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入路径

2022-01-01王宝义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王宝义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青年群体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也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另外,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所要承担的又一个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要去应对,所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急任务。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高校要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就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启发与动力,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以及高校完成文化传承任务上发挥真正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始终对华夏儿女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其中的优秀思想进行学习和践行,能够使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增强,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一)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激发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浓烈的家国情怀,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坚持不懈地为祖国发展奋斗。千百年来,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感召下,谱写出英雄壮歌。目前,大学生基本都是“00后”,他们生活的时代物质生活充裕,根本感受不到国家、民族的苦难。然而,外国反动势力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从未停止过干涉与破坏,用一些扭曲事实的言论使得一部分不具备较强辨别能力的大学生被误导,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重视的一环。所以,要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当代大学生容易接受的爱国事迹和文艺作品进行深入挖掘,让当代大学生对爱国精神有更深的感受,使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得到增强。另外,还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对各类腐朽思想加以抵制,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为祖国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1]

(二)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及美德是无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原本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得更为生动,也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如今,许多大学生对勤俭节约以及艰苦奋斗的意义是无法深刻体会的。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不诚信现象产生,例如,学术不端行为、考试作弊,甚至还有简历造假的情况存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会有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尊重父母长辈等情况发生。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包括:艰苦奋斗、仁爱孝悌、诚信知报、笃实宽厚等,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大学生的优良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

(三)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今,世界处于大变革时代,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经济社会经过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增大,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同时也加剧了各种观念、思潮之间的冲突,各种文化产生了激烈的交锋、交融,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渗透过来的价值观对国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必须使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得到相应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一)科学融入,合理运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合理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章节内容,系统梳理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其中融入的内容或案例必须要具有教育价值。利用融合技巧,确保在教学环节中能得到合理应用,内容不能出现重复,或者偏离了教学章节的主题,使得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不断开展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促使文化实践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还应该对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选用易懂的语言,详细地为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认同传统文化。

(二)学以致用,保证效率

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度得到提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实践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立足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样的目标。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深入开展,让学生能汲取到养分,素养能得到相应提升。只有在高校学生正确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下,才会从中获取到精髓,进而树立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要全面掌握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不易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不会盲目追随。[3]

(三)分清主次,掌握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是教学课程安排和统编教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进一步补充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这部分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就可以梳理和整合文化资源,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使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升。此外,还要做到分清主次、抓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的统编教材,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是为了补充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得到拓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完善机制,提供保障

和理论课程教学相比,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开展难度更大一些,因为教师有着不同的能力水平,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实践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所以必须要依赖于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高校的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合作,必须保证工作模式的高效性,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使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必须要丰富,而且文化素养要高,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除了上述要求以外,思想政治课教师也要具备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学形式要不断地规范,让现代化元素融入其中,从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科学梳理和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后,就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并且还能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融入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对现代化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及时创新思想观念和认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道德品质高尚且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才,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4]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入路径

(一)加强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融入

高校要想在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采取这样的做法,就能有机衔接好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与内容,以免有脱节情况产生。与此同时,也要对课堂教学加强重视,将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两者相融中所具备的主渠道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在设置课程时,高校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课程所占比重一定要增加,其中主要包括的形式有:开设传统文化课、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等。[5]

(二)传统文化教育手段的充分利用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他在教导学生时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循循善诱”。因此,教育者就可以对孔子的“循循善诱”教学理念进行借鉴,以此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避免整个课堂上都被理论贯穿,要将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做到学思结合,独立思考。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学习环境,但是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着“通”而不“专”的情况,所以引导学生做学问必须从从广博的角度出发,最后再达到简约的目标。

(三)依托新媒体构建文化教育新阵地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其提供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由此构建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新阵地。具体方法为:一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提升自己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从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时事动态。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的构建,建设多种新型理念和特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网站,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对文化有更强的感知能力。三是丰富新媒体文化内容,使其向多样化发展。高校要构建出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新媒体网络平台、网络报告厅、文化讲坛等,使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还要增添一些娱乐性内容,既能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娱乐同步的阵地,通过这两者结合,明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在对新媒体的运用中就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6]

(四)加强研究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

研究工作要得到顺利开展,必须要以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基石,它有利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融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不是单纯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方面研究的深度及广度。现阶段,有关两者融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体系还不成熟,所以要逐渐加强其深度和广度,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将会是今后要重点研究的理论。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自于古代社会,而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体系则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充分融合古今两种思想实际上就体现出创新,也就说明我们在研究其融合问题的过程中,对旧理论和旧方法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前提,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创新,而且这里所说的创新既要在研究的角度和内容上得到体现,同时也要在研究方法方面坚持求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使两者达到有效融合的目的。

(五)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教学要求作为基础,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从而将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最大感染力切实发挥出来。一是加强高校有关传统文化的环境创设,大力宣传传统文化,无论是在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还是学生宿舍内,这些都是宣传传统文化的最佳地点。例如,采取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浓郁特色,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能力;在校园内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有更深切的感受。二是高校要建设传统文化的软环境。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非常丰富,定期开展的活动也是多样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这类活动的合理利用来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在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书法大赛等,融入传统文化,吸引学生去关注,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长期处于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中,进而提升文化自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四、结 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传统文化的优势发挥出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综合型人才。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引导他们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将会更大。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政治不纯”