,因此线上的团队协作与交流与线下的协作交流相互补充,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全面,意义建构更加准确[2]。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建构”

完整和准确的意义建构不但要进行团队协作交流,而且也要阅读大量的资料与信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能够在线上发布丰富的教学资料,例如案例、论文、统计数据、教学课件、视频、练习、网站链接等等。学生在课前通过学习浏览这些在线资料,就形成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就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同化”或者“顺应”,因此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形成“已有的知识经验”方面比单纯的线下教学手段丰富得多。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难点分析

国内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最近两年的研究更加活跃,但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成果并不丰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并没有在学校大规模实施,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目前还存在以下难点。

(一)师生教学理念不同步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习理念上与传统教学理念完全不一样,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具有决定意义,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分析,通过“同化”或者“顺应”而形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与意义建构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和传授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学生要有自学的自觉性,在课堂授课前要尽量获取相关学习知识的资料信息,以形成一定的经验知识。在线上面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要进行团队的沟通交流和协作,最后形成意义建构。但是我们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惯性的“懒惰”,例如课前没有预习教师发布的教学短视频、PPT等预习资料,下载观看和学习的同学很少;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的练习演示和演讲质量低。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和讲授知识,教师设计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学生不能适应,主动性不强。

(二)传统教学大纲及教学管理方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适应

从已有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有的学校由于没有系统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仍然把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套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上,导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不顺利[3]。例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线上线下课时分配比例有一定的数量要求,但是传统教学大纲对线上教学课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教学课表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例如每次课安排2个课时的固定时间。那么这种课时安排实际上是额外增加了师生的总教学时间,增加了线下教学时间的比例,不利于“混合式”教学的推广。基于传统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上课要有“次序”,但是“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使用在线学习工具,目前看来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学习工具;“混合式”教学也要求学生课堂上要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协作,课堂上的走动和激烈的争论也是不可避免,这些都与传统的教学管理相冲突。

(三)传统在线教学平台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匹配

传统的在线教学平台主要功能是资料共享、线上发布练习题,虽然给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还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所要求的在线教学平台不匹配。“混合式”教学对线下教学的功能要求学生能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协作”和“会话”,师生之间要能进行互动,同学之间也能互动,对于学生的预习能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价。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

(一)师生教学观念同步化

基于建构主义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其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相应的观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必然要求。然而,大多数教师对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学生了。有的教师虽然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但是很多都是照搬别人的做法,不能灵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缺少建构主义的灵魂。国内学生由于长期接受灌输式教学,认为知识的学习就是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一旦在大学教育中接触到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就叫苦连天,不愿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学习。因此,要普及和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必须先对师生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知普及,师生同步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制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纲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创新,因此应该制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纲来指导师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大纲要合理分配线上线下的教学学时,线上学时要计入师生教学时间。线上线下各有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设计要把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要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相适应。

(三)创新教学管理方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有一定比例的教学活动是在线上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的管理方式必须要有所创新,不能把传统教学管理方法直接套用到线上教学。教师工作时间、教师工作量统计、学生课表和学生作息时间都应该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匹配。

(四)选用符合混合式教学要求的在线教学平台

目前有的学校仍然使用传统的在线教学平台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标志,但是调研发现师生对传统在线教学平台并不“买账”,资源共享和发布习题的功能相对单一。教师们“各自为政”,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不停地在在线平台之间切换,非常不方便。因此,学校应该在对师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统一选择一个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在线教学平台。

猜你喜欢

混合式建构主义协作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