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2022-01-01何婷婷齐冬琴

现代食品 2022年21期
关键词:层析胶体金抗体

◎ 宋 姣,何婷婷 ,齐冬琴

(1.新正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乌鲁木齐海关技术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就目前食品安全现状来看,世界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各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通过快速且便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们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食品的检测,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免疫层析技术属于独特的免疫分析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胶体金是氯金酸在柠檬酸三钠及白磷共同作用下聚合成金颗粒,受静电作用形成的稳定胶体溶液。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操作简单,有较强的灵敏性。

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及特征

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检测技术被应用于食品检测中。其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是一种新颖的技术手段。胶体金在学术领域中,也称之为氯金酸水溶液。是将胶体金与柠檬酸三钠、白磷相结合,基于还原和聚合反应,形成大小合适的颗粒。在静电作用下,颗粒性质会发生改变,形成电子密度高、稳定性比较好的胶体溶液[1]。颗粒聚集的密度若超过规定阈值上限,表面会形成直径较大的红色斑点。检测人员通过肉眼即可观察到红色斑点的数量,从而得出相应的检测结论。

1.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特征

通过对胶体金免疫层析的分析,发现该技术具有鲜明的特征。①检测范围广泛[2]。该技术作为新颖技术,能够检测食品中的农药、真菌霉素及微生物情况,对各种动物流感性疾病可进行快速诊断,检测范围广泛。②操作简单快捷。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操作流程简化,并不需要使用特殊或是大型设备,只需要定量分析被检测食品的样品,综合处理数据资料,便可获取药物检测的结果。③检测灵敏度高。在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时,多以单抗体克隆美酶原抗体方式,对酶实施抗原标记。通过对酶抗原决定簇的作用,可提高灵敏度。④携带方便。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时,以试纸为主。试纸的化学稳定性良好,检测卡的重量较小,方便携带。

2 食品快速检测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

2.1 检测食品农药残留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食品类型日益多样[3]。部分生产养殖者为获取更多效益,未能合理控制用药量,导致不少深加工食品中也存在农药或兽药残留,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应用于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在检测牛奶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时,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时间短、效率高。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与三聚氰胺药物无交叉反应,检测准确性较高。在温度为4 ℃的环境中,测试纸的保存期限为1年。胶体金免疫层析预处理内容简单方便,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强。磺胺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动物感染,该药物会残留在动物体内,提高细菌耐药性。消费者若长期食用该药物残留的动物食品,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症状,或引发皮炎疾病。以牛初乳为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牛初乳时,可将IgG 作为检测的依据。通过检测结果中的IgG 含量,对牛初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加以评估。通常来说,IgG 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4]。检测时,检测人员可将IgG作为竞争抗原,利用胶体金对IgG 进行标记,于纸条捆扎垫完成涂层,同时固化自制的免疫抗牛IgG 抗体,通过比较得到牛初乳的IgG 水平。

2.2 检测非食品添加成分

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少食品生产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并未遵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律规定,将各种非食品添加成分添加到食品中,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对于非食品添加成分如罗丹明的检测,一般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5-6]。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精准度较高,但检测范围相对狭窄,设备比较昂贵,且操作流程相对复杂。在此种情况下,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①在检测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过程中,可主要采用的是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具体来说,是将带有胶体金标记的检测试剂融入含有三聚氰胺的样品溶液中,使三聚氰胺样品溶液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实现对抗体、试纸条检测线上抗原结合的抑制,致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通过比较质控线的颜色深浅程度,对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加以判断,明确乳制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含量是否与国家标准相符,以此降低乳制品中的非食品添加成分的添加分风险。一般来说,在常温的状态下,生鲜奶容易发生酸败,因而最好在12 h 内完成检测。对于保存到冰箱中的生鲜奶,可在48 h 内完成检测。②对食物中的克伦特罗进行检测时,可采用克伦特罗快速检测试剂卡。在检测时,可采用匀浆和离心的方式处理样品,在样品孔中滴入上清液,促使胶体金标记抗体与克伦特罗相结合,将其抗原结合位点封闭,避免金标抗体与克伦特罗蛋白偶联物结合。若样品中的克伦特罗含量超出检测的限定值时,检测线无红色条带,结果提示为阳性。若含量未超出检测的限定值,检测线有红色条带,结果提示为阴性。③在对动物组织中的沙丁胺醇检测时,其检测原理与克伦特罗的检测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沙丁胺醇含量超出检测的限定值,则检测线不显色,结果提示为阳性,反之则显色,提示为阴性。综上所述,通过定性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判别食品中是否含有非添加剂成分。

2.3 检测食品霉菌毒素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还能被应用于食品霉菌毒素检测中。霉菌会产生霉菌毒素,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7]。霉菌毒素的毒性较强,且污染范围相对广泛。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对食品中的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其检测准确率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率较高。由此可以看出,胶体金免疫层析可有效应用到食品霉菌毒素检测中。在检测豆腐乳、黄豆酱等食品中的黄曲霉素时,发现鉴定结果准确性较高[8]。为了有效实现对不同物质中黄曲霉素的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下,毒素的检出限是10 ng·mL-1,检测时间在15 min左右。若在单克隆抗体中应用银显影液增强标记,能够使限值降低至1.25 ng·mL-1。从实验结果来看,胶体金免疫层析的交叉反应率偏低。

2.4 检测食品致病菌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布鲁氏菌。对此类致病菌进行检查时,通常以生化鉴定和分离为主[9]。但是,生化鉴定与分离的操作流程复杂,特异性和灵敏性也相对偏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效果较好,但是检测设备成本较高,检测速度较慢。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则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及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检测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可将其应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中。

2.5 检测食品中的违禁药品

吗啡、可卡因等均是常见的违禁药品,属于小分子物质,严禁添加到食品中[10]。但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部分不良商家将违禁药品添加其中,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调查发现,部分餐饮店为了提高自身营业额,吸引消费者,通常会在出售的食品中添加使人上瘾的罂粟壳等,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例如,不良商家会将吗啡或可卡因等违禁药品添加到麻辣烫、米线中,使消费者上瘾,提升购买次数。因而在检测食品中的违禁药品时,可应用胶体金免疫层分析法,判断出违禁药品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具体检测时,可利用柠檬酸三钠制备胶体金,确定磺胺甲嗪含量。若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含量,提示食品中有吗啡可卡因等违禁药品,应要求商家停止售卖,责令其整改。从整体角度来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准确性较高。

3 结语

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取得显著效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操作快捷,结果显示比较直观,且不会产生污染,适用于大批量的食品检测。但就我国胶体金免疫层析的应用现状来看,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层析胶体金抗体
胶体金标记兔抗-维氏气单胞菌Lam B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优化
深层膏盐体局部层析速度建模
地震折射层析法在红壤关键带地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化绿叶层析装置
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临床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临床中的运用研究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胶体金制备标记条件优化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