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
2022-01-01官俊勤
文|官俊勤
进入六年级,学生不仅要学习本年级教材中的大量古诗词,还要对小学阶段需要积累的古诗词进行统整。这些古诗词虽然学生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如果重新组织背诵积累,也是颇具难度。教师应该尝试运用统整法教学古诗词。
一、紧扣表达主题,强化整合式阅读实践
古诗词浩如烟缈,进入小学生视野的都是经典之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具有相同主题的古诗词整合起来,充分运用启发式、对比式的学习方法,以主题串联全篇,在对比的过程中探寻这些诗词的异同,洞察其内在规律。
比如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古诗词中,就有多篇是描写梅花的。这些诗词中所描写的梅花,不仅有曲折多姿的形态,还有耐寒经霜的特性,是诗人重点关注的描写意象。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诗人笔下所描写的不同意象以及表达的情感呢?教师可将描写梅花的古诗词统整起来,其中包含了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构建成了一个全新的主题单元。教师集中出示之后,引导学生大声诵读,并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将自己的感知与感受依照“事物”“特征”以及“诗人所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的维度进行罗列与规整。在具体对比的过程中,教师补充了不同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发现每首诗不同特点背后的深度原因。学生在彼此分享的过程中,认知思维不断扩展,从对诗词内容的关注,逐步转向了对诗词内在结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的关注,实现了从梅花品德的体悟向诗人内在情感的体悟。
这种类似主题提炼和归总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比如描写渔翁形象的,描绘乡村画面的,展现边塞生活的,凸显四季特点的,都可以采用主题统领的方式,形成这一类诗词的群诗阅读。
随着高年级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单篇诗词的学习和积累,已经不能顺应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需求了,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所要感知和积累的诗词进行必要的处理、加工和统整,在充分尊重原始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利用诗词之间的共性,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总结与提炼出共同点、鉴别不同点,让学生获取终身受用的规律性知识,扩展学生对诗词思维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二、紧扣差异特征,强化对比式阅读实践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阅读就是要选择两首及以上的古诗词,围绕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背景和意图、构思和表达等维度进行深入对比的阅读方式。只有在对比中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这种最为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往往是最有效的,最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正是因为有实践、有体验,学生才能在辨析对比的过程中获取最真切的感知。
首先,可以从诗词的宏观层面进行综合对比。比如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首次编排了宋词,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裁,如果教师针对宋词直接进行讲述和告知,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并不多,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这首词与前面两首古诗进行对比,学生就能从结构和形式上对比出不同的特点。而在内容上,也可以发现前面的《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都是借助对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和谐春光图,而这首宋词则是借助“茅檐”“溪上草”以及“相媚好”“锄豆溪东”“正织鸡笼”“卧剥莲蓬”等场景,表达了词人对这种悠闲、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正是在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中,学生对两首词描写的内容印象深刻,还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形成了探究欲望。
其次,微观对比,是单项性、局部性和片段性的对比。《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孩子的“亡赖”是学生在理解上的难点。教师从生活中常说的“耍赖”和“赖皮”入手,紧扣诗词中的具体语境,让学生感受这首词中“亡赖”所表达的不同意蕴,将其与“小儿”的特点联系起来。这种联系生活、激活经验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了字字落实考证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探寻宋词中独特的表达方式。
再次,针对诗词在内容形式上的对比,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从体裁、结构、手法和语言风格等不同的维度展开。比如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编排的李贺的《马诗》、于谦的《石灰吟》和郑燮的《竹石》三首典型的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从相同之处入手,紧扣“托物言志”的手法,综合进行思考:诗人借助怎样的事物,抒发了怎样的志向?以一个统领性问题,贯串三首古诗的学习,接着探寻三首诗的不同。比如李贺用骏马佩戴“金络脑”,表达自己想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于谦借助石灰的清清白白,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人生志向;郑燮借助不怕狂风摧残的竹石,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怀。这种多维度的对比辨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还为学生积累了解构和体悟古诗词的规律,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创作背景,强化互文式阅读实践
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有一批优秀的爱国经典古诗词,这类古诗词都有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比如陆游的经典诗作《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的《题临安邸》、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些古诗词的创作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背景,即宋朝时期中原地区的人民饱受欺凌,沦为金人之手,宋朝国都从开封迁移到杭州,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几首古诗处处都彰显出诗人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更是对当朝政府的无情讽刺。
教师可以集中将这几首古诗词呈现出来,并根据学生已经学习接触过的具体学情,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朗读,并探寻文本中的共同特征,明晰诗歌所处的共同时代。此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些诗歌创作的背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走进那段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的特殊历史时期,然后组织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的实践探究:对照南宋的历史资料,将所有的诗歌都整合起来,说说每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从这些古诗词中的发现。随后,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时,就不再停留在原始的认知层面上,而是借助资料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从《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读出了诗人满满的无奈和讽刺;有的学生将陆游的《示儿》以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联系、统整起来,一开始陆游还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悲情,而到了《示儿》中已经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彻底绝望,陆游等待了一辈子,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足见其一生的遗憾;有的学生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认识到诗人借助当年楚霸王项羽的经历,表达了对宋朝政府面对外来侵略不战而退、苟且偷安之恶劣行径的极度不满。随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将关注的视野从每首具体的诗词中抽离出来,以高屋建瓴的角度进行统整,梳理这些诗词内在的关联。比如《题临安邸》是陆游“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历史关联,也是陆游《示儿》中失土难以收回的深刻原因,同时李清照作为一个女性却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惊世骇俗的诗句,不正是对宋朝政府莫大的讽刺吗?
这样的互文式阅读,就借助于具体的历史资料,貌似读诗,实则读史,更是在读当时的社会。统整互文的阅读才能形成“1+1>2”的教学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借助系统性和整合性,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体悟,紧扣诗词之间的内在关联,将单篇诗词组建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真正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